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占东北可以说是解放全国的关键,进入东北初期局面非常混乱,黄克诚及时提出了许多正确的建议,为改善局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抗战胜利后不久,他便建议中央调10万精兵进入东北“以热、察、东北为全国第一战略根据地”,并得到了采纳。黄克诚不仅极具战略眼光,而且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甚至为了达成目标不惜抵触上级的命令。

在黄克诚攻占通辽以后,中央曾电令要他将通辽移交给苏军和国军。但黄克诚坚决不给,私下发火对下属说:“难道要我们去蒙古吃沙子?”

他给中央的复电也非常坚决:“我们为生存决在此地拼死一战,即使苏军来亦坚决抵抗,全部战死在所不顾……”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克诚

新四军3师挺进东北

抗战胜利后,老蒋火速将在西南和西北的军队调往各地抢占地盘。同时还命令八路军、新四军在原地不许动,并命令日军不许向八路军、新四军投降。

辛亥革命之后的数十年里,中国大地上战火不断,人们一直渴望和平的生存环境,但老蒋却在积极筹备内战。

作为前线将领,黄克诚很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他认为内战不可避免,但当时的抗日根据地非常分散,如果不能收缩集中,建立一片大的根据地,将来真的打起来就很难坚持长期、大规模的战争。

中国如此之大,把部队集中到哪里才合适呢?黄克诚在与时任新四军3师参谋长洪学智交流时认为,东北是一块绝佳的根据地。这里有几千万人口,粮食丰富。既有工业基础,又靠近苏联。

尽管当时中央已经派了一部分部队开往东北接收,但重点战略方向尚未确定,前线部队一度进至南京附近,想接收大城市。出于责任心,黄克诚把自己的想法写成了一份详细的方案,发给中央。他提出应以东北为战略重点,派大部队进入东北,而且步子要快,这样才能确保控制整个东北。

黄克诚的意见与刘少奇不谋而合,他也认为应该把战略重点放在东北,并提出了“向北推进,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建议从山东、华中抽调10至15万人北上,迅速接管东北。

正在重庆参加谈判的毛主席收到电文后复电“完全同意”。几天后中央便电令黄克诚率新四军3师开赴东北。为了进军东北,黄克诚做了充足的准备:

一是派先遣队开赴东北。了解当地情况,尽量多地筹集粮食、被服、武器等物资。

二是整编部队。把地方部队充实到正规军中,增强部队力量。整编后新四军3师下辖4个旅,总共3.5万余人。

三是赶制棉衣棉被。当时一些干部还不以为然,因为9月苏北的天气还有些闷热。但后来部队开到辽西就遇到一场大雪,气温骤降,足以证明黄克诚的预见性。

抗战胜利

当时有消息称,东北遍地都是武器,出关部队不必带武器。黄克诚对此表现出少有的冷静,俗话说“家中有粮心中不慌”,没有武器还叫部队吗?再说路上遇到敌军怎么办?黄克诚下令必须带足武器弹药。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他们赶到东北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已经搞不到武器了,若是不带武器就出发,将会陷入极大的被动。

除了八路军主力在向东北移动外,华中局也准备向北移动。但这样一来,国军很有可能趁兵力空虚进入山东,造成损失。而在山东工作的陈毅提出,希望3师在山东停留一段时间,待调其他部队来接防后再北进,以防国军前来破坏。

陈毅是黄克诚的领导,而且所提要求也非常合理,于公于私黄克诚都应该给陈毅面子。但他坚持以大局为重,向华中局和中央提出建议,认为3师应以进军东北为主,不宜在山东停留。

不久,中央便复电,3师道山东后应兼程北进,不能在山东担负战斗任务。不久部队抵达临沂,陈毅还特地与黄克诚会面,称赞他“有远见,完全符合中央的战略意图”。

部队只在休整了3天便再次出发,沿途不时遇到一些土匪和顽固武装封锁交通线,企图等待国军来接收。黄克诚下令部队不予理睬,绕过去。有干部想不通,黄克诚解释道:“要收拾他们很容易,但会耽误时间影响大局,这点肉还是留给地方部队吃吧。”

