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蓝字“读道乡村”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座秦岭山,半部中国史。 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近年来,秦岭地区将生态保护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科学规划、精准实施,逐步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相得益彰的新路径,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图景在秦岭地区徐徐展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分享|秦岭两山理论的留坝模式与实践

视频来源留坝县官网

而在秦岭二十六县中,为何唯独留坝成功出圈了?我想,这大概是缘于留坝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人文魅力。留坝虽 地处秦岭深处,但其通过深挖乡村文旅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民宿、药菌等产业,倡导农文体旅深度融合,把整个县域打造成了现代生活美学的实验场,成为了秦岭二十六县中亮眼的存在。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带着好奇,千里寻迹,走进了这处避世角落。

一、留坝·最秦岭

有人说,要读懂秦岭,首先要读懂留坝。留坝的美,四时之景不同,风情各异,留坝县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春踏青、夏避暑、秋观叶、冬赏雪的旅游胜地。

留坝之春

阳春三月,位于陕西南部、秦岭南麓的留坝县,漫山遍野草木葱茏,山涧流水澄澈清凉,烂漫山花悄然绽放,星散村落古色古香……秦岭春光如同一幅多彩而静谧的油画,吸引众多游人沉醉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留坝之夏

超高的海拔和茂密的植被调和出了一份山野的清凉与幽静,这个只有22度的原生态山城,逐渐成了游客钟情的避暑胜地。留坝的夏天山有多绿,水就有多清。乳白色的云雾在群山间慢慢飘荡,青山若隐若现。每到夏季,雨量充沛,天清气爽,草木葱茂。山顶云雾缭绕,山下溪水淙淙,犹如人间仙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留坝之秋

有“秦岭十大震撼秋景之首”之称的留坝最是不容小觑。留坝的秋色最令人陶醉,这里的树木满山遍野,层林尽染。鲜红的枫叶、金黄的银杏叶、棕黄的红豆杉在太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五颜六色的树木,竹篱,农田,家畜,组成了一副治愈系国风油画。秋季,到"最美乡村公路"的秦岭风景大道自驾,登上紫柏山领略壮观的自然风光,再步入留坝老街、张良庙、情人谷,感受留坝的历史和人文,岂不美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留坝之冬

一到冬天,尤其大雪过后 ,漫山遍野的“梨花”就开满了整个留坝。在海拔2600米的紫柏山之 巅,一条亦真亦幻的云中雪道绵延十几里,在这个鲜有人踏足的野雪地,你可以尽情 撒欢儿打滚。 要是不想爬山,可以 坐上缆车上俯瞰整片雾凇雪原,领略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浩瀚之气。

良好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态资源。近年来,留坝县坚持“生态立县、药菌兴县、旅游强县”战略和旅游“一业突破”发展道路不动摇,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深入挖掘生态资源优势,探索“两山”资源转化途径,走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创新路径。先后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首批“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陕西省生态建设强县等殊荣,为陕南山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绿色发展做出了示范。

站在新起点,抢抓机遇。留坝县深入践行“两山”理论,立足生态资源禀赋,率先探索成立县、镇两级“两山资源公司”,将碎片化的生态资源进行规模化收储、专业化整合、市场化运作,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产品,走出了“两山”转化的留坝之路,实现了县域经济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绿色崛起。

二、生态·新质生产力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留坝一直面临“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不可兼得的困扰。作为秦岭腹地的山区县,留坝也曾走过“砍木头、卖石头”的老路,但“靠山吃山”的老方法并没有让当地老乡过上好日子,脱贫攻坚初期,留坝全县有近一半的村被认定为贫困村。

留坝县党委痛定思痛,在面临要经济还是要生态的选择关头,坚守“生态立县”战略,以非凡的胆识和勇气,关停上百家工矿企业,放弃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等重大资源型项目,实现了“零工业、零排放”,此后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留坝县率先在全省探索成立县、镇“两山资源公司”,盘清生态家底,创新“两山”模式,强化金融服务和人才支撑,有效拓宽全县生态资源价值实现和转化路径,全力推动生态立县向生态富民、生态强县迈进,用实际行动和发展成效回答好“绿色之问”。

近年来,留坝县主动顺应游客消费心理和市场需求新变化,实施“四个一百”工程,新发展民宿172家、改造提升农家乐122家、培育民宿管家140人、带动创业1095人,发放创业担保贷等1.04亿元,培训“土专家”“田秀才”800余人次,培育乡土人才2100余人,销售当地群众土特产品8000余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增长1100余万元,村民也得到了分红收益。

分享|秦岭两山理论的留坝模式与实践

视频来源公众号“生态环境部”

