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丨李月亮 七野

每晚八点四十 陪你看世事

临近清明,江苏南通一条关于“烧纸钱”的通告,把不少老百姓惹急了。

这两天网上开始了大讨论。

越讨论越发现,背后的事情不简单。

01

李月亮 ☽

南通的通告,是3月25日发布的。

大意是,为了改掉丧葬陋俗,以后全市禁止生产和销售冥币纸钱、纸扎实物等封建迷信用品。

说的是不许“生产和销售”,没说不许“使用”。

但是不让卖,自然也就不能买了。

不能买,自然也就没法烧了。

习惯了清明烧纸的人们,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所以通告刚一发布,南通的12345热线就被打爆了。

网上也是骂声不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片骂声中,央媒也看不下去了。

站出来用四个大字评价南通:简单粗暴。

批评南通的做法“一刀切”,不能只顾执法,不顾情理。

02

李月亮 ☽

南通被劈头盖脸一顿骂。

本来大伙都觉得是活该。

结果没想到啊,这事儿居然还反转了。

这两天,也有一些本地人出来替南通解释。

说南通的烧纸,跟你们想象的不一样,那确实是陋俗。

有多“陋”呢?

——就已经不是烧纸了,而是“烧库”。

那场面,真是又豪横,又吓人。

烧成捆的纸钱只是基本操作。

少数家庭,还会在亲人去世周年,烧纸糊的房子和车,叫“烧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大型的纸扎,名为“扎库”。

库,是库房的意思。

包括房子、车子、金山银山等等。

最开始,扎库只是一种精巧的手艺活。

工匠把纸或者麻秆扎成轿车、别墅。

最高的别墅,也就一米多高。

慢慢地,扎库的大小成了评判孩子孝顺程度的标准。

老人活着的时候,不比谁伺候得好,谁陪伴时间长。

老人一旦去世了,开始攀比,谁家烧的“库”更气派。

于是,扎库越做越大。

从一人高的别墅,到两层楼高的别墅、园林、宫殿。

一个个扎库,做得跟艺术品似的。

外墙贴着砖,院里停着车,屋里空调电视一应俱全。

到了晚上,还有发光的霓虹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一个纸别墅,面积在35平米左右。

可以出入多个成年人。

平时咱们烧点纸钱,都得放在桶里,小心被风刮跑。

扎库这种二层楼高,动辄几十平米的的庞然大物。

一烧起来,真是跟火烧阿房宫似的。

冒着呼呼的黑烟,满天飞灰,火光逼人。

这么大的玩意,就算在野地里烧,都容易出事。

更何况,有人直接在马路上、小区里烧。

2017年,南通就有一个小区的居民,在家门口烧两层楼高的扎库。结果烧成了大火。

消防队赶到现场的时候,火势凶猛,用灭火器已经没用了。

最后用上了高压水枪,才把火扑灭。

你说,这跟故意纵火有啥区别?

尽管烧库的家庭不算多,但禁不住一家办很多次。

带来的潜在危险,让人心惊胆战。

而且,烧库的本质,就是烧钱。

因为扎库的价格很贵,堪称纸钱里的爱马仕。

一个普通的二层别墅,就报价6800元。

每逢老人去世、周年、10周年、20周年、80岁、100岁……

家里人都可能给烧一次。

我看见一个南通人说,买扎库的花费让他很头大——

每次给老人烧库,算上请戏班子、乐队和表演,还有各种仪式的钱,没有几万下不来。

虽说烧库是丰俭由人,可他要不多花点钱,又要被笑话。

为了一个孝顺的名头,不得不打肿脸充胖子。

外人看来,他家买个扎库就上万块,日子好像过得挺富裕。

其实连仪式上的猪头都是10块钱租的。

全家勒紧裤腰带,就为了给祖先烧点纸。

这真是有点不怎么太对劲了。

所以这个烧库的风气,也确实该管管了。

它不仅污染环境、存在安全隐患,还形成了可怕的攀比风气。

长此以往,大家都苦不堪言。

政府出手阻止,也合情合理。

不过话说回来。

南通当地人说,一般烧纸库,都是在老人去世或者周年之类的日子。

不是在清明节。

南通这次在清明节之前,“一刀切”地把冥币纸钱啥的都定性为封建迷信,全都不让卖了。

确实有点简单粗暴了。

如果想改掉陋习,有关部门是不是应该做一个简单的规范。

比如简单的纸钱还是可以卖,别超过半米就行(我随便说的)。

这样既能控制攀比风,又让老百姓有个寄托哀思的方式。

03

李月亮 ☽

南通这一番折腾,还引发了一个奇奇怪怪的大讨论:

“扫墓时焚烧纸是不是封建迷信?”

