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月2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济宁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建设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场)。介绍鱼台县“稻梦水韵 服务邻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建设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田 磊鱼台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乔志宇鱼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主任

随艳寒王鲁镇副镇长

张传伍王鲁镇孟楼村党支部书记

主持人

马 文市政府新闻办

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发布会现场实物展示

鱼台是“千年古县”,是儒家“孝贤文化”的特色文化区域。近年来,鱼台县持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以促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与基层治理有机结合为抓手,在文明实践综合体建设、赡养老人、实施“信用+积分制”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实现了由探索前行向深化拓展、由梯次推进向高质量发展,呈现出稳步向上、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

2023年以来,鱼台县充分发挥“孝贤故里”“滨湖水城”区域特色,把孝贤文化与文明实践资源有机结合,打造沿惠河“稻梦水韵 服务邻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展示带位于鱼台县王鲁镇境内,枣曹线以北、滨湖大道以南、西支河以西、惠河以东,辖10个行政村、25个自然村,面积25.62平方公里,人口18465人,覆盖10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展示带围绕惠河湿地生态文旅、鱼稼里龙虾主题广场、绿色稻米文化创意、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等特色产业发展,擦亮“稻梦水韵 鱼稼田园”全域旅游名片,打造出可推广、可复制的乡村振兴鱼台样板。

一、倡树文明新风 打造新时代宜乐乡村

“稻梦水韵 服务邻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以群众满意度、幸福感为目标,大力推进文明创建工作,不断丰富文明内涵,拓展文明外延,打造幸福宜乐村庄。

一是展示带内高标准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个、村级实践站10个,打造优秀志愿服务项目2个,培育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16个。开展文化进万家活动30余场次、送戏下乡63场、送电影下乡50余场,举办趣味运动会8场、农家书屋阅读活动213场。二是全方位提升服务群众水平。完成展示带内党群服务中心(邻里中心)迭代升级改造提升,把原来的低矮瓦房改造为功能齐全、宽敞明亮的村级党群服务中心,集便民超市、快递点、公共卫生间、卫生室、农资超市、幸福食堂、文化礼堂、办公室等于一体,为村民提供一站式服务,丰富实践站功能。组建344名成员的巷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三是积极探索“信用+积分制”治理模式。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庭院建设、志愿服务等与积分制管理深度融合,以“小积分”赋能“大治理”,激发广大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累计兑换积分1200分。展示带内村庄实现一星级美丽庭院全覆盖,三星级824户、四星级309户、五星级247户,创建率67.02%。闫庙村获评全省“美丽庭院”建设工作先进村集体。

二、突出文化内涵 谱写文旅融合新篇章

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文化赋能,加快农文旅深度融合,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特色展示带,走出了文明实践鱼台新路径。先后获得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10余项殊荣。

一是大力发展观光旅游。投资300万元,建设600余平方米的稻米博览馆,以弘扬稻改精神为主题,展现鱼台稻米产业发展历史和农耕文化。打造300亩稻田画主题公园,连年绘制文明实践、“学习强国”、乡村文化振兴等不同主题的稻田画,形成万名游客网红打卡地。推出惠河文旅观光廊道、稻米博览馆、稻田观光画、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特色采摘、万亩荷塘垂钓采摘为线路的农业观光、休闲采摘生态农旅线路,累计接待游客15万人。二是重点打造体验项目。依托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与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合作建立教育实验基地,开发蓝莓种植、鱼菜共生项目,发展乡村研学游。围绕万亩稻藕虾共作基地,嵌入荷花观光、莲蓬采摘等互动式体验设施。高标准举办鱼台龙虾节,壮大摸鱼节、垂钓节,通过持续放大节会效应,带动展示带内文旅产业发展。开发蒲草编织、麻绳编织、花饽饽等“非遗”传承工坊手工体验地,丰富游客农旅体验。三是鼓励发展庭院经济。发动群众利用闲置庭院、空闲场地开发特色手工作坊、特色民宿、农家乐特色餐饮、居家电商等项目,拓宽“体验式+沉浸”文旅融合模式,让游客有看头、有住头、有玩头、有买头、有想头。近年来,王鲁镇被评为济宁市乡村旅游重点镇;稻田画入选“好客山东 乡村好时节”年度优秀案例;孟楼村被认定为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和首批山东省景区化村庄。

三、深挖资源禀赋 实现乡村振兴新突破

鱼台县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抓手,以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为依托,聚焦群众需求、创新服务方式,精准发力,通过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推动特色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切实发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作用,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大助力。

