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加勒比海

新旧大陆之间的帝国入口

Caribbea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4年7期

01

加勒比海是位于南北美洲之间、新旧大陆之间的大西洋上一片宽阔的海域。提到加勒比海,人们想到的多半是灿烂的阳光、白净的海滩、茂盛的椰子树和传说中危险的加勒比海盗。如今这里也的确作为旅游胜地为大家熟知,仿佛是明信片上的存在。但在历史上,加勒比海却并非一直这般与世无争。加勒比地区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首次登陆的地方,并很快成为欧洲列强的必争之地。英国、法国、荷兰、西班牙等殖民大国,都曾在这里开疆扩土。这也使得如今的加勒比诸国,操着不同的语言,拥有迥异的文化和建筑风貌。2023年底,本文作者拜访了加勒比地区的7个国家和属地,希望能为大家揭开这片当今世界上种族、文化、语言最为复杂和多样的区域之一的神秘面纱。

PART

01

大西洋岛群上的原住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加勒比海的名称来自这里的原住民“加勒比人”( Carib)。加勒比海周围分布着大量的岛屿,因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误以为来到了印度,便将这里统称为西印度群岛。

西印度群岛的最北端是卢卡亚群岛,主要归属巴哈马,南部的安的列斯群岛(由大安的列斯群岛和小安的列斯群岛群岛组成)得名于中世纪欧洲人曾经幻想的位于大西洋的幽灵群岛安提利亚(Antillia)。西印度群岛从美国佛罗里达州以南呈弧形延伸到南美洲委内瑞拉的北部海域。大安的列斯群岛,主要包括西班牙岛、古巴岛、牙买加岛、波多黎各岛这4个加勒比海的最大岛屿,构成了西印度群岛约九成的土地。大安的列斯群岛多为陆地沉降形成的大陆岛,比较古老。东边的小安的列斯群岛则有很多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岛,较为年轻。目前,西印度群岛分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10多个主权国家。这些国家和地区因殖民时期宗主国的不同,以西班牙语、英语、法语、荷兰语等作为官方语言,并呈现出丰富的文化多样性。

哥伦布登陆之前,西印度群岛的原住民主要为大安的列斯群岛的泰诺人(Taíno)和小安的列斯群岛的加勒比人(Carib)。两者的语言均为目前南美洲仍有通行的阿拉瓦克语(Arawakan),有学者推测,他们的祖先应是从南美洲逐渐进入加勒比地区的。他们居住在茅草屋中,形成聚落,以打鱼、狩猎和简单的农业为生,因缺乏石制建筑,并未保留下来显著的建筑遗迹。欧洲人带来的疾病让加勒比原住民的人口锐减,语言和文化现已几乎灭绝。

波多黎各中部的卡瓜那(Caguana)遗址,是加勒比地区保存下来的规模最大的古代遗迹,大约建于公元1270年,一直使用到欧洲人到来,由十几座仪式性的球场组成,可能和中美洲文明流行的蹴球活动有联系。球场或为方形,或为圆形。周围树立着雕刻有天体、鸟类和神灵形象的石碑,以供仪式敬拜。古巴东南部格拉玛省的格拉玛号登陆国家公园也保留有一些泰诺人的雕刻,其中最著名的是一座溶洞中的水神像,这座神像位于入口处的石笋上,神像腹部隆起,可能代表生育力。每年冬至,阳光直射神像,古代的人们会举行祭祀活动。当地人告诉我们,时至今日,仍然会有居民前来祭拜,神像前也能看到蜡烛的余烬。可见生命力顽强的原住民文化并未被彻底消灭,而是在民间代代相传,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PART

02

圣多明各:新大陆第一城

1492年,哥伦布和船员在新大陆的首个登陆地,是卢卡亚群岛的某一个岛屿,但具体地点已不可考。哥伦布于10月28日登陆古巴,于12月5日登陆西班牙岛的北岸,然后返回西班牙。1493年底,哥伦布带领1000余人再次返回西班牙岛的北岸,建立了在新大陆的第一个殖民地伊莎贝拉,但因为饥荒和疾病的侵袭,这里最终遭废弃。

圣多明各老城的城门以及哥伦布之子迭戈·哥伦布的官邸哥伦布宫, 这是哥伦布家族在美洲唯一的已知住所。

1498年,哥伦布的弟弟巴尔托洛梅奥在西班牙岛南岸建立了圣多明各,以纪念道明会的创始人、西班牙神父圣道明。圣多明各目前是多米尼加共和国的首都,也是新大陆现存的第一个欧洲定居点。

圣多明各建在奥萨马河(Ozama)的入海口处,街道呈棋盘式排布。漫步在老城中,古老的殖民时期建筑和新造的现代建筑混杂,其城市风貌和很多拉美名城相比,并不算和谐,也缺乏艳丽的色彩。但作为新大陆第一城,很多不起眼的建筑甚至是荒废的遗址,可能都见证了百年的美洲变迁,不了解的话很容易错过。如今圣多明各老城依然保留着哥伦布之子迭戈·哥伦布的官邸哥伦布宫(Alcázar de Colón),这是哥伦布家族在美洲唯一的已知住所。

卡瓜那遗址中雕刻有天体、鸟类和神灵形象的石碑。

圣多明各拥有美洲建筑史上的多项第一。鸽群飞舞的老城主广场上,伫立着哥伦布的雕像。广场旁的圣多明各主教座堂,是美洲的第一座主教座堂,圣多明各的总主教也被尊称为“美洲主教长”。这座教堂始建于1504年,于1550年竣工,是美洲罕见的哥特风格建筑,而美洲其后的建筑风格很快就被巴洛克主导。这座教堂的正立面由金黄色的珊瑚石建造,为银匠式风格(一种流行于西班牙帝国时代,前承哥特式,后启文艺复兴式的艺术风格),充满细致的纹饰。教堂中殿长54米,上覆典型的哥特式肋架拱顶。哥伦布逝世后曾被安葬在这里,直到1795年被转移到哈瓦那主教座堂,1898年再被转移到塞维利亚主教座堂至今。