此外, 留坝县 出台支持返乡创业推动乡村振兴若干措施、稳就业扩就业等十七条措施,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引导民宿周边群众从事管家服务、运营管理、农特产品销售、餐饮服务等工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提供了新选择。 目前,已带动就业创业1700余人,户均增收1600元,村民真正享受到民宿经济带来的红利。

三、模式·生态转换力

近年来,留坝把“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建设“金山银山”的现实生产力,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实现了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绿色崛起,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留坝道路。

模式一:美丽山水带火乡村旅游

在留坝县火烧店镇,一条平坦的水泥路从村子横穿而过,路旁整齐排列着几十幢样式统一的两层楼房,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幽静、舒适。仰仗优越的生态环境,这里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饭。搞农家乐、建民宿、办采摘园……这里乡村变成了景区,火烧店镇也因此“升级”为留坝县有名的旅游名镇,带动了当地的乡村旅游和民宿经济的大踏步发展。

火烧店镇的升级得益于留坝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自然生态优势、乡村旅游经济,大力发展乡村度假、研学、运动、养老等旅游项目,带火了当地的乡村旅游,实现了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绿色崛起。该县以农旅融合的方式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全力打造出了集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娱乐体验为一体的“生态休闲之旅”,突破旅游资源单一性的局限,通过生态旅游业的带动,不断改善乡村公共服务环境,提升村容村貌,增加了村民经济收入,进而成就乡村旅游发展“新业态”,让不少乡村农民成了收入可观的“农”老板。

模式二:绿色生态激发产业活力

地处秦岭南麓的留坝县自然资源丰富,悬殊的地势高差形成了留坝独特的立体蜜源景观——蜜源植物由山脚到山顶逐渐开花,全年花期不断,为蜜蜂的生存、繁衍提供了理想场所。为此,留坝县依托优质的自然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带领当地群众发展土蜂产业,打出来“棒棒桶、中华蜂、百花蜜”的留坝蜂蜜品牌,申请了“留坝蜂蜜”地理标志“金字招牌”,让留坝蜂蜜走出深山,面向全国。

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百业强。近年来,该县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向生态要效益,把“靠山吃山”变为“养山富山”,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生态农业,逐渐发展形成了以生态蜂蜜、生态土鸡、生态土猪、生态香菇为代表的短线产业,以林下中药材种植、板栗林、橡子林为代表的中线产业,和以全域旅游为代表的长线产业,构成了“四养一林一旅游”的绿色产业发展新格局,突出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全力唤醒丰富的沉睡资源,带动当地上千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增收。

模式三:筑巢引“凤”助推乡村发展

巧用乡情引“雁归”,培育致富“领头雁”。留坝县创新性开辟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百姓受益的返乡创业模式,推动更多人才、技术、资本等资源要素向农村汇聚,催生了一批有资金积累、技术专长、从业经验、营销渠道、创业意愿、故土情节的“城归”大军加入到了乡村振兴事业中。通过举办“紫柏工匠”评选表彰等活动,切实增强本土人才的荣誉感,建立健全激励本土人才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营造“事业留人”的良好氛围。

同时,注重柔性引才,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成立“留坝智库”。深入实施县域外人才回流计划,打好“乡情乡愁牌”,念好“招才引智经”,出台了6大类50余条支持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加大对返乡创业县域外留坝籍人才在资金、政策上的扶持力度,鼓励县域外优秀人才回乡创业帮扶,彻底解决了返乡人员融资、用地、服务、人才、风险应对等难题,为返乡创业构建有力的软硬件支持环境,吸引了上千名外出务工人员在家乡达成了就业意向并签订合同。

模式四:做大做强“土特产”文章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眼促进农民增收,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培养用好乡村人才。零工业的山区县留坝,找准了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转换媒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做大做强“土特产”文章,大有可为。

以两山资源公司为平台,留坝县采取“两山资源公司+村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创新开展“购米包地·唤醒沉睡土地”和“共享农场”活动,引领党员干部、社会各界568人参与,既整治了土地非粮化问题,又促进了生产方式转变,种植的有机大米售价每公斤16元,农户种植收益达到每亩2100元。全县共认购生态水稻620亩、林下西洋参410亩、土蜂蜜300桶、椴木香菇800架,带动10个村集体经济增收41.6万元,参与群众户均增收1800元。