最终,3师经过50多天的坚信跋涉,跨越5省徒步1500多公里,赶到锦西江家屯一带,胜利完成进军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议避免与国军决战

在八路军和新四军向东北进军时,国军也在借助美军的军舰和飞机向东北运兵。新四军3师刚到锦西不久,国军13军、52军便凭借优势兵力攻占了山海关,并向锦州方向推进。

此时政治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国民政府早已经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并不断发动外交攻势。要求苏军为国军接收东北提供便利,并要求东北人民自治军退出铁路线附近地区。

此时重庆谈判正在进行,如果在战场上示弱,在谈判桌上就很难取得进展。

为此中央调整了策略,由“独占东北”改为“让开大路,占领两厢”,以中小城市和农村为工作重点。同时要求3师坚决打击向北推进的国军,以迟滞其行动。而林总也决定以新四军3师为主力,在锦西高桥以西打一次大规模歼灭战。

然而,当时3师面临着很大的困难。经过1000多公里的跋涉,部队疲惫不堪,中途因伤病减员了4000多人。由于出发匆忙,他们所带物资不足,尤其是先遣队穿的都是单衣,无法御寒。沿途匪患众多,老百姓看到部队来就跑,有时候连粮食都买不到。所带的药品也已经用完。

黄克诚在给中央的报告中总结为“七无”:无党(组织)、无群众(支持)、无政权、无补食、无经费、无医药、无衣服鞋袜。

黄克诚一直在思考,这么多部队进入东北,后勤怎么保障?伤员怎么安置?在哪落脚?他认为目前国军气势正盛,不应该与其决战,而应该先休整,让士兵们补充体力。应先去打土匪,开辟根据地,站稳脚跟,等到次年春天才作战为好。

黄克诚与林总交流了自己的想法,并致电延安汇报。中央对此非常重视,复电大致同意了黄克诚的意见。大部队刚刚进入东北,局面非常混乱,一着不慎便有可能牵动全身。黄克诚是当时最早提出避免决战,建立根据地的高级将领之一。

之后东北方面也统一了意见。下令各部立即在驻地周围清剿土匪,同时开展群众工作,筹集粮食,补充被服武器弹药等。另外,还合理安排战士进行训练和休息,以便迎接新的战斗。

这时胡继成率领的先遣队也搞回来10多个火车皮的物资,包括枪支弹药、棉衣棉被等,总算解决了部队的燃眉之急。

为了便于东北的统一领导,中央把东北划分为东满、西满、南满、北满四大区。其中西满分局由李富春任书记,吕正操任司令员。不久后吕正操调离,改由黄克诚担任司令员。

西满指的是山海关、锦州一线到沈阳、长春、哈尔滨以西的这区,也就是中长路以西,这里地广人稀,地势相对平坦,多为草原、沙漠和丘陵,适合大兵团机动作战,具有极高的战略意义。

东北我军剧照

谁来打谁

1946年初,黄克诚率部进至西满重镇通辽附近。这里虽然只是个小县城,但也是物流中心,东西南三面都通火车。城内不仅储备了大量粮食,还有些小型的鞋厂、被服厂,也有足够房屋供部队居住。

黄克诚派人侦察敌情后,迅速将县城包围。晚上部队发动突袭,没费多大力气便全歼了1400多名敌军,缴获了一批武器。最主要的是,城内的粮食竟然够3师3万多人吃一年。可见当年的东北还是相当富裕,即便是相对贫瘠的地方,仍储备着如此多的粮食。

黄克诚非常高兴,与几名师领导商量之后,决定把通辽当做西满的后方基地来经营,并打算以此为中心快速向北向南发展。

部队终于安顿下来,第一步要先解决吃穿住的问题。黄克诚立即指示各单位,通过收缴、购买、制作等方式,务必给每人配齐皮毛、棉鞋和厚棉衣。

当时正值春节,黄克诚还要求给战士们改善生活,尽量多搞些羊肉来增加热量、补充营养。这个春节,3师的战士们不仅吃到羊肉,还吃上了热腾腾的饺子。这在战争年代是很难想象的。吃饱穿暖的战士们,情绪更加高涨。

