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国企的财产是大家共同所有的,但是有人认为国企的财产是自己家所有的。

今天网上有个视频,有个幼儿园小孩在讲自己的理想:我长大后想xxx。因为XXX,所以XXX。

然后他说:”我想当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行长,继承我的爸爸。因为我的爷爷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行长,我的妈妈是中国农业发展副行长。所以,我想继承我们的家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视频引起了极大的传播,因为他无意间讲了两个问题:

1、现在好的职位就像艾滋病一样,只通过母婴、血液和性传播。

2、到底是大家拥有国企,还是个别人拥有国企。

先看第一个问题:好工作为啥这么难找?

在当前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失业潮的恐惧弥漫在各个行业。

教培、传统制造、线下实体零售店、传统媒体、互联网大厂、乃至芯片等高端行业,没有哪个行业的人有安全感。

无数普通老百姓想的是,怎么保住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不至于房贷断供,一家老小露宿街头。

企业想得也很简单,就是降低成本。

在这种畸形的供需关系下,甚至出现了“共享员工”这种奇葩职业。

简单来说就是,这些员工不跟任何一家企业签劳动合同,哪个企业有项目了,有活干了,这个共享员工就跟谁走。

这其实就相当于街头打零工的工人,有活就去干,没活就在家躺着。

没想到,一个打工人,等级制度也这么分明,正式员工——派遣员工——共享员工,等级分明。

问题是,这个趋势还会加剧。

之前大家的感受就是,学历贬值得太厉害,大学生一毕业,无缝对接美团外卖,少走几十年弯路。

2024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179万人,同比增加21万人,在2023届毕业生1158万人的基础上再创新高。

如果看出生数据,2016年和2017年才是生育率的高峰,比前几年多200万人。

也就是说,未来15年,年轻人就业压力会一直加大,而不是下降。

然而,另一个现实是,稳定、多金、发展好的工作职位,比如烟草、电力、石油、政策性银行等等,普通人想进又进不去。

小孩子,只不过讲出了这个事实而已。

再看第二个问题:到底谁拥有国企?

按道理说,国企是大家共同所有的。就像某人说的那样,每个中国人都很富有。

因为你拥有祖国大好河山的每一条河流、每一座山峰、每一块草原,甚至每一个矿山等等。

但是大家感受不大,因为去任何一个景区都得交门票,矿产资源更是想都别想。

其实,国企确实每年都在给财政上缴利润,这是规定,也是在实践之中。

当前,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范围的非金融央企,税后利润上缴比例从免缴到25%分为五档。

以中国电信为例,2021年上市公司主体归母净利润为259.52亿元,现金分红131.97亿元(含税),最终有16.7亿元利润通过集团公司上缴财政。

这些国企上缴的利润,在财政账本上体现为“非税收入”。

当然,非税收入还包括一些行政罚款等等,但是主要还是国企上缴的利润,其占比高达80%。

比如,2022年,非税收入37089亿元,比上年增长24.4%,极大地补充了财政资金。

国企踏踏实实干,把公司经营好,多上交一些利润,这对老百姓确实是好事。

因为大家都知道,养老金缺口很大,到底该怎么办?一个重要解决途径就是:国有资产来补充。

我们之前测算过,当下所有的国有净资产卖掉,刚好能填补养老金缺口。

问题是什么呢?

国企上缴的是“利润”,不是“收入”,很多国企都把自己搞亏损。

任何一个正常人都想不通,这么好的生意,又是垄断,你就是啥都不干,也不可能把公司干亏损啊。

如果国企搞亏损了,那么就没法上交利润了。

更重要的是,他们这样搞,国有净资产会一直下降,本来10万亿的净资产,一直胡乱搞,过几年就可能降低至8万亿。

更严重的是,国有净资产降低了,养老金缺口可就弥补不上了。

最后回过头来,这个幼儿园小孩,说的继承他们家的财产,其实是不准确。

净资产没法继承、利润也没法继承,能继承的只有“成本”。

国企的“成本”,就是某些人的获利来源,就是某些人的家产。

最后强调一句:国企的“成本”,也应该是大家共同所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