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创始人万叔。

23年初立下的一个flag,每天一篇文章,每周一次商业问答,每月见一个新商业大V,每年出一本书。

本次开放的商业问答,万叔选取的问题,和以前一样,都是已经加入星球的朋友们在里面的发问。

想知道万叔平时和大佬们聊的都是什么商业内容,可以先点个星标,或者加入知识星球,明天发出来的时候,就会及时通知到你。

加入知识星球,围观2000+跃迁积极分子的人生卡点与跃迁解决方案。

祝各位热气腾腾的、渴望跃迁的家伙们,在这个青龙年,都能所愿皆成!

问:万叔好!毕业以后,就在航空系统军工单位做技术类,人脉学校都极普通,目前奔四,担任组长角色,所里事业单位改企业中,资历老些的也远比不上好央企同级别,这样的情况名和位恐怕要不到了吧。想要利的话,是否应跳槽名头更响的其它军工央企,还是怎么整更合适呢?

——来自

知识星球

的读者

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

答:

你得多花时间去寻找更好的机会。

在找到之前,安安心心把自己的工作干好,我们的642法则,不也是先花60%的时间把本职工作干好吗?

顺便跟星友们说一句,下降期不是一个跳槽的好机会,上升期才是。

在行业和经济的下行期,要积累和沉淀好自己的能力,下一次机会来临时,再跳一个好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说,没看过642法则,万叔把链接也放这里了。

既然每天只有24小时,怎么做才能赚到更多的钱?

万叔,最近有一个问题困扰我特向你请教。

问:

就是有一种说法是说,一个人能承受多大的财富或福气是差不多一个定数,超出了会有灾殃。以前我是不以为然的,但是最近我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因为我老家有好几家人,在以前社会比较乱的时候,挣了很多灰色或黑色的钱,身家资产过亿吧。虽然现在已经洗手不干了,家里财富保住了,子女物质生活很优越,可他们家里的子女要不身体有残疾、要不智力障碍、要不精神有问题,几乎无一例外。

这好像冥冥之中,有种命运的感觉。

我在想,如果说一个人承受了超出他生命承受范围的财富或福气,就会带来灾祸——这句话有一定道理的话,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普通人就只能安分守己,或者我怎么才能知道我能承受多大的财富或福气。

我该怎么看待这种观点?特向万叔请教。

——来自

知识星球

的读者

1、说得没错。

答:

这背后是有科学道理的,只是古代把它玄学化了。

天下的所谓不公平,其实都逃不过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人话就是我干了这么多,凭什么你拿大头?

2、当所有人都没有这种想法的时候。

利益结构就是稳定的,当有一部分人有这种想法,并且势力大到了,可以推翻整个利益分配机制,那就会产生革命。

当然从公司出来,自己单干也是一种革命,不要想得太狭隘了。

3、守财比发财要难,因为你走上了一条发财的路以后,飞多高赚多少钱,你自己根本不知道。

但守财,你是有明确的财富基准线,大概率那些想从你身上搞钱的人,也知道你有多少钱。

这样就从敌在明我在暗,变成了我在明敌在暗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一旦别人觉得你有钱想要做你生意的时候,守住这个财富就很难了。

4、那什么时候会超额损失呢?就是你认知跟不上的时候。几乎没有哪个人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会被骗钱割韭菜的。绝大多数被骗的,都是因为那个领域超出了自己的认知,同时击中了人性的欲望。

只要你不是全知全能的,总有一个领域你不清楚,然后迷迷糊糊把钱投下去,产生超额亏损。

万叔之前做过很多投资,也亏过不少钱。

5、所以钱最后怎么能守住呢?那就是锁起来、沉淀下来,比如用房子一类,让它丧失流动性

富人花钱买包是用资产产生的被动现金流普通人花钱买包是用自己辛苦劳动力换的收所以动作虽然一样,但背后的逻辑完全不一样,富人怎么花都花不成,穷人,但普通人花了这个钱,就丧失了积累原始资本的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消费主义害人的原因。

希望看了这个答案以后,你有更深层的理解。

祝顺利。

万叔好。

问:

最近关注到房产的买方顾问和卖方顾问这一块。

新媒体平台上经常刷到(可能跟我身上的房产标签有关系),上海的和深圳的比较多而且多是做的存量二手房,并不是新房。

我的思考是:应该做全国范围还是垂直本地?垂直本地的话比较卷,竞争大,小IP比较多。

收费的话,只提供咨询和陪同买卖,哪个方向更好?我觉得陪同买卖的话很琐碎,交付过程和结果会存在不满意,想听听万叔的意见。

——来自

知识星球

的读者

从你的提问来看,你对这个业务理解得比较浅。

答:

确实很赚钱,万叔也有朋友通过做这个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财务自由。

但不是你这么理解的。商业模式设计,完全不是你说的这样。

真正有价值的核心东西,不大可能网上看看就知道。

真想学的话,给你两个建议,要么入职这类的公司,想办法摸透整个业务链条,要么花钱请教,把真正的核心学到手。

祝顺利。

万叔您好,本人生活在长三角二线城市,年龄40,从事律师工作10年,行业内小有名气,今年转到全国知名律所任合伙人。

问:

近年来行业内竞争愈发激烈,本人日常应酬也多,身体状态也在下滑,所以最近比较焦虑。

请问您对律师行业发展有什么看法?个人不是特别擅长搞关系交朋友,性格有些内向,您对本人以后的发展有什么建议,谢谢!

——来自

知识星球

的读者

1、中国的律师行业是个收服务费的行业。就是智力版的扫地阿姨,所以干得很辛苦。

答:

律所的模式,就是合伙人搞关系拉单子,律所提供品牌背书,一起压榨年轻的律师,苦哈哈的干活。

这和美国那种,做法律纠纷合伙人,赚取资金百分比的模式,差太远了——虽然中国的律师,无论是勤奋还是智商,都不比对面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同一个行业,不同的玩法,结果会完全不同。

我们的股票就和对面的股票不是同一个逻辑,当然法律体系也是。未来的金融体系,也会变成中国特色的国有资本主导的投资市场。

在这个市场里,按照传统路径来说,还是要搞到业务,搞到关系,才好生存。

3、如果要说有什么新方向的话,万叔觉得做个人IP吧。做起来以后,可以不需要那么多应酬,把心思放在价值创造和势能积累上。

万叔自己就是典型——不喝酒,不应酬,不喜欢参加这样那样的局,做咨询交付起家,不喜欢搞关系;这在过去是劣势,但现在你有更多的时间深度思考,做曲线救国的事情,在互联网时代,说不定又是一个优势。

4、法律这个行业在中国,比咨询成熟度要高一些,已经见到这一行很多借助互联网成功的案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法力无边魏律师、罗翔老师、马马律师,各种各样姿势起来的都有。这一行整体还是上限很高的,不要轻易放弃。星球里也有不少的律师,可以相互交流交流。

祝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