之后,3师又扫清了附近数股土匪,相继解放了三四个县。一切都在向好发展,但政治形势又发生了很大转变。

东北国军(剧照)

在美国调解下,1946年1月国共签订了停战协定。在停战期间,国军并没有停止抢占地盘的举动,通过苏联来迫使东北民主联军让出地盘。

苏军凡事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对东北国共双方的态度非常反复

第一阶段,虽然答应将东北移交给国军,但进行了很多限制,而对八路军的行为则采取默许和同情态度。当时连军火库都让八路军看管,这也是“东北遍地都是武器”说法的由来。

第二阶段,开始在行动上支持国军接收。主要是国民政府软硬兼施,在接收不顺后将东北行营撤出,在国际上制造了很大舆论,使苏联承担干涉内政的指责。另一方面又与苏联高层谈判,承诺了很多利益。

而苏联担心国共双方在东北爆发大规模战争,很可能会把美军引进来,甚至引起美苏的直接冲突。所以苏军开始阻止八路军接收,甚至威胁在必要时不惜动用武力。

正是在此背景下,国军直逼通辽等地,苏军军官准备带着国军来接收通辽。而中央为避免在政治上陷入被动,也电令黄克诚交出通辽。

好不容易安顿下来,打算把通辽当成根据地核心来建设,黄克诚自然不愿意拱手相让。他立即复电向东北局和中央反映,阐明自己意见。

通辽是从土匪手上夺回来的,名正言顺。另有3000多伤病员安置在此,工厂物资也都存放在此,短时间难以转移。而且通辽西面根本没什么村落,都是蒙古人和沙漠,不适合大兵团生存。

黄克诚的电报中的语气非常坚决:“我们为生存决在此地拼死一战,即使苏军来亦坚决抵抗,全部战死在所不顾,我们将主力集中通辽拼命。”

据时任参谋处长沈启贤回忆,黄克诚把电报给他看时一脸怒气地说:“真是岂有此理!要我们撤到哪里去,难道让我们到蒙古吃沙子?”

黄克诚非常明确而且坚决,总结起来就是4个字“谁来就打谁”,不管你是苏军还是国军。不等中央复电,黄克诚又以个人名义再次致电东北局和毛主席,进一步阐述了通辽的重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军在东北

尾声:

毛主席对黄克诚的想法非常理解,但为了顾及刚刚签订的停战协议以及与苏联的关系,又不得不办理。于是采取了一个非常高明的办法

一边电令黄克诚,如果国军只是军官过来而不带兵,则要好好招待,允许接收并向他们提出合作条件,不要直接赶走以免引起外交纠纷。如果国军带兵过来攻打,则应坚决还击。

同时,东北局又把黄克诚的电报交给苏军看,请他们慎重研究。

这一招高明之处在于,既给了苏联面子,也遵守停战协定。只是个别前线将领有情绪,俗话说“将在外有所不受”,要调解肯定需要时间。

对于苏军来说,他们并不想卷入国共之间的战争,看到黄克诚态度如此坚决,也有了向国民党推脱的理由。而对于国民党来说,如果只是文官接收通辽而没有控制权,接收了也没有任何意义。

最后苏军负责人只能表态:“那就算了,我们不去了。”

在黄克诚的坚持之下,通辽被保住了,日后还发展成西满部队重要的后方基地。但在事后来看,这更像是黄克诚与中央联手唱双簧,黄克诚以拼死抵抗作为威胁,坚决拒绝中央的命令,让苏军知难而退。

正是有这个基地支撑,很快新四军3师便在山东第1师的配合下,取得秀水河子战斗胜利。此战歼灭国军266团全部、265团1营、师属山炮连及汽车连。毙伤敌700余人,俘敌副团长以下900多人。

这是八路军和新四军进入东北之后的首次歼灭战,极大地打击了敌人嚣张的气焰,也鼓舞了我军的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