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了解城市更新相关动态、政策、

信息、案例和方法吗?

欢迎关注“上海城市更新”‍‍

​​

——正文共3035字,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今天是正清明,想必许多人已在扫墓的路程中了,古往今来,缅怀先人成为了这个雨纷纷时节的主题。

1

清明节,或许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了吧?据传始于周代帝王的“墓祭”之礼;在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这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不仅有对“过去”的怀念和留恋,更有浓浓的“感恩”深情,同时也象征着新季节、新循环、新希望、新生命的开始。

唐宋后,清明节融合了寒食节习俗,由寒食墓祭逐渐向游春踏青等时节娱乐转化。直到现代,草长莺飞四月天,大地万物气清景明,人们每年在清明扫墓之余,相约在郊外游春、踏青、植树、放风筝、荡秋千。

姥姥在我家度过晚年,我出生晚,跟姥姥的人生轨迹没有交叠。但是在童年的记忆里,每年清明节都会跟随父母上西山墓园去给姥姥扫墓。爸爸会带一把花铲,给姥姥的坟填上新土,再把墓碑擦拭干净,烧些纸钱。妈妈会带些简单的吃食,我们坐在山坡上吃午饭,看着满山的桃梨粉白与杨柳嫩绿。

对于童年的我,每年的清明扫墓是一种亲情的维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网络

2

随着时代移风易俗、科技进步,人们对生死的观念发生改变,对去世亲人的怀念方式也就不再固执旧例。除了去墓园扫墓,现在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云祭扫。大城市每年越来越严重的潮汐式交通压力,以及疫情时期的特殊限制,为云扫墓、数字墓地的发展和推广带来契机。

过去我们面对逝去的至亲,只能看看照片,现在我们能够借助AI复原技术还原亲人的音容笑貌,这已不再是文学作品、科幻电影里的虚拟情节。让逝去亲人表情动起来、发出声音,近乎复活在屏幕里。借用AI“复活”亲人,有需求就会有供应,殡葬企业应时而动,打破空间障碍,提供便利的数字云服务。

在吴孟超院士的葬礼上,吴孟超院士的AI"复原人”向学生提出了若干问题,在得到学生答复后,AI“复原人”在20多位学生们手捧的烛光中轻轻告别。这样的告别方式极具温暖,也弥补了生者的遗憾,尤其是那些最后没有机会来得及跟院士说话的亲朋好友。

图源:见水印

2021年音乐人包小柏女儿意外离世,为了抚慰丧女之痛,复刻出数字女儿,屏幕内的"女儿"还为妈妈献唱生日歌;辽宁扰顺一男子用AI换脸“复活”病逝的父亲,以宽慰年事已高的奶奶。这让本来冰冷的丧事拥有一丝温度,弥补生者的遗憾。

据法治日报报道,用AI“复活”逝去的亲人,已经发展为一门生意。在某电商平台AI“复活”的商品标价从几元、上百元乃至数千元不等,“复活”效果从修复照片到制作祝福或安慰视频,还可以实时交互,已有不少消费者下单。

在AI技术行业内,已经有人对AI“复活”隐藏的伦理问题和潜在风险表示担忧:亲人去世后,肖像会不会被用于非法目的?而且“复活”这件事,逝者本人愿意吗?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发生通过AI换脸伪装亲人实施诈骗的案例。随着AI“复活”技术的发展,个人敏感信息的安全和合理使用也成了问题,AI技术也加大了信息辨别的难度。人们对数字亲人产生的数据、财产如何认定、权益又该如何保障,也产生种种疑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网络

对于AI这件事,看来大家还没有形成共识。

其实民法典已有规定:“虚拟人参考他人的肖像、声音并以数字手段进行复原时,除合理实施《民法典》中规定的行为(如为个人学习、教学、新闻报道、国家机关履行法定职责等)以外,需要获得被参考自然人或其近亲属(在被参考人已过世的情形下)的同意或许可。”

