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创始人万叔。

这两天,一封联名信,又把万科推向了风口浪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用辩,你看这么多公章就知道,举报的这些基本都是真的。

但问题是,作为10多年的合作方,烟台百润置业,为什么要举报?

以下是正文。

01

举报信很长,万叔在这里就不一一讲了。

大致意思就是说,万科通过压缩利润,体外循环的方式,通过其他关联企业,把利益输送给以郁亮为首的几个家伙。

可能大家对这种模式不太理解啊,万叔给你拆解一下。

许多工程企业,你看着规模挺大,但是一看利润表,发现利润很低、高管什么的收入也很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第一反应是什么?

看到工程企业利润低,你的第一反应是啥?单选

A. 可怜,辛辛苦苦干这么多,没赚到什么钱。

B. 可惜,公司管理太差了,造成了大量的浪费。

C. 可气,这么多本单属于公司的利润,都被转移走了。

如果你的选择是A,那么万叔这边置顶帖,那些付费文章什么的多看一下。

因为这个答案,不仅显示了你认知比较粗浅,还显示你理解的方向是错误的。

我们从价值分配的角度来讲,万科这类的企业,为什么要把钱分出去。

02

万科在1988年的时候,为了活下去,搞股份制改革,那时候王石大手一挥,就把自己手里的40%股权放弃了。

就因为这个原因,包括王石自己在内,那一批打江山的兄弟们,都没享受到太多资产增值的红利。

你说工资高,工资才多少钱?

一年1,000万的退休金,你看着很多了,事实上连老婆想买辆200万的车,王石都舍不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冯仑潘石屹他们讲,王石确实是穷。

当然了,是相对于另外这几个家伙而言。比普通人还是有钱很多的。

但王石如果有万科哪怕1%的原始股,早就躺赢发财了。

微软,那个比尔盖茨的室友鲍尔默,刚开始股份也不多,就4%,结果这家伙拿了几十年一直不卖,现在也成为排名前几名的美国大富豪了。

但万科大股东,前些年一直是华润。

华润作为一个投资型的股东,甩手掌柜,不怎么干预他们具体的运营。

只要求万科分红。

所以这些年万科股价不怎么涨,但分红非常大方,也有这个原因。

在那些手里没有多少股权的管理层,就郁闷了。

你想,你辛辛苦苦干活,为公司创造利润,自己拿点工资和奖金,赚到的钱都以分红的形式归到股东手里去了。

你心里肯定不平衡。

怎么办呢?很明显办法有两个,第1个是把钱转移出去,把利润做低。

第2个,是多搞点股权回来。

03

万科的管理层是怎么做的?他们是两个方向齐头并进。

这次举报的,主要是把钱转移出去,把利润做低,把转移出去的钱由管理层吞掉。

具体的手段包括虚开发票,虚报增值税,抬高采购价格,设立资金公司,拉高企业资金成本等。

其实不止万科,几乎所有的房地产、施工类企业都是这么玩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为什么单独要举报万科呢?因为万科现在已经染红了,是国企。

国有企业这么搞,是要承担国有资产流失风险的。

但这也是有风险的事啊。

所以万科的管理层,最想搞的还是拿股票。

股票怎么拿呢?

大概2014年左右,万科搞了两个计划,你现在去网上还查得到,叫“金鹏计划”和“德赢计划”。

这两个合起来,占了万科7.8%的股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科还搞了一个百亿回购计划,但钱一直压在仓里,没有打出去。

所以如果全盘来看的话,先把利润藏起来,然后用另一部分利润发奖金。

用奖金买股票等买的差不多了,再把隐藏的利润拿出来百亿回购的计划用起来,股价猛涨,大家就爽歪歪。

还不用担心法律风险。

所以当年才会有姚振华,拼了命加杠杆,在二级市场买股票,也想要收购万科的控制权。

为啥?

人姚振华是个生意人,是个潮汕人,他用生意的逻辑去看万科,这么低的地价,这么完善的管理机制,这么低的利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怎么看怎么觉得里面有一块大肥肉。

这块大肥肉,就是管理层转移出去的那些利润。

所以你明白了吧,为什么当年姚振华买万科股份的时候,王石大喊野蛮人。

如果真让姚振华当董事长了,一清查,一规范,让他们把吃掉的吐出来,这帮家伙就真成打工仔了。

04

那这次,为什么万科又会遭到举报呢?

因为地产行业进入了下行周期,项目合作的利润大幅度减少。

而作为地方,大概率是搞关系拿土地打通相关的政策资源,具体盖房子还是要由万科来。

过去的黄金20年房价一直涨,所以你弄出去的那些钱,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了。

假如你是地方企业,你现在一看,辛辛苦苦搞了这么久,不仅没赚到钱,搞不好还要贴钱进去。

而万科方花天酒地,吃香的喝辣的,心里当然不平衡。

业务赚钱的时候,你拿大头我拿小头问题都不大,但潮水退去不赚钱的时候,各种撕逼的情况就来了。

大家一起出城剿匪,豪绅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果回来一算,百姓的钱花完了,还送到了豪绅的钱,这当然得撕逼了。

国际评级机构,心里看得门清,但不方便说具体的原因,不然撕破脸了。

所以默默地下调了万科的评级。

对于那些已经屹立百年的第三方的评价机构,你可以不相信他们的人品,但你一定要相信他们的专业。

当时还一帮网民在那怼机构,恰流量饭,说评级机构不公正,万叔看着直笑。

上次万科的海外债务爆雷的时候,万叔就预感,这次的成败就在深圳国资委。

国资委如果想保不计代价就能保住,如果按市场规律发展,大概率就会倒下。

什么地产优等生的说法,三分凭实力,七分靠运气。

剩下90分靠广告。

当然,这些东西,对我等普通人来说,都不重要。

老百姓对地产公司的期望基准线,已经降低到——我花了钱,你把房子安安全全地交给我就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还在房地产行业的朋友,不要再妄想回到过去吃香喝辣的时代了。

政府给钱,银行贷款续命,也只是让吊一口气,用时间换空间,活到可以靠市场继续周转的那一天,而不是让你重回ktv蹦迪。

不止万科,那些活下来的地产企业,战略都应该往这个方向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