这事儿吧,站在唯物主义科学观的角度说,好像确实得算是迷信。

但是吧,这个世界吧,很多事是没法细究的。

因为有些东西就算是迷信,咱也是不能说摒弃就摒弃的。

——因为人有时是需要一点迷信,才有活下去的勇气。

就说烧纸这个事。

我一个朋友就说,自从父亲去世之后,每逢清明和过年,他都会一边烧纸,一边跟父亲聊聊天。

他也不知道父亲能不能收到自己烧的纸钱。

那似乎也并不重要。

他只是觉得,这是自己和父亲之间最直接的纽带。

在烧纸的时候,他会回忆起父亲这辈子的很多细节。

他内心的悲痛,愧疚,眷恋,也都能在烧纸的时候找到一个出口。

让他得以寄托哀思,然后好好地生活下去。

所以,民间有一种烧纸的习俗,也叫“送亮”。

过年的时候,一家人来到过世亲人的墓前烧烧纸,告诉他们过年了。

这是送给另一个世界的亮,也是送到未亡人心里的亮。

很难说那个世界需不需要这个亮。

但我们这边的人,显然是需要的。

一个深爱的人去世了。

我们万般不舍,却又无法挽留。

怎么办?

其实谁心里都清楚,那个人走了,血肉消失,阴阳两隔。

但我们总还是盼着偶尔能再跟ta说说话,诉诉情。

我们真的需要有一种方式,去寄托那无处安放的思念。

所以人类自古就有祭奠逝者的传统。

04

李月亮 ☽

祭奠逝者,一方面是寄托哀思,另一方面,也是对逝者的祝福,希望他们能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如意。

那怎么才能让他们过得好呢?

当然还是要给钱。

所以在古代,人们会把真钱埋到地里,让去世的人拿到冥界花。

但埋进坟头的钱,经常会被盗墓贼偷走,自己花去了。

后来人们就开始想办法,用铜、银或者泥土,做点假钱放进去。

结果盗墓者黑灯瞎火的,也分不清真钱假钱。

还是会照挖不误。

一直到两千年前的东汉,造纸术出现了。

人们把纸剪成钱的形状,埋到墓里,希望逝者在那边能有钱花。

盗墓贼知道里面埋的都是废纸,也就不挖了。

再后来,人们发现了一个很妙的道具——火。

火能把很多东西烧成灰烬,让它们彻底在这个世界上消失。

那么,消失之后,是不是就去了“那边”?

火,会不会就是连通人间和冥界的使者?

加上“烧纸钱”,和“稍纸钱”同音。

人们慢慢就开始给先辈烧纸了。

早期人们会烧点黄纸、元宝、纸鞋、纸画、木头做的仆人啥的。

唐朝人烧的纸鞋

后来慢慢发展演变,可烧的东西越来越多。

元宝、仿真冥币、黄金万两、聚宝盆、摇钱树、大金箔……

以及豪车、别墅、房本等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烧不到。

最常见的冥币上,1后面通常有很多很多个0。

所以也不用烧很多,随便一两包,就是天文数字了。

那边的先辈如果能收到的话,估计日子会不错吧。

现代人烧纸钱,一般是在三个日子:

清明、春节、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

清明和春节,是大家怀念先辈的日子。

七月十五,据说是鬼节。

传说这一天是阴曹地府大门打开之日。

届时里面的鬼魂全部出来领取阳间家人送来的纸钱、供奉品。

同时,那些孤魂野鬼由于没有家人给送东西。

会四处游荡找东西吃,有的还会到人间祸害众生。

所以,人间的人们也会额外烧一些纸钱,留给那些孤魂野鬼,防止被他们缠身作乱。

一般烧纸,都是在先辈的坟前。

但是现在很多人远离家乡,没办法每次都到坟前扫墓。

所以就在十字路口烧纸祭奠。

这也是可以的。

因为古人认为,十字路口不仅四通八达,还连接阴阳两界。

在这样的地方烧纸,无论已故之人距离自己多远,都会收到我们烧的纸钱。

05

李月亮 ☽

归根到底,烧纸这个简单的祭祀行为,其实是人类一个温暖的情感仪式。

我们追思逝者,纵使他们离去多年,也依然有割舍不断的牵挂。

我们祈盼幸福,纵使先辈早已不知去向,也希望得到他们的护佑。

我们在焚香烧纸之余。

也思考亲情、血脉、家族、生死。

更明白来日并不方长,以后要珍惜眼前人。

所以祭拜先辈,对我们其实有独特而重大的意义。

所谓清明,也许可以这样理解:

清楚自己的来路。

明白自己的归途。

当然,烧纸的意义,应该是抚慰世人,而不是折磨世人。

我们大可不必互相攀比,谁家烧的纸钱多,烧的房子大。

活人之间互相比房子、比收入,已经够累了。

没必要再给自己徒增烦恼。

不管烧别墅,还是送鲜花,折纸鹤。

其实都是寄托哀思的方式。

本质上没有差别。

死后风光,不如生前尽孝。

孝子床前一杯水,胜过坟前万吨灰。

亲人活着时,我们好好爱着、照护着。

亲人过世后,我们心里记着、怀念着。

就足够了。

点亮【赞】+【在看】,希望我们和先辈,都安好。

──── 全文完 ────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李月亮。高人气作家,新女性主义者,扎实写字的手艺人。以理性和智慧陪万千读者成长。新书《活得清醒》当当网热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