模式五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为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围绕秦岭文化、“张良”文化、栈道文化等历史人文资源优势和独特的生态优势,留坝县村民、集体、企业、政府合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留坝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开办非遗工坊、挖掘各类民间技艺人才、开展手工培训、举办非遗文艺汇演、讲述非遗文化故事、对留坝厅老街进行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同时,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品牌企业,带动原住民参与老街文化旅游、住宿餐饮等产业发展,创新打造“政府+运营企业+专业合作社+商户”抱团发展模式,借鉴外地管理先进经验,实现运营规范化、管理制度化、服务精细化。

四、路径·永续发展力

在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的进程中,留坝县的生动实践为陕南山区乡村振兴和绿色转型发展提供了有益探索,积累丰富经验,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和参考价值。

政府主导多元参与是根本保障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发挥提供良好政策环境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作用,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科技等手段,不断激发企业等社会主体活力,形成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一是要规划先行。立足资源禀赋,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二是要创新发展。以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勇于变革的工作态度真抓实干。三是要强化联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推动绿色转型、助力乡村振兴。

摸清生态家底促整合是坚实基础

坚持把用好生态资源作为重要支撑,摸清生态家底,并对生态资源资产进行整合与市场化运营,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提供坚实基础。一是要坚持市场导向。通过“两山”公司等平台全面摸清生态资源资产的家底,进行资源资产统一确权登记,将分散零碎的生态资源资产进行专业化整合打包,开展市场化运作。二是要坚持科技赋能。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通过生态资源资产大数据平台,大力开展生态产品的云招商、云交易,有效提升生态资源的经济效益。

绿色产业促发展是有效路径

立足实际,科学制定绿色产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特色化、差异化的绿色产业,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一是要立足自然优势。对于经济基础薄弱、无传统优势产业但生态资源丰厚的陕南山区,应该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二是要锚定绿色转型。陕南山区应该从各地实际出发,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吸引产业的“磁场”,立足当地突出特色,积极寻找突破口,避免同质化发展。

“双招双引”注活力是重要支撑

紧紧围绕“招大引强”“招才引智”两个重点,引入大量优秀企业与人才入驻当地,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注入活力,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重要支撑。一是要坚持精准招商引资。坚持将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抓实抓细,抽调精兵强将,全力推进招商引资落地落实,有效推动政企常态化良性互动,确保项目招得来、引得进、能落地。二是强化人才内培外引。开办技能培训学校,大力培养本地创意人才、民宿管理运营人才;加大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合作力度,打造创新高地;启动“新村民”计划,探索“吸引城里人下乡,让原住村民受益”的新路子。

“两山公司”是托底保障

留坝县先后挂牌成立了县镇两级“两山资源公司”,搭建统一开放的生态资源运营平台,重点围绕“生态立县、药菌兴县、旅游强县”产业发展布局,将碎片化的生态资源进行规模化收储,经过整合提升、项目化包装后推向市场,引入社会资本和专业运营管理团队,进行高质量开发和高品质运营,实现生态资源向资产资本、生态产品变生态商品的路径跃升。

“两山资源公司”的成立,让项目融资渠道更加通畅。留坝采取政府搭台、企业运作、合作社参与、 银行融资、运营保底、产权鉴证、农担担保、保险助力的“八位一体”投融资模式,聚集各方要素、破解资金难题,推出集体经济组织贷、乡村振兴贷、乡村旅游贷等金融产品。目前,留坝县“两山资源公司”获得银行授信15亿元,为71户经济主体融资担保3134.7万元,投放贷款45笔2203万元,推动“两山”资源资产加速转化。

数字经济是产业发展的加速器

依托信息、网络、数字等现代科学技术,留坝县搭建起生态资源资产大数据平台。通过专业化的整合、提升、包装,将各类碎片化资源资产精准打包成可计价、可交易、可融资的产品,并运用大数据平台实现管理、开发,进而开展数字招商。

智慧数字农业的新业态切实提高了农业生产产量,帮助农民收益“稳落袋”。下一步,留坝县将以“五个农业”为抓手,持续加快智慧化平台建设、推进智慧化生产应用、提升智慧化服务水平,大力实施智慧农业,推广特色智慧农业新技术新装备,促进农业便捷、管理高效、降低成本,推动农业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五、产品·核心吸引力

在众多 乡村旅游发展 样本中,没有可以直接复制照搬的案例。不同地区、不同 文化 背景 需要探寻 适合自己的差异化发展道路。留坝县 立足本土优 势,挖掘历史、文化、自然等资源,探索并落地了十大精品项目 。

紫柏山国家森林公园

紫柏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素有“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紫柏归来不看草”之称。紫柏山特有的天坑及山顶上的草坦,被誉为亚洲第一天坦群落,紫柏山也因汉代留侯张良归隐于此而声名远扬。悠久的人文历史和神秘的自然景观,赋予紫柏山厚重博大的自然与文化的双重价值。

