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东汉末年的重臣华歆,大多数人对他的认知是一名为了名利不守臣节,不在乎为臣底线的人,他贪慕虚荣,称不上是一位君子。

华歆逼迫汉献帝让位于曹丕,助魏篡汉,以此取得相国之位,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奸臣。

然而,历史上的华歆,真的与人们印象中一样吗?对于华歆的奸臣形象,主要受了两方面的影响。

其一是“管宁割席”的典故,根据《世说新语》的记载,管宁和华歆在年轻时曾在田中一起耕作,在土地中发现了金子,管宁视金钱如粪土,毫不在意,而华歆却把金子捡了起来,看了看就扔掉了。

还有一次,因管宁和华歆在读书时,华歆多看了一眼街上辆华丽的马车,致使管宁生气的用刀把草席割开,意为与华歆划清界限,此典故让后人觉得华歆贪慕虚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歆(剧照)

其二,关于逼迫汉献帝让位曹丕的事,并不是正史中记载的。而是出自于京剧《受禅台》。这个京剧又叫《献帝让位》,在戏曲中,华歆是一个尖酸刻薄的奸臣形象,手持宝剑,唱词犀利,逼迫汉献帝让位,气焰十分嚣张。

而汉献帝则是身穿素衣,手捧玉玺,唱词中饱含了凄凉之感。二人的反差让戏曲迷们对汉献帝的遭遇非常同情,也对华新这个不受臣礼的大臣产生了痛恨。

《三国演义》中引用了与京剧类似的剧情,把华歆塑造成逼迫汉献帝退位的奸臣。进一步加大了影响力。

以上两个因素加持下,华歆为虎作伥的奸臣形象,算是定性且难以洗白了。

很多学者认为,历史上的华歆非但不是大奸大恶之人,相反,他是一位廉洁奉公的名相。对于这个观点,首先,《世说新语》中“管宁割席”的典故并不能说明华歆是个贪慕虚荣的人,这是世人对其中语句含义的误解。

人活于世,评价一个人的德行高低标准是不同的。就现代人来看,我们想要拾金不昧,在真正捡到大量黄金时,又有多少人会交公呢?

而华歆只是在地上捡起了黄金,随即就扔掉了,并没有占为己有。正和他读书时,看华丽马车一样,也许只是好奇心在作祟,以此来评价他贪慕虚荣,这种评价未免有些过于苛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曹丕(剧照)

其次,根据《三国志》的描述,汉献帝禅位时,华歆面露忧虑之色。作为汉臣,同时又是曹魏势力的重臣,他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在汉献帝面前并没有说什么话,只是站在那里表明一下立场。

曹丕对华歆的表情和行为非常不满。问尚书陈群,“我应天受禅,百官喜悦,为什么华歆相国却面露难色,表情哀伤,难道他的心是向刘不向曹吗?”

可见华歆对于汉室江山还是非常尊重的,但投鼠忌器,是曹魏让他拥有了权力。作为汉臣,同时作为曹魏的家臣,他只能不言不语。

没有用言语威逼汉献帝让位,给这位东汉末代皇帝最后一次敬意。因此,华歆逼迫汉献帝让位出自于小说和戏曲的艺术加工,在正史中并未提及。

作为曹魏的重臣,华歆曾先后做过侍中、尚书、相国,在曹操带兵打仗时,还曾做过军师,深得曹操的信任。并辅佐了曹魏三代人,保证了国家的稳定发展,是个不可多得的治世能臣。

他主张重视农业发展,少发动战争。只有国家以人为本的观点,多次制止魏国国君发动战争的提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献帝(剧照)

对于华歆的人品,《三国志》中也为他正了名。曹操在赤壁之战时,征召华歆为军师出征,很多官员见到华歆得势,纷纷送上黄金礼物,想结交他。华欣当时推辞不过,就在黄金上做了记号之后,派人将黄金一一送还。

到了曹丕称帝时期,华歆官拜相国,位极人臣,却能保持清贫的生活状态,把俸禄都给了自己生活拮据的亲人和朋友,家中的粮库也经常是见底的状态。

有人会说,《三国志》中也曾记述了汉献帝的皇后伏氏,写信给父亲伏完商量讨伐曹操的事。

但信件不幸被曹操截获,令曹操非常愤怒,命令华歆带领亲兵将皇后伏氏带出问罪。华歆听从安排,将皇宫大门破坏,带走了皇后。这段描述成为了华歆助纣为虐的争议点,能体现华歆对曹家的唯命是从。

可是《三国志》中却没有提到华歆有诛杀过哪位皇室成员的,保留了汉臣的底线。古人提倡身处乱世中,良臣择木而栖,天下有能者居之。

每个朝代的更替,都要伴随着朝代的灭亡。包括我们引以为傲的汉朝和唐朝,也都是作为臣子的刘邦和李渊从秦朝和隋朝手中夺过来的。如今,史学界对他们的评价却非常高。

对于华歆这个曹操提拔起来的大臣,如果处处对抗曹氏家族,他的才能就不能为国所用,不能提出重农抑武的思想,百姓就要遭受更多的战火的威胁。在汉室倾颓的历史趋势面前,很多大臣都做出了站队选择。

华歆无论在做官还是做人方面,都挑不出太多缺点,因为他是作为曹丕篡汉后的相国,民间认为是他为虎作伥,逼迫汉献帝让位,才被奖励了高官,对他进行抹黑,这也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