譬如“邓丽君文教基金会联合知名视觉效果制作团队于台北小巨蛋通过虚拟现实技术重现邓丽君演唱会,再现天后风华。”这些是经过了自然人本人或其家属(已过世的真人)授权。

图源:见水印

无论如何,科技发展是令人欣喜的,但同时,对于技术的法律监管不是限制它的发展,而是防止技术滥用、误入歧途,进而损害他人利益。。

而我们普通人要做的,并不是在网络上给亡者装扮一个炫酷的数字化空间,而是要在活着的时候好好对待长辈、亲人,厚养薄葬。

当逝者已去,生者还要继续生活!把亲人影像“复原”,也许多了一个互相倾诉衷肠的机会,一个跟亲人再次告别的空间,可以让不少人走出心理创伤。但人不可能一直活在虚拟世界里,逝去的亲人,大概也希望生者在真实的世界里继续好好生活。

3

去年国内有些城市推出了“数字墓位”。据报道:5家墓园共设置了近7000个“数字墓位”,每个墓位价格在3万到10万元不等,租期为20年。与传统墓地不同的是,埋葬在这里的人们不再“入土为安”,以一小块电子屏幕作为“数字墓碑”。在这块墓碑上,除了逝者的姓名与生卒年,还能添加个人语录、人生相册甚至微电影,“逝者生前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看过的风景都可以记录在数字墓碑里“。数字墓位也会保护逝者的隐私,家人祭扫时,只有经过工作人员的操作,才能在屏幕上看到逝者的电子影像。平时这块墓碑就和每一块墓碑一起连成星空、山水等图样。

图源:网络

网上讨论纷纷:都已经不占用土地了,为甚还这么贵啊?而且有年限?我自己可以做视频、做H5,存在手机里就好,我的亲人我想看就看,为什么还要存在你那里?通过一块墓碑上刻的字,本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陌生人的故事,如果平时变成一幅画了,这……我想不通?我想看看亲人,还得经过工作人员操作哦?

本来是利用科技创新,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但是引起这么多质疑,就得反思一下哪里出了问题呢?我童年记忆中的亲情温暖去了哪儿?数字祭奠,不是做给亡者看的,更重要的是为了生者的亲情维系、情感共鸣。

4

前几日,笔者看到来自国外的一段视频:在一个社区墓地里,每块墓碑上增加了一个二维码,扫码之后你会看到一段视频,内容是墓主生前的生活影像,在家人聚会上快乐地跳舞。

图源:网络

其实这就是我们生命存在的一部分本质——活在别人的记忆中。我青春时的样子,其实不在我自己的脑海中,而在我父母和子辈的记忆中,在我的爱人、同窗和密友的记忆中。

对比国内的“数字墓位”,这样的数字附加值形式恐怕更轻盈无负担,更温情无猜疑吧?国外墓地不少就在城市当中。我们常会看到,有些家庭亲人去世,会安葬在教堂后院。这也是社区的一部分,平时可以随意进出,跟故去的亲人见个面、说说话。

国内民间有些地区也保留着类似习俗,在农田间、或向阳的山坡上,有祖坟保佑福泽后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见水印

5

进入现代社会,为了节约及高效利用土地,在城市的郊区建有不少集中管理的墓园。在日韩港澳等土地资源紧缺的国家和城市,这种集约式公墓制度确实对城市的高速发展带来便利。但在国内,随着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又带来了新问题。每年在固定的时段,人们去往固定的墓园扫墓,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城际之间、城郊之间的潮汐式交通压力,以及由于人流量骤增带来的其它问题。

由此,笔者大胆想象:是否可以在城区一些公园的某个角落,也开辟一些社区墓园呢?不打扰城市的正常生活,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种新类型,同时,也可以潜在地塑造一种新的祭祀文化。人们想念先人了,就可以轻松的来到他们身旁,聊聊日常,哪怕就是坐一会儿也是好的。

就像童年里的记忆一样:擦拭干净的墓碑上,可以看见我不曾谋面的姥姥和生殁年份;碑后方有爸爸亲手种下的桃树,树上的桃花,一年比一年开的更多、更美。坐在桃花树下,听妈妈讲姥姥的故事。

作者:魏玺玲

编辑:黄思德

审核:夏 雨

​​

READ MORE

“上海硅巷”:科技创新与都市魅力的完美演绎

04-03

中国的消费市场会复刻日本吗?

04-02

新能源二手车市场为何“哑火”?

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