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0月,志愿军一个团用它一举歼灭了被美国称为“开国元勋师”的美骑兵第1师。

1952年11月,志愿军两个团用它歼敌几百人,美军光是拉尸体就动用了15辆卡车。

美军称呼它是“志愿军的原子炮”,志愿军称呼它为“炮兵之王”,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喀秋莎”火箭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喀秋莎”火箭炮的威力到底有多猛?志愿军用它在朝鲜战场上又创造了哪些军事成就呢?

战场“大杀器”

1950年10月19日,中国志愿军战士们在彭老总的带领下赶赴朝鲜,同朝鲜人民军一道抵御美帝国主义的侵略。

入朝的志愿军装备有多落后?没有空军,没有海军,重机枪更是少得可怜,而且,在朝鲜的寒冬,枪支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故障,这让本就装备稀缺的志愿军更加雪上加霜。

反观“联合国军”,各种类型的作战飞机、各式各样的坦克应有尽有,说是“武装到牙齿”一点也不过分。

可面临如此巨大的差异,志愿军还是凭借着顽强的意志把“联合国军”压在了地上,硬是打赢了前三次战役。

而到了第四次战役,才是“联合国军”真正噩梦的开始,因为志愿军得到了一个大杀器——“喀秋莎”火箭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喀秋莎”火箭炮是前苏联于1939年研制而出,是一种多身管的自行火箭发射器,曾在1942年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大放异彩,德军就曾这样评价道:

“不怕苏军坦克,不怕苏军火炮,就怕苏军的喀秋莎。”

抗美援朝时,“喀秋莎”火箭炮在第四次战役中登场,配备者为志愿军第21师第203团。

1951年9月1日,志愿军与美军展开了激烈的反击战,当时的美国大兵还不知道,等到夜幕降临,他们将会面临怎样“恐怖”的场景。

晚上,第21师第203团借着夜色潜入了阵地,24门“喀秋莎”火箭炮蓄势待发,指战员一声令下,24门火箭炮齐发,狠狠砸向了美军阵地。霎那间,美军阵地犹如一片火海,爆炸声、惨叫声一片。

随后,第235团的战士们向美军阵地中的两个营发起了冲锋,美军毫无还手之力,我军成功将阵地夺回。

这场仗之后,侥幸撤出来的美国兵既震惊又害怕,表示“志愿军使用了原子炮”。

后来,志愿军第15军政治部文工团分队长沈少华在回忆这段经历时感慨道:

“那个阵地上大概只有两个士兵活着,都昏过去了,它这个震动很大,把人震昏过去了……俘虏他以后,他抗议说,你们放了原子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志愿军使用“喀秋莎”火箭炮来了一个“开门红”,随着使用的增多,志愿军战士愈发熟练,火箭炮的威力也得以完整地释放出来。

“喀秋莎”火箭炮的第二次出场是在1951年10月,志愿军第47军跟炮兵第21师第202团打了一个绝妙的配合。

志愿军的对手是美国王牌军中的王牌“美骑兵第1师”,第47军在对美军阵地发动一波攻势后,随即吹响了冲锋号。

号角引起了美军的注意,他们还以为志愿军想要发起冲锋,于是便一窝蜂地从阵地冲出,试图发动反击。

美军不知道的是,这正是志愿军的圈套,严阵以待的第202团已经将“喀秋莎”火箭炮的炮口对准了这伙美军。

一阵狂轰滥炸后,800余名美军被消灭,美骑兵第1师的“神话”也就此破灭。

上甘岭战役与“喀秋莎”

要问抗美援朝中哪场仗最激烈、最残酷,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是上甘岭战役。

这场仗,双方合计投入10万兵力,在仅有不到4平方公里的小范围内展开了43天的激战,这场仗,同样出现了“喀秋莎”火箭炮的身影,而且还帮助给志愿军帮了大忙。

1952年10月14日,597.9和537.7两个高地遭遇了美军的大规模攻势。

美军为了拿下这两个高地,不惜动用300门大炮、120辆坦克和40架飞机,每一秒钟落到高地上的炮弹就有6发,一个白天就发射了超过30万发炮弹。

这还没完,在猛烈的炮火攻击过后,美军的7个营又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兵分多路向高地发起了冲击,上甘岭战役在一片炮火和硝烟中开始了。

