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看过《封神演义》和《西游记》,它们是很多人神话题材的启蒙读物,被翻拍成很多影视作品。

虽然两个作品所处的历史时期和人物背景不同,但主要思想都是邪不压正。里面的人物也有重合的。比如二郎神杨戬、托塔李天王、哪吒三太子、雷震子等人。

与宣扬佛教普渡众生思想的《西游记》不同的是,封神演义是以武王伐纣为时代背景,涉及截教与阐教势力间的封神之战。

有人注意到,在封神演义中曾多次提到过“神仙犯杀戒”的事,这里的“杀戒”指的是什么呢?

《封神演义》提到的犯过杀戒的神仙有几位,其中一位就是阐教玉虚十二仙人之一的太乙真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乙真人(剧照)

太乙真人在挑衅截教石矶娘娘的时候,曾提到过自己一千五百年没有斩过三尸犯了杀戒。因此才降到人间征诛杀伐来完成劫数。还有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清虚道德真君,因犯了杀戒而离开了阐教玉虚宫。

对于杀戒的解释,从太乙真人身上来看,与斩三尸和渡劫有关。那么何谓斩三尸呢?

所谓三尸,就是人的贪欲、食欲和情欲,太乙真人未在一千五百年内斩断三个欲望,才犯了杀戒。可见,想要斩三尸,一定不是件容易的事。

那么一旦斩三尸失败而犯了杀戒,要怎样才能破解所犯杀戒呢?

这要从封神之战的起因讲起了。封神之战,看似是商纣王在庙内言语轻薄的女娲,才挑起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但从本质上看,真正促成阐教和截教参战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阐教玉虚宫门下的十二弟子,犯了红尘之劫,即将杀劫临身会被天劫轰杀的修为全失。因此阐教领导人元始天尊需要一场战斗,好让自己的弟子们渡过杀劫。

二是昊天上帝看到天庭的很多岗位也空缺,又见阐教的十二个弟子非常优秀,想要让他们到天庭任职,也就是挖阐教的墙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元始天尊(剧照)

对于昊天上帝的挖墙脚,元始天尊肯定是不愿意,此时封神榜的提出让双方都有了面子。

在元始天尊看来,让自己的弟子们和截教门人开战,既可以从中找机会,让弟子们躲过杀劫,又给了昊天上帝一个面子。让截教被杀的门人登上封神榜来填补天庭岗位空缺。

在阐教、截教双方看来想要斩三尸并不难,只要放弃自己的肉身,直接面对死亡,自然就斩断了自身的贪欲、食欲和情欲,而免去犯杀戒的后果。

但在天庭做神仙,看似有神职这种正式编制,哪有做散仙自由呢。阐教弟子宁愿犯杀戒,也不愿舍弃自己原本的肉身。

而截教里大多是技术流,是可以心无旁骛修炼仙法的大仙,斩三尸对他们来说是很容易的,不会被红尘劫所击倒,可以成功修炼到下一个境界。截教门人自然就没兴趣参加什么封神榜,还是希望做个快乐的散仙,默默提升自身法力。

太乙真人第一个明白了师父元始天尊的意图,随即派出爱惹事的弟子哪吒去结教石矶娘娘的地盘闹事,先后将石矶娘娘的两个徒弟杀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矶娘娘(剧照)

石矶娘娘虽然性情温和,从未做过主动伤人的事,但面对自己爱徒无故被杀,也就动了怒气,几个回合就把哪吒给打跑了,并向哪吒讨要说法。

哪吒回到乾元山,找自己的师父太乙真人替自己出头。太乙真人见激怒石矶娘娘的目的达到了,就不藏着掖着了,主动说出了自己为斩三尸犯了杀戒,需要渡劫的事。

石矶娘娘是个聪明人,听出了这个太乙小子想要拿自己开刀躲避杀劫临身,才纵容弟子杀害自己的徒弟。石矶娘娘一边考虑着通天教主不允许和阐教门人开战的命令一边战斗,自然不是杀意凛然的太乙真人的对手,便死在了太乙真人的法宝之下。

这件事太乙真人做的非常不地道,结合其他阐教门人对截教门人下狠手的事,也让很多读者对阐教在西岐之战中,正义一方的属性产生了怀疑。

由此看来,杀戒就是杀劫。所谓犯了杀戒,就是没有及时地斩断自身的贪欲、食欲、情欲无法进入下一层境界,从而引起了杀劫临身,会让犯劫之人散掉修为。

而犯了杀戒的人,为了躲避天劫,就需要杀掉法力高强的修仙之人,来免除杀劫临身的命运。这种情况下,需要犯杀戒之人,杀掉与自己修为相同,或修为高于自己的人。才能驱散自身的力气和心魔,完成修为的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闻太师(剧照)

这就很好解释为什么商朝的闻太师贤名远播,赢得了包括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这些大佬的尊重。然而,阐教还是对闻太师一再相逼,痛下杀手,最终将闻太师活活烧死了。

闻太师死后,唯一能劝得动商纣王向善的人已经不在了。商朝的灭亡,也就成了板上钉钉的事,也能解释姜子牙为何要求阐教十二弟子一同破解十绝阵,之后一同屠杀截教门人。这都是为了化解阐教十二弟子自身所犯杀戒的举动。

暴虐的商纣王固然可恨,是该讨伐,但阐教门人在伐纣过程中的做法又是否算得上正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