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六堡茶,是广西梧州的看家好茶,在茶叶贸易盛行的清朝,早于清嘉庆年间,就以独特的槟榔香位列24大名茶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苍梧县志》也有“茶产多贤乡六堡,味醇隔宿而不变,茶色香味俱佳”的明确记载。

独具槟榔香的六堡茶,也曾借由“茶船古道”运抵东南亚,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之路的重要商品之一,并一度成为著名的“侨销茶”。

直到现在,六堡茶依然是东南亚常见的茶饮。近年来六堡茶也凭借着“红浓陈醇”的独特品质,逐渐进入大众品饮圈。而在今日的六堡茶界,一定绕不开一个人——韦洁群老师。

韦洁群,是目前仅有的一位六堡茶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制茶大师、广西梧州苍梧县六堡镇黑石山茶厂技术总监。

择一事、终一生的洁群老师平生只做一件事,那就是传承六堡茶制作技艺!她自16岁起便进入当初的六堡茶公社学艺,事茶至今已满50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已逾花甲之年的韦洁群老师,放弃了闲适安稳的退休生活,凭借着一腔对传统六堡茶的深情厚谊,仍然坚守在传承六堡茶的前线。

韦老师身体力行地让“非遗六堡茶制作技艺”传承下去,在制作上严格把控每一道工序,致力于“不辜负每一杯手工六堡茶”。

传统工艺六堡茶历史悠久,发展至今制作技艺也臻于完善,分采青、晾青、炒青、揉捻、堆闷发酵、复揉、烘干、挑拣、蒸或不蒸、存放十道工序。

现如今,由韦洁群和石濡菲老师联合监制的黑石山茶厂,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六堡茶制作技艺”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但事茶多年,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在上世纪90年代,韦老师也曾面临手工精心制成的六堡茶没有销路的困境。正所谓:茶香也怕巷子深!

为了打破这一局面,匠心茶人韦洁群老师也多次尝试了携带茶品去各地参展,往往花了巨额参展费、差旅费,奔波一趟却也没有打开六堡茶的销路。

“最困难的一次参展,甚至连一两茶都卖不出去……”做茶不易,时至今日,韦老师回忆起当初的艰难时光,依然满怀意难平。

纵然,现在的六堡茶形势颇有好转,越来越多的人入坑越陈越佳的六堡茶,韦老师始终秉持匠心,注重工艺、仓储、品质三个要素!只有工艺过关、后期仓储好,方能成就好品质六堡茶!不妨查看以下视频听听韦老师怎么说?

眼下正值六堡茶春茶上市之际,小懂也奔袭千里拜访了匠心制茶的韦洁群老师,参观了六堡春茶采茶制茶之余,也为大家臻选了一批精品六堡茶。

4月7日(本周日)晚18:00准时带来2024社前新茶、2012年菌香六堡茶、2009年荒野六堡茶等,感兴趣的茶友们现在就点击上方【观看直播】立即进入直播间赏味好茶~

2010年荒野瑶乡六堡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滑查看产品图集

融合六堡茶中独特的瑶乡茶,鲜叶采自2010年春季的高山茶园 ,经精心炒制及悉心存放后,已由岁月铸就出瑶乡别具一格的松烟香气。

品鉴此茶,干茶条索粗松,冲泡过后 ,汤色橙红明亮,茶烟袅袅,松烟香亦渐渐逸散开来,茶汤入喉,爽滑厚重 ,醇和生津。

2024年社前茶

左滑查看产品图集

经过漫长寒冬的孕育,社前制作的六堡茶,素来被尊为六堡茶的上品,备受茶人的青睐,其与六堡茶传统粗枝大叶的外形相去甚远。

社前六堡茶芽嫩、细长,条索紧实、细黑油润,弯如鱼钩,六堡人称之为“鱼钩茶”;入口之后,味极清冽,茶香幽幽,略有回甘生津。

2012年菌香六堡茶

左滑查看产品图集

至今已陈化12年之久,经自然存放出来的金花,制作上采用双蒸双压工艺,带有很明显的菌香,每一泡都带菌香,很持久。

2009年荒野老枞六堡茶

左滑查看产品图集

头采,一年之采一季,每年谷雨前后采摘,2009年的荒野是真的荒野,当年采摘的时候树龄就有30多年了,喝起来枞味明显,花果香显。

2013年槟榔香六堡茶

左滑查看产品图集

采用传统工艺制作,蒸完放篓筐里面晾的,经过十余年的陈放后,自然陈化出的槟榔香明显,性价比较高。

以上仅是部分产品,更多甄选传统手工六堡茶尽在【懂茶帝】视频号直播间!现在就进入直播间囤好茶哦~

联系厂家渠道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