近年来,留坝坚定实施旅游“一业突破”战略,全力打造紫柏山核心景区,紧紧围绕“一镇一特色”“一村一品”理念,立足全县旅游资源禀赋,用青山作“笔”、以绿水为“墨”,勾勒出山清水秀、天蓝地绿、业兴人和的美丽画卷。

营盘村足球小镇

营盘村,有着近两千年的历史,曾是诸葛亮六出祁山屯兵之处,故得名营盘。但因深处山林,交通不便,是沉疴已久的贫困村、空心村,直到2008年底,留坝县所在的汉中市提倡大力发展女足运动。比起都市嘈杂浮躁的训练基地,营盘村深处秦岭山麓,背靠紫柏山下,四季温度都很适宜训练,毫无疑问,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比赛条件。

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气候优势,留侯镇营盘村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统筹布局、点线结合,牢固树立“旅游+”“体育+”融合发展理念;整合农业、旅游、文化、人才等资源,加快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开发以体育竞技、生态旅游、运动休闲等为核心体验的文化休闲活动,持续推进农旅体深度融合,激发乡村旅游强大活力,形成了一条集交通、住宿、餐饮、休闲观光、农产品销售为一体的消费链,为营盘乡村旅游注入新活力。

紫柏山国际滑雪场

紫柏山国际滑雪场位于汉中市留坝县留侯镇营盘村,与紫柏山国家森林公园相毗邻。留坝县“秦岭雪乡”营盘村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让它拥有迷人的魅力,每到冬季,白雪皑皑,人们纷至沓来,如同身临冰雪奇缘般的梦幻世界。

正值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关键之年,冰雪经济发展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冰雪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拉动经济转型升级,助力山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留坝县紧握机遇,在做好生态保护的基础上,不断开发旅游产品供给,让游客们流连忘返。凭借优越的地理条件及自然资源,在冰雪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倾力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冰雪盛宴”,留坝的山间滑雪道,也腾跃起了乡村振兴的致富之路。

中国最美乡村公路

“中国最美乡村公路”——高江路,一条藏在秦岭深山里的最美自驾路,公路全长39公里,一端接宝鸡凤县高桥铺,一端连留坝江西营村,是留坝秋天最亮眼的名片。公路沿线山峦叠嶂,植被丰富,干净的柏油路两旁笔直地立着一排排水杉、银杏、刺槐等,让人感受到“世外桃源“的古朴和静谧。

“最美乡村公路”是陕西“四好农村路”建设的生动缩影。“十四五”以来,留坝县融合“山水画卷”试点工作和公路沿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建设美丽乡村、促进民生改善、助推产业发展、提升群众“三感”的重要突破口,在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过程中,留坝县在特色民宿、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等方面积极探索,书写“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留坝文章。

精品民宿集群

位于秦岭南麓的留坝,凭借丰富的生态资源和“四个一百”政策的支持,成功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民宿。这些民宿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还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留坝县民宿经济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2015年返乡青年蒋凌在火烧店镇建成首家民宿云溪·阿凌客栈,实现了民宿发展的从无到有。二是留坝县先后引入专业团队建成了楼房沟、空山九帖等精品民宿,实现了民宿发展的从有到优。三是实施“四个一百工程”(即培训管家百余名,发展民宿百余家,提升农家乐百余家,带动创业百余人),推动民宿发展从点到线的发展。四是统筹规划引领,编制《民宿产业发展规划》,推动民宿发展从线到面的全面发展。

张良庙博物馆

张良庙博物馆位于留坝县留侯镇庙台子村,占地面积42100平方米,院落九重,房舍156间,始建于东汉末年,距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张良,“汉初三杰”之一,在秦岭深处的紫柏山上潜心修道、驻留于此,千百年来谒拜志士络绎不绝,文人墨客不计其数,也因此,文明历史延绵至今。

为走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之路,留坝县以“保护第一”为原则,在张良庙博物馆专门设置了馆藏文物存放区,发掘收集的406件田野文物得到了妥善安置。对馆内闲置房屋进行提升改造,新建多媒体展厅,展示留坝历史文化发展和文物保护现状,充分发挥留坝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使“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落户留坝张良庙博物馆。

