我的奶奶名字赵鹏珊,是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的最后一任总管赵云生之女。赵云生在晚清官居三品,当时在吉林是屈指可数的大官,在乌拉街赫赫有名,家里人富贵荣华,过着上等生活。这样家里的儿女在一般人的眼里应该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懒堕奢靡,无所事事的人。但是我的奶奶却是聪明伶俐,心灵手巧,秀外慧中,家里家外十分能干。

奶奶身高1.60米左右,没有裹小脚(当时非满族人都裹小脚),当时经乌拉街人介绍与我爷爷在乌拉街的乜司马屯结婚。我们老常家是乜司马屯的大户人家,屯里近100多户,有一半家姓常,都是明朝大将常遇春的后人,再有就是姓姜的人家多些。爷爷的先辈从山东闯关东来到乜司马,做了松花江上乜司马到乌拉街摆渡的生意,经过几代人的经营,有钱就认买地,在乜司马买了许多地,到我爷爷那辈是当时那屯子里地最多的大户,算最有钱的人家。所以能娶到乌拉街达官显贵的小姐为妻。家安在乜司马。

奶奶一共生了十个孩子,五男五女,由于当时医疗条件,先后有三男一女离世。奶奶一手把两男四女培养成人。这六个人都是解放前的本科大学生。小时候听奶奶讲,虽然家里富裕也没有雇保姆,带孩子、洗衣、做饭、做鞋子、做衣服全由奶奶包了。对六个孩子的母亲而言,这是多大的工作量啊?

该到上学的时候了,我爷爷的意见不让女儿上学,说“女孩子上什么学?长大找个大户人家得了!”但是我奶奶坚决不同意,坚持所有的孩子都得上学 。我奶奶虽没上过学,但是她深知没文化的苦衷,认为女人也必须有知识。这样她孩子先后都上了学。

我姑姑跟我讲一件事,一次学校开运动要求穿白鞋,第二天就得用,要是现在买一双就得了,当时哪有卖的啊,我奶奶一夜没睡把鞋子做好了!第二天穿上正合适,我姑姑高兴不得了。多少年过去了,我姑姑逢人便讲。

许多人对大户之女这么能干难以置信。我父亲跟我,讲过年杀猪都是我奶奶亲自动手,褪猪毛,开膛破肚、分割都自己干。做满汉全席,各种各样的菜都很在行。这些东西都是她在赵家父母各方面细心培养的结果。正是由于经常干活,奶奶的手比较粗糙,这么能干的女人在解放前不多见。

由于坚持让女儿上学,她的大女儿考上北京大学,参加过“一二九”运动,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其他三个女儿都上了哈尔滨医科大学,后来入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都是军医。由于部队的大学生军医很宝贵,听姑姑说在部队她们有专门的警卫员(每人有三个)。后来三姑有了孩子提前转业,要不然在部队就入党了。另外两个姑姑都在部队入了党,转业后都是科主任,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津贴。三姑虽然没有入党,是吉林省政协委员,解放后是吉林市中心医院首任小儿科主任,勤奋好学通晓五国语言。抗美援朝期间,朝鲜领导核心家属搬吉林永吉县乜司马。三姑讲那时金日成的儿子金正日有病,曾派小汽车接她给其看病。若是没有我奶奶让女儿上学,恐怕就没有这些人才的出现。

日本统治时期,乌拉街那里胡子多,爷爷被绑票,奶奶多处凑钱,最后卖地凑钱把我爷爷才赎回来,而后就不在农村住了。大约1940年前后在吉林市买了房子搬到吉林市住,我出生在吉林市,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1948年我2周岁时,母亲去世,奶奶一手把我养大,到1965年6月我高二时奶奶去世,享年76岁。

清明节将至,十分怀念奶奶。我的奶奶胜于妈,她是华夏大地上的一位不平常的女性。

2024年3月26日

本文原标题:我的不平常的奶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别鸣谢常恕洲先生、高文杰先生对吉林乌拉永昌源的信任与支持!

本文配图由贾大为(易林学馆)先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