虽然是12月的冬季,但加勒比强烈的阳光仍让整座圣多明各老城热气逼人。海风吹拂下,盛开的九重葛在古老的城墙上摇曳。转过街角,闹市中出现一片刻意留出的废墟,原来这里是美洲最古老的医院圣尼各老医院 (Hospital San Nicolás de Bari) 遗址,始建于1503年。医院只剩下厚重的墙体和拱门,成了鸽群的庇护所。向北走上一个坡道,美洲最古老的修道院——始建于1508年的圣方济各修道院,其遗址就伫立在老城东北一隅。整座老城俨然是一座美洲建筑的博物馆,即便很多建筑都已化为一片废墟,但它们仍能让游人得以凭吊哥伦布开启的新大陆殖民史的起点。在殖民初期,圣多明各是西班牙通向新大陆的门户。西班牙的船队正是从这里浩浩荡荡地航向美洲各地。

波多黎各中部的卡瓜那遗址中,用石块围起来的球场。卡瓜那遗址是泰诺人的重要场所,由十几座用于仪式的球场组成,可能和中美洲文明流行的蹴球活动有联系。

PART

03

威廉斯塔德:荷兰的开拓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威廉斯塔德老城,港口岸边如蜡笔盒一样五彩缤纷的联排房,让人不由得想到荷兰阿姆斯特丹的运河房。

在西印度群岛的最南端,靠近南美洲委内瑞拉北岸的地方,有一片至今仍属于荷兰的群岛。这片群岛本来在16世纪初被西班牙人率先殖民,是其开拓南美大陆的基地。随着殖民的深入,这里的重要性日渐降低。1634年,荷兰西印度公司乘虚而入,从西班牙人手里夺去了这片群岛,建立了荷属安的列斯。

在小安的列斯群岛北端的库拉索岛(Curaçao)南岸,威廉斯塔德(Willemstad)即是荷兰在加勒比最重要的开拓港,也是荷属加勒比地区最大的城市。从1662年开始,荷兰就将威廉斯塔德作为大西洋奴隶贸易的中心,把从非洲殖民地获取的黑奴运送到这里,卖到加勒比地区和美洲大陆,这也使得现在荷属安的列斯的人口以非裔居多。

多米尼克岛上因火山活动形成的沸湖。

威廉斯塔德被圣安娜湾分割成东西两个区域,东部为建于1634年的老城区,为城墙所保护,西部则是1707年因老城区人口过多而扩建出的新城区,两者以建于1888年的埃玛王后浮桥相连。站在浮桥上远眺老城区,港口岸边紧凑排列的巴洛克风格联排房,让人不由得想到荷兰阿姆斯特丹的运河房。这里的建筑风格和西班牙殖民地迥然不同,房子高耸狭长,有坡度更陡的屋顶,也被漆成了各种不同的颜色,如同色彩缤纷的蜡笔盒一样。这是因为1817年时,当地政府考虑到加勒比强烈的阳光被白墙反射会伤害人们的眼睛,于是下令居民必须将外墙都涂成彩色。

这片联排房最靠近市中心的一幢建于1708年,是为商贸使用的佩尼亚楼(Penha)。楼顶由弧线的山墙、被拱顶修饰的窗户和黄色墙面上的白色灰泥装饰,成了18世纪库拉索岛的巴洛克风格建筑的代表作。大楼的对面,是伫立在圣安娜湾入海口处的阿姆斯特丹堡垒,作防御用。堡垒被城墙环绕,建有炮台、政府行政大楼和堡垒教堂。12月的圣诞节假期是库拉索的旅游旺季,老城中游人如织,流连于殖民建筑内的旅游纪念品店。堡垒外的海边,则坐满享受加勒比艳阳的人们,伴随吉他艺人的歌声,享受着美酒佳肴。

在威廉斯塔德老城中,逼仄的街道两侧是高耸的楼房,仿佛穿行在摩天大楼林立的现代大都市中。北欧式的建筑被热带风情的彩漆和壁画所装饰,简约中不乏绚烂。老城中还有新大陆现存最古老的犹太会堂——1674年由葡萄牙的犹太人建立的库拉索犹太会堂。15世纪末,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战胜南部的摩尔人政权,终于恢复成天主教国家。犹太人和穆斯林一同遭到驱逐,其中很多人便逃亡至库拉索,在这里定居经商。由于距离委内瑞拉北海岸仅60多公里,常有委内瑞拉商贩乘船前来贩卖手工艺品和农产品,威廉斯塔德的港口便形成了一片由船只组成的“浮动市场”。

库拉索虽然是荷兰殖民地,但荷兰语只在殖民政府中被广泛使用。库拉索当地人主要说帕皮阿门托语(Papiamento),这是一种以葡萄牙语为基础形成的克里奥尔混合语,混杂西班牙语、荷兰语和非洲语言的众多词汇。这一语言和非洲的克里奥尔混合语颇有相似之处,可能起源于曾经的非洲黑奴贸易的盛期。经过库拉索黑奴不断的反抗斗争,1863年,荷兰终于废除奴隶制。现在威廉斯塔德仍然有一家专门介绍大西洋奴隶贸易的博物馆,向游人展示着这段黑暗的历史。

目前的库拉索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用海水、沙滩和兼具欧洲与热带风情的建筑,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客造访。

以上内容来自《世界博览》2024年第7期专题

全年24期288元

文字:林十之

责任编辑:刘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