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标★犀论”

让我们每天第一时间相遇

来源:头条早知道(ID:zao-888888)

作者:头条君

2005年的一个下午,河南女孩周周刚走出校门,就被路边的一个卖鱼摊吸引住了。

“爸爸,你怎么在这里?”

摊主闻声抬起头,眼前这位小姑娘正好奇地盯着自己。

“你是不是认错人了?”

周周没有回答,仍旧继续发问:“你在这卖鱼,妈妈知道吗?”

面对周周的接连发问,摊主态度坚定地表示:“我不是你爸爸!”

随即,略带疑惑的周周便匆忙离开了...

回家后的周周,把见到“爸爸”的事情告诉了父亲。

出乎意料的是,此人竟是父亲失散多年的兄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父亲名叫周勤予,家住河南省郑州市。

七岁那年,他便听说自己并非周家亲生,而是从上海抱来的。

由于当时年龄小,周勤予便也没当回事。

多年后,老街坊孙叔道出了他的身世之谜。

当年,3个月大的周勤予被孙叔的同事从上海带到了洛阳,但是养了8个月后又打算送人。

孙叔看这孩子可怜,又想到周家夫妇一直想有个儿子,便将其抱给了他们。

人到中年的周勤予怎么也没有想到,原来自己的身世这么坎坷。

随着年龄的增长,寻亲的想法在周勤予的心里愈发强烈。

可身边的一切线索早已物是人非,茫茫人海犹如大海捞针。

2002年,一则郑州孤儿上海寻亲的消息触动了周勤予。

他找到了郑州寻亲团联络处的杨大姐,向她倾诉了自己坎坷的身世。

消息很快传来:“浙江有个男子,长得和你很像,有可能是亲兄弟。”

这无疑燃起了周勤予极大的希望。

历经一番波折,他见到了那个“兄弟”。

但事与愿违,DNA比对的结果另双方大失所望。

“又失败了媳妇儿,我决定不找了,回家守着你和闺女好好过日子。”

周勤予走在上海的街头,满是失落和疲惫。

一次次奔波于寻亲的路上,可每一次都是失望而归。

他打电话告诉妻子,决定彻底放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信每一位寻亲者从决定寻亲的那一刻起,就好像一颗种子在心里生了根发了芽,总想盼着它开花结果。

但这本就是一场漫无边际的消耗战,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到终点。

而每一次的失望,对于寻亲者来说,打击都是沉重的。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放弃寻找的那段时间,周勤予也总会郁郁寡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嘿!老李!”

某天,正在花鸟市场周边散步的周勤予被一名陌生鱼贩叫住了。

周勤予一头雾水,连忙表示对方认错了人。

鱼贩王师傅心里也直犯嘀咕:“他怎么和自己的熟人‘老李’长得这么像?”

随即,王师傅要了周勤予的电话,并称有机会把“老李”介绍给他认识。

鱼贩王师傅说的这位“老李”,便是鱼贩李保国。

在被周周认错之前,他也经历过不少这样被认错的怪事。

丈母娘埋怨他在外面喊他不理人、小姨子也指责他在外碰见连招呼都不打。

更奇怪的是,他在外和朋友吃饭,有人直接走过来搂着他的肩膀喊“老周”。

对此,李保国又诧异又无奈,可这样奇怪的事情越来越多,难免让人心生疑虑。

难道只是巧合?

在被周周错认之后,李保国的内心再次泛起涟漪:“他们口中的‘老周’,到底和自己长得有多像?”

李保国辗转多方,终于在鱼贩王师傅那里要到了周勤予的联系方式,决定找个机会和他见上一面。

原本,两人都是抱着好奇的心理去见面的。

可谁知,在看到对方的那一刻,两人都傻眼了。

样貌、身高、大嗓门、长耳垂,可以说几乎一模一样。

更巧的是,连脖子上痣的位置都完全相同。

随后,两人翻出各自小时候的照片,发现他们一直都长得很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难道他们是亲兄弟?

两人的猜测不谋而合,但又不敢完全确定。

为了印证彼此的想法,他们决定做DNA鉴定。

结果显示,两人的基因位完全一致,从遗传学角度看,他们确实是同卵双胞胎兄弟。

得知结果的兄弟二人相拥而泣。

此外,这两兄弟的基因完全相同, 这在遗传学上十分具有研究价值。

经过二人的同意,他们的DNA序列及生理特征被详尽地记录了下来,为科学界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年的寻找,终于有了结果。

无疑,他们是幸运的。

但在千千万万个不为人知的角落,仍有很多父母、家人在等待亲人的回归。

寻亲这条路,没有捷径、没有方向,甚至不知道尽头会在哪里...

电影《失孤》中,刘德华饰演了一位行走在寻子路上的辛酸父亲。

一辆摩托车、一面寻子大旗,十五年走遍全国,行程40万公里。

他帮助7个家庭找到了被拐的孩子,但最终没能寻回自己的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实中,像影片中的父母不在少数,他们在煎熬中苦等希望,哪怕是一丁点希望。

好在,幸运的是,在影片播出的六年后,《失孤》中的父亲原型郭刚堂找回了自己失散近20年的儿子。

寻子之路虽有苦楚与辛酸,但父亲郭刚堂的那份坚持坚守的信念更让人触动。

所幸,二十年来的东奔西走总算没有白费。

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寻亲的结局都是美满的。

山东姑娘小文(化名)坐火车远赴千里到浙江寻亲,却被亲生父母和姐妹狠心拒绝,甚至连面都不肯见。

小文从小便知道自己不是亲生的,但养父母一直待她视如己出。

三十来岁的小文结婚成家,生活幸福美满,寻找亲生父母成了她内心的期盼。

“人生只知道归处,却不知来处也是一种遗憾。”

在民警的帮助下,小文终于找到了远在浙江的家人,奔赴上了回家的路。

但现实却是当头一棒,小文从民警口中得知,她的亲生母亲和姐妹不会来认亲,就连姗姗来迟的父亲也是民警经过多次劝说之后,才同意过来见上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亲冷漠、拘谨的态度,完全不像失散多年的亲人会面时该有的场景。

善良的姑娘还一直担心父母过得好不好,而父亲却下意识地撇清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当地知情网友说出了这个原生家庭的现状:

这对父母还有两个女儿,流落在外的小文排行老二;

因为家里拆迁赔了4套房子,而她的亲姐妹因为害怕争房产所以拒绝父母认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血浓于水的亲人,在人性面前藐小甚微。

寻亲男孩“刘学州”的结局更让人心痛。

4岁时养父母双双身亡,从小辗转多家生活,受尽欺凌。

原以为找到亲生父母后,能重获得家庭的温暖。

但当真正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时,一切希望都成了幻影。

他的父母早已离婚,二人也再次重组了家庭,短暂的温情过后,他再次被父母抛弃。

绝望的刘学州留下一封千字遗书,用自杀结束了一生。

现实中,人心难测,寻亲人所希冀的家人亲情也并非都能尽如人意。

所以在我们看来,周勤予和李保国的“双向奔赴”更加难能可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今,双胞胎兄弟的寻亲之路还在继续,寻找亲生父母成为两兄弟的下一个目标。

寻亲之路虽难,但因为有了亲人的陪伴反而不再艰难。

每个平凡的寻亲故事背后都有着普通人的一份期盼和坚持。

致敬每一位还在路上的寻亲者,祝好!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文素材参考来源:网络。转载请联系编辑:senlinjia888。

★星标★犀论”

让我们每天第一时间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