残酷的战斗让双方都面临了极大的损失,为了战役的胜利,志愿军再次把“喀秋莎”火箭炮搬上了战场。

10月19日下午,第209团将24门“喀秋莎”火箭炮运往阵地待命,这一次,志愿军再次用计谋诱导美军中了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天下午的4点半钟,秦基伟的第15军率先向597.9高地发起了攻势,上百门火炮齐发,第一波炮火宣泄后,第15军进行了火力延伸,躲在堡垒里的美军见状选择正面迎击我军步兵的冲锋。

但是,美军上套了,他们面临的不是第15军的步兵,而是第209团的“喀秋莎”火箭炮。

美军这时候才反应过来,原来,第15军的火力延伸是假,“喀秋莎”火箭炮才是真。“喀秋莎”火箭炮的炮火几乎要把天空点燃,那红色的火焰足以媲美云中的朝霞。

前后两波炮弹攻势仅使用了短短10多分钟,第209团共向美韩军阵地宣泄768发炮弹,敌阵地绝大多数的防御工事都被摧毁殆尽。

从白天到黑夜,枪声、炮声就没停过,到了半夜,我军基本恢复了两个高地的表面阵地。

第209团在上甘岭战役中参与了几十次战斗,“喀秋莎”火箭炮也在此战中大放异彩。

我军拿下上甘岭战役的胜利后,毛主席主席评价说:

“今年秋季作战,我们取得如此胜利,除由于官兵勇敢、工事坚固、指挥得当、供应不缺外,炮火的猛烈的射击的准确实为致胜的要素。”

美国媒体战后统计,在整个上甘岭战役中,炮火与美韩军的杀伤占比达到了7成,而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喀秋莎”的功劳。

因此,“喀秋莎”火箭炮也被志愿军战士们冠以“火炮之王”的称号。

1953年7月,历时3年的朝鲜战争终于宣告结束,志愿军战士们在战后又主动承担起了帮助朝鲜战后恢复的工作,一直到1958年才全部回国。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纪念“喀秋莎”火箭炮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贡献和成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还珍藏着一台曾经历过上甘岭战役的“喀秋莎”火箭炮。

“喀秋莎”的意义

“喀秋莎”火箭炮的发展历程如何?它在志愿军手中又有着怎样的意义呢?

其实,火箭炮算是一种比较早的武器,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就有登场,只不过,最初的火箭炮只能做到单发,后来经过改良才造就了多管火箭炮。

在火箭炮研制方面,上个世纪早期的德国是领先的,他们在1936年就研制出了6管火箭炮。

而苏联也不甘示弱,在1939年8月研制出了BM-13火箭炮,其拥有16条发射导轨,且每个导轨上面都能安装一枚炮弹。

苏德战争打响后不久,苏联军队就把BM-13火箭炮投入了战场,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也让苏联人见识到了火箭炮的用处,在后来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这种火箭炮也成为了苏军取胜的关键。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火箭炮在当时颇受苏联军人的喜爱,因为炮架上面印有一个“K”,再结合苏联当时大火的歌曲《喀秋莎》,歌中美丽的姑娘喀秋莎让人难以忘怀,苏联军人索性就用“喀秋莎”来称呼这种火箭炮。

“喀秋莎”火箭炮也并非没有弱点,比如说最初的时候装填弹药的效率太慢,士兵需要一枚一枚进行装填,而且还要务必小心。

而且,早期的“喀秋莎”火箭炮防御力较差,缺少装甲防护,一旦被敌人的炮火命中,那等待它的很可能就是“死亡”。

再一个,“喀秋莎”火箭炮在发射炮弹时,火光十分显眼,这就造成了极易暴露位置的后果。

可以说,“喀秋莎”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火箭炮,相比之下,还是优点更多。

比如说,火箭炮的技术含量不算高,对材料的要求也很低,制造起来很容易,这是一种武器能大范围推广的先决条件。

另外,“喀秋莎”火箭炮威力大,破坏力和杀伤力可以用“惊人”来形容,能对敌人形成火力压制。

最后,“喀秋莎”作战性能出色,且简单易上手,一个经过简单培训的士兵就能轻松掌握。

“喀秋莎”火箭炮的操作虽然有风险,但有意思的是,志愿军战士们却都在争先恐后担任操作员,这也从侧面表明了志愿军战士不畏牺牲的精神。

作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的恩格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枪是不会自己射出的,需要的是勇敢的心和强有力的手去使用它们,赢得战斗胜利的是人而不是枪。”

我军能在抗美援朝中将敌人“斩于马下”,依靠的不单单是“喀秋莎”猛烈的炮火,更多的还是志愿军战士们英勇的气魄和机智的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