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样的民事纠纷如何调解?3月28日,三河市西市区第一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功化解一桩因欠债引发的矛盾纠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日上午,在三河做家装工程的刘先生兴致勃勃的来到位于京贸物联市场的三河市西市区第一人民调委会,调委会调解员张晓飞和刘晓艺第二次接待了这起欠债纠纷的刘先生,与上次调解不同,这次刘先生被告之被告方有明确的还款意愿。但说起这桩纠纷,刘先生大吐苦水:

原来年前,刘先生承包了一个熟人的室内装修的活儿,可活儿干到一半多,被告方单方终止协议,结果自己不仅先期垫资的钱打了水漂,而且被告方拒不支付工程款。上诉至三河法院后,三河法院委托给西市区第一人民调委会进行诉前调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纠纷的来龙去脉是否如刘先生所说呢?之后赶来调委会的被告方张女士却是另一种说法。

据张女士陈述:2023自己在三河市区买了一套新房,并委托熟人刘先生装修。一家人等着乔迁新居之际,发现刘先生并没有按照协议保证工程质量,并给自己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和精神伤害,自己才中途终止了协议,并且拒付工程款。

接手这起诉前调解纠纷后,两名调解员倾听了双方意见,了解了事实情况,提出了双方各退一步的折中方案,取得了双方认可。在第一次调解中,就在调解协议上签了字,明确了还款金额和时间。

今天是第二次调解,也是约定还款的日子。

调解室内,原、被告双方在调解员的指导下,走完了法律规定的诉前调解终结流程和事项。只听“叮咚”一声,原告方刘先生手机微信提醒响起,被告方张女士按调解协议约定归还的5000元欠款准时到帐。双方均对调解结果表示接受和满意,并对西市区第一调委会调解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态度给予赞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了解,相较于法院诉讼,诉前调解流程更简单,终结更快,成本更低,效果更好。往往调解员一个善解人意的沟通电话,就可能解决一个老大难的民事纠纷。调解过程中,调解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之以法,使纠纷当事人双方握手合解,不伤情面。将矛盾纠纷对社会的危害后遗症降至为零,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

目前,三河市西市区第一人民调解委员会只有两名专职调解员,但接手的诉前调解纠纷案件每月就有40多起,调解员依据法院的程序规定,将逐一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