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仙人山位于荣县双古镇宋家塘村,地处荣县、威远、仁寿、井研四县交界处,海拔800米,仙人山大致呈南北走向,像一条腾空飞龙。北端顶峰如龙头高昂;“龙脊”怪石突兀,瘦骨嶙峋;“龙尾”逶迤南垂,全长六里。仙人山不仅具有荣威穹窿地貌的典型特征,更蕴藏着厚重的历史烟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车至半山腰,我们沿着这条登山步道拾阶而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登山步道中段视野陡然壮阔,山外有山、群峰叠绕,荣威穹窿尽收眼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中步道湿度较大,不由让人想起了《陋室铭》中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赵熙《荣县志·社祀》记载:“仙人山寺,县北七十五里,唐寺也。崇祯十五年新之,崇冈之颠。奇礓森立,寺握其键。有铁瓦塔。今废。先朝刻石无量,皆俗迹。如‘佛曰仙风’ 等语耳。”现存建筑多为后建,山门楹联为“晚清第一词人”赵熙题写。山中2龛4尊宋代道教造像,由于长期在荒野中任其风吹雨打,风化后只剩3尊残破的雕像,令人扼腕叹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入山门,上行不远是一座小巧的前殿,供奉着一尊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殿后是面阔三间的仙人山寺正殿,整个建筑看应该是后来兴建的,大门两侧放着数块捐建功德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条陡峭的石梯步直通满满沧桑感的老山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梯步道不仅苔痕密布,而且可以看出人工开凿的防滑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梯步道中段小平台矗立着一对石狮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辛亥革命后,赵熙至寺,寺僧烹茶,请题山门。今山门已毁,石刻对联犹存,门檐刻有“仙梵花宫”,楹联为“明月来投玉川子,晓云遮尽仙人山。”这是一副集句联,上联语出苏东坡《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下联语出柳宗元《雨中赠仙人山贾山人》。楹柱长2.05米,宽0.33米,字径0.22米,为隶体阴刻,字迹尚可辨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山门内的左侧墙体毁损严重,居然还形成了一个洞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入老山门后石梯步道变得非常狭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沿着蜿蜒的步道一路向上,左侧还有一龛石刻造像,不过造像应该是后来重塑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越往上顶,步道落叶越多。左侧岩石上有“慈光普照”题刻,其旁边的小方块估计也是一处题刻。查阅《赵熙题刻辑》后,推断这处题刻可能为赵熙的《登仙人山绝顶》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满满苔痕的“慈光普照”题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顶石头更是奇美,不仅步道直接开凿在石头之上,而且旁边常有题刻,颇具风雅气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望陡峭的石梯步道,可以想象当年修建时的艰辛和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顶一条小路直通最高处的铁瓦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有想到山顶居然还有一座石板平桥,名为仙人桥,估计是自贡地区海拔最高的石板古桥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百度识别才知道这是大头茶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俯瞰仙人山下的高速公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仙人山制高点正是铁瓦塔,在“5·12”大地震中损毁,现重新修复后命名为玉皇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站在玉皇殿放眼望去,整个视野格外壮阔,荣威穹窿如画般呈现在眼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玉皇殿身后几块石头格外险峻,因地制宜直接在石头开凿出一条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此陡峭险峻的山路,直接将同行的朋友劝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头坑内生长的小草,足见其生命力是何等顽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踏着落叶沿陡峭的梯步小心翼翼一路向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熙《荣县志·社祀》记载的“佛曰仙风”题刻,四个大字高约1米,宽约0.8米,楷书阴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龛4尊宋代道教造像,由于长期在荒野中任其风吹雨打,风化后只剩3尊残破的雕像,令人扼腕叹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块巨石之间形成了一条天然的狭窄山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段狭窄的山路全部开凿于石头上,大小不齐,高低各异,雨天行走有点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石不仅奇特,而且题刻丰富,抬头可见“唐仙遗迹”题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面山石上有一处风化较为严重的题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石下方也有一处较小的阴刻题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险峻山路的尽头居然就是“仙人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荣县仙人山风景绮丽、山色奇美,仙人山寺、铁瓦塔、仙人桥、仙人床、道教摩崖造像等历史古迹众多,而且山中还隐藏着丰富的题刻,完美诠释了“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身临其中,不仅能领略大自然的神奇,更有一种独特的时空穿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