一是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各类资源就汇聚到哪里。展示带大力发展绿色稻米种植,以闫庙、陈堂、王鲁等村为核心的“五统一”稻米种植面积达1.3万亩。依托“鱼稼里”龙虾主题产业园,辐射带动孟楼、史楼、张庙等村流转滨湖涝洼地1.5万余亩,推行稻(藕)虾共作模式,通过以虾促稻、以稻养虾,发展壮大循环农业,大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环境改善,提升土地生产效率,亩均收益达5000元以上。李魏村集中连片发展毛木耳种植大棚600余个,占地面积2000余亩,年利润达到3000万元。二是“生态农业示范园”文明实践基地释放大能量。创新“文明实践+现场教学”模式,围绕惠河湿地生态文旅、借力龙虾节,开展摸鱼、垂钓、采摘等特色农旅活动,带动蒲草编织、麻绳编织、花饽饽等产业发展,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和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活动的开展提供场所支持。结合群众需求,开展“菜单式”定制志愿服务,在展示带内举办蒲编、葫芦烙画等课堂。依据文明实践“品牌+服务”工作机制,探索创新“棚间学堂”品牌项目,加强与县人社局协作,为村民提供毛木耳种植技术培训,增加就业1000余人,实现了志愿服务提质增效、向深向实。三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建设山东手造(非遗)展示区,共有3个非遗项目、3位企业及相关传承人入驻,搭建了企业、传承人与市民的交流平台,有力推动文化建设和对外文化交流。目前,申报孟楼村、张庙村为济宁市乡村旅游重点村,陈堂村获评山东省第四批景区化村庄,荣获“山东省第八届全民阅读先进典型——书香之村”称号,孟楼村被评为好客山东·乡村好时节——好玩乡村优秀案例。

下步工作中,鱼台县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因地制宜设计特色鲜明、群众欢迎、方便参与的文明实践载体,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全域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起来、用起来、活起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为建设现代化鱼台凝聚精神力量。

现场答记者问环节

齐鲁晚报记者

刚才提到,鱼台所有村居都建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请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乔志宇

鱼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主任

鱼台县基础条件相对薄弱,因民俗风貌等原因,原有实践站大多为三间瓦房。2021年起,鱼台县按照新时代文明实践“五有”“五聚”“五为”要求,举全县之力,综合发力,将实践站整合提升为功能齐全、宽敞明亮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提升发展之路。

一是统筹谋划,整合资源齐发力。鱼台县组成专门调研组,围绕功能室配备、服务内容设置等方面问题,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电话随访等方式,充分整合群众意见建议,确定了建设包含多功能会议室、文体活动室、超市、快递点、公厕、卫生室等多项基本功能于一体的创建目标,同时结合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提升、乡村振兴“百区千村”片区建设、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等工作,整合美丽乡村、脱贫攻坚、产业扶持等各类资金、项目和资源,充分利用对上争取项目资金和下派驻村帮扶资金等,分三批(第一批83个、第二批77个、第三批74个)对全县23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提档升级。

二是扩增效能,大力提升硬件设施。按照“办公最小化,服务最大化”的工作思路,鱼台县创新打通村委大院围墙,压缩村“两委”干部办公用房,开放为公共服务空间,大大增加了服务设施、服务面积和服务功能,通过村干部办公“上二楼”,将场所最好的位置留给群众,作为经营性功能室公开租赁,用于开办便民超市等服务项目,在服务群众的同时盘活了村内资源,增加了集体收入,增强了造血功能。把原来的低矮瓦房改造为功能齐全、宽敞明亮,集便民超市、快递点、公共卫生间、卫生室、农资超市、幸福食堂、文化礼堂、办公室等于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既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又能为群众提供“茶余饭后”休闲好去处。

三是聚集人气,提升实践站运用价值。通过打开围墙、拆掉高墙大门,全面推行开放式建设,有效拉近了村两委干部和党员群众的距离,过去村委会是大院围墙、铁门铜锁,村民们“无事不登三宝殿”,而现在,从买东西、拿快递,到跳广场舞、打牌休闲,实践站都能提供服务。同时结合群众实际需要,依托实践站广泛开展“农民趣味运动会”“啤酒龙虾节”“划旱船”民俗展演、孝心养老金发放、“孝贤之星”评选等文明实践活动,形成了提升服务、凝聚民心、促进和谐、推动发展的良性循环,真正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成为集观影、阅读、演出、宣讲的人气阵地,实现基层服务理念和治理理念的根本性转变。

下一步,鱼台县将以文明实践综合体为例,针对群众个性化需要,用好文化礼堂、卫生室、积分超市等功能场所,培育理论宣讲、教育帮扶、技能培训等特色品牌项目,形成“一镇一特色、一村一品牌”的发展态势,探索切合基层实际、贴近群众需求的文明实践鱼台路径。

济宁晚报记者

请问在“稻梦水韵 服务邻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内,开展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活动有哪些?

