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讲了52军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今天主要讲讲52军在解放战争中的表现。

1945年8月27日,此时的日本已经在8月15日的时候,由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了,52军从云南文山等地进军越南,接收河内与海防两地的日军武装。

52军在海防那里待了有2个月,一直到1945年10月底,才从海防坐船前往秦皇岛,妄图去抢占东北。

不过这个时间点,其实有点晚了,比我们晚了将近两个半月,我们是1945年8月11日决定进军东北的,此时的52军还在云南文山呢,还没去越南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5年8月11日,此时是苏联对日本作战的第3天,我们派出了第一批进军东北的部队,分别来自三个地方:晋绥地区、晋察冀地区、山东地区。

晋绥地区派出的是吕正操所辖的原东北军一部分;

晋察冀派出的是张学思所辖的原东北军一部分;

山东地区派出的是万毅和李运昌所部。

由于李运昌部距离东北最近,所以最先启程的是李运昌的8.5个团,兵分3路,挺进东北,人数高达1.3万人,是一支成规模的作战部队。

李运昌所部于1945年8月13日,分为3路,西路大约2000余人,由十四军分区司令员舒行率领,目标直指承德、围场方向;

中路约3000余人,由十五军区司令员赵文进率领,目标直指赤峰;

东路军约4000人组成挺进东北先遣队,由十六军分区司令员曾克林率领,目标直指锦州、沈阳,曾克林就是关内第一支到达东北的部队,当然,东北那边本身就有周保中的部队在。

李运昌本人则亲率第十五团及警卫营和大批地方干部沿着北宁铁路向东北前进。

这就是效率,凯申的部队还在大西南那边放羊的时候,我们已经抵达东北了。

到1945年9月的时候,第一批1.3万人已经在东北站稳脚跟了.

9月中旬,罗帅率领山东那边的主力部队6万余人也抵达东北。

10月,黄大将率领新四军3师3.7万人也抵达东北。

此时东北我军光正规军就有11万之多,各个交通要塞尽在我们手里。

此时的52军才姗姗来迟,52军登陆秦皇岛时,已经是1945年10月底了,黄花菜都凉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2军与13军在秦皇岛合兵一处,在杜聿明的指挥下,从秦皇岛一路向东北进攻,11月13日,占领山海关,11月23日占领锦州,推进速度非常快。

很多人有疑问,为什么杜聿明凭借两个军就能在东北横向无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这主要是当时我们在东北的人虽然多,但是大多数还未整编,处于分散状态,而且那是13军与52军是美械军,火力很猛,我们一时无法阻挡,只能逐渐后撤,暂避锋芒。

刚开始的顺利,让13军和52军变得越来月骄纵,但是陕西有句俗话:人狂么好事。这两个军马上就要遭到雷霆一击了。

1946年2月13—14日,东北民主联军在法库县秀水河子村歼灭13军89师4个营的兵力,大约1600余人,这是我军在东北战场的第一个歼灭战。这个89师可不是《亮剑》中楚云飞的那个89师,而是汤恩伯的嫡系部队,全美械装备。

这还没完,9个月后,52军也迎来了一次惨痛的打击,这次的打击比13军的那次打击还大,其起家部队25师被全歼了,一根毛都没剩。

1946年11月2日,52军25师在宽甸县西北方向的新开岭被4纵全歼,师长李正宜被俘。这个25师号称“千里驹师”,前身可以追溯到教导2师。这个25师与华东地区的黄百韬整编25师不是一个。

这只是52军噩梦的开始,25师一年后,又被全歼,然后又重建了。

辽沈战役后期,刘玉章率领52军军部及25师不到两个团的兵力,总计5000人,从营口逃之夭夭,这次的成功出逃,也给52军带了了一些光环,人们都将其称作第6主力,其实,这是过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