留坝厅老街

留坝老街,位于留坝县县城北边,全长约五六百米,宽约七八米,街道两边有人家和特色小吃店、书吧和客栈等商铺,极具烟火气息。 老街始建于清代嘉庆十三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为保护老街历史遗存,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留坝县启动实施了老街改造和灯光亮化项目。在保留街区原有空间格局的基础上,整修房屋门窗,整理路面条石,采用灯笼亮化装饰营造街区氛围,进一步提升了老街夜间景观,让老街焕发出新色彩。留坝厅老街旅游休闲街区的火爆,带动周边景区景点和民宿新业态的发展,形成“一条老街带火一座山城”的现代旅游业新格局。

秦岭最美小镇火烧店

火烧店镇地处留坝县城西南部,2017年曾获评“陕西省旅游特色名镇”,清光绪10年(1884),镇上几家店房连遭火灾,故名火烧店。

近年来,火烧店镇按照“田园风光、休闲生活、养老家园”的发展定位,以建设“秦岭最美小镇”为奋斗目标,坚持以旅促农、以农强旅,大力发展集休闲度假、亲子教育、农事体验、休闲养老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先后打造了农耕文化体验园、青少年自然成长营活动基地、稻草人主题公园、板栗采摘园等。火烧店镇依托其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已成为陕西留坝县的“桃花源”。

太子岭秦岭秘境

太子岭片区位于留坝南侧,片区以太子岭原始生态区为核心,这里平均海拔在1500米以上,因而温度较低,率先在群山之巅惹得秋色梦幻如画,万山红遍。行车至太子岭最高处,云雾缭绕间,云海日出时,正是暮山紫,红日如金。

太子岭作为留坝旅游西环线上的重要节点,生态旅游资源一流。留坝县政府邀请专业团队对太子岭原始生态区进行保护性开发建设,此举是打造全域留坝、四季旅游,建设中国山地度假旅游示范区进程中一件里程碑事件。

中国栈道渔村

中国栈道渔村位于留坝县武关驿镇河口村,每逢暮春初夏时节,岸边的杨柳随风摇曳,平静的湖面泛起阵阵涟漪,远处的水车缓缓转动,景色不输A级景区。来到此处的游客可以畅游山水间,体验垂钓、水上高尔夫球的乐趣,还能品尝“舌尖上的美味”。

近年来,依托得天独厚的区域条件和自然风光,武关驿镇河口村以“四美共建”为抓手,盘活闲置资源资产,建成休闲垂钓基地、玻璃星空房、景观荷塘、儿童戏水区、观赏芍药园、庭院主题餐厅、树荫休闲烧烤区等配套设施齐全的“中国栈道渔村”,成为集休闲旅居、垂钓娱乐、吃鱼赏鱼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热门景点。如今,“中国栈道渔村”盘活了河口村产业链条,带动了村民致富增收,已成为武关驿镇强村富民“新名片”。

狮子沟牧场

沿着留坝太子岭蜿蜒的山路前行,你会进入一片山坳,在这里,一片开阔平坦的草甸会突然出现在你面前,这就是著名的狮子沟牧场。这个牧场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是一个原生态的天然景点,深受游客的喜爱。

留坝县遵循“生态保护”原则,没有对这里进行商业化开发,最大力度保护这片草甸上的物种和生态环境,狮子沟牧场以其大自然的原生态和历史遗迹的沉静,不断吸引着游客前来探访。

情人谷

情人谷位于紫柏山脚下,山谷里林深树茂、山清水秀、曲径通幽,林中有水,水中有石,石上有溪,依山势而筑的木质步道曲曲折折,每转一道弯,都是一幅新景。

用秋香色来代表贵气高雅的紫柏山-情人谷片区最为适宜不过,这个片区毗邻太子岭,水杉、落叶松等落叶乔木将这里装扮的温和且内敛。情人谷内有五百亩落叶松,可以走在木质吊桥上踩着松软的落叶,最适合年轻人打卡拍照,谷内还可以露营野餐。此处配有停车场和卫生间,适合游人停留休息。

六、原生态·好未来

未来,留坝县将继续坚定不移实施旅游“一业突破”战略,持续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倾力打造大秦岭山地度假旅游目的地,探索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带动全域旅游发展的路子。除了“绿水青山”进一步挖掘“金山银山”,依托冰雪资源激活经济新动能。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留坝县将坚定不移保护好绿水青山,以“两山公司”为载体,加快“两山”生态价值转化,继续推动生态立县向生态富民、生态强县迈进,为高质量发展增添绿色底色和质量成色。

下一步,留坝将继续依托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不断创新发展,通过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等措施,推动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山一程,水一程,征程漫漫,留坝旅游发展,其力已聚,其势已成,未来其兴可待。

--THE END--

素材整理:读道乡村

素材来源: 读道文旅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版权保护,转载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注明。源自网络素材无法核实出处,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乡村振兴丨文旅项目规划投资运营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