随艳寒

王鲁镇副镇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鲁镇以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为契机,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统筹阵地资源、整合人员力量、融合平台载体,建设文明实践阵地,实现树品牌、有特色、亮点纷呈。

一是“志愿服务+”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以王鲁镇稻梦水韵志愿服务队为总队,39支村级志愿服务队为分队,多个社会组织协同运行。主要向群众提供养老、医疗救助、技能培训、就业创业、心理咨询辅导、环保生活教育等便民服务。各村实践站配套志愿服务站,提供便民服务,深受群众的喜爱。

二是美德信用“红红火火”,活动开展“有声有色”。王鲁镇着眼群众日常需求,大力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在陈堂村、孟楼村、闫庙村文明实践站,打造集孝贤食堂、超市、卫生室、理发店、快递点、书画室、妇女儿童家园、道德讲堂、农家书屋等多个功能室于一体的15分钟便民生活圈。依托各类阵地资源,抓住“一老一小”两个群体,开展“雏鹰课堂”“情暖夕阳”等志愿服务项目。

三是小积分大能量,信用积分“兑”出好村风。探索“信用+积分制”治理模式,村民通过参与志愿服务赢得积分,积分可换取物品、申请贷款、赢得荣誉,通过物质和精神奖励等成果共享,唤起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村民从治理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和“受益者”。

四是弘扬道德风尚,传递榜样力量。选树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县级诚信之星、济宁好人、四德人物、好媳妇、好婆婆、优秀志愿者、优秀巷长、孝老爱亲等先进典型200余人。同时,组建志愿服务宣讲团,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用,开展各类宣讲活动100余场次、受众达到4000余人次。

五是文明实践促服务让乡村旅游“动起来”。借助全域旅游的机遇,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本地群众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举办摸鱼比赛、垂钓比赛,吸引游客4万余人。巨幅稻田画吸引游客2万余人。挖掘湖渔文化、蒲草编制、麻绳编制、剪纸、花饽饽等非遗文化内涵,打造特色鲜明的民俗展品和手工艺品。同时,通过“网红”为本土企业直播带货,带动王鲁农产品触网销售。

济宁新闻网记者

“稻梦水韵 服务邻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的建设,对乡村发展有哪些助推作用?

张传伍

王鲁镇孟楼村党支部书记

“稻梦水韵 服务邻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的打造,将农文旅、志愿服务、非遗、信用积分、美丽庭院、道德模范、湖渔文化、研学体验等特色点位串珠成链,拓出文明实践新境界。

一是深度挖掘生态龙虾价值内涵,助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以“鱼稼里”龙虾主题产业园为核心,发展孟楼藕虾共作区。为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提升种植效益,村党支部牵头领办合作社性质的孟运农业科技公司,经营360亩稻虾种养区及120亩藕虾养殖区。鱼台渔湾渔业发展有限公司经营200亩藕虾养殖区。

二是打造惠河湿地文旅综合生态园。2024年,按照“一带引领、二区共建、五团联动”的建设思路,以惠河、京杭运河观光带为基础,打造集惠河湿地观光、孟楼湿地生态文旅、龙虾广场、稻米文化创意、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采摘为联动的文商旅融合示范区、现代休闲农业产业区,逐步打造人与自然和谐、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田园综合体。

三是发展壮大电商产业,让群众生活更富裕。孟楼村积极拓宽致富渠道,打造特色产业电商产业园。通过整合16个村专项资金、产业扶贫资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共400余万元,建成400余平方米电商产业园,配套仓储物流中心1400余平方米,销售额达到7500万元。

四是依托蒲苇资源,开展手工编织。孟楼村打造一处手编加工区,开展手工编织、农村电商等培训项目,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目前,展示带内已有100余户群众参与其中,按照每个产品获利约15~20元,在不耽误日常生产生活的情况下,每人每天可编织7~8个,蒲草编织每年能为家庭带来两三万元的经济收入,真正实现“变草为宝”助致富。

精彩呈现

【济宁头条】林红玉于永生检查夏季高考准备工作

《济宁看点》法律顾问:山东舜翔(济宁)律师事务所

法律问题请拨:13371211587(杜飞律师)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所发表内容、图片、文字、字体等版权信息注明来源的,版权归原出处所有,无法查证版权的或未注明出处的均来源于网络搜集。如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其中的内容与图文等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请在发现之日及时与本平台(联系方式QQ:1067959582)联系,我们将在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