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害怕开组会?肯定是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害怕导师上台就骂。下面我就如何准备好组会整理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有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一起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组会是什么?

组会,其实就是学生与老师或组内同学进行学术交流的一次小型会议,对近一周或者一个月的实验进展展开讨论,哪里还存在不足,哪里需要改进,然后进行下一个周期的安排,以达到老师知道你在做什么,做的效果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然后指出某些问题,如何向正确的方向靠近,就像行船一样,我们的方向是否偏航,然后纠正。但是,现实很多组合往往只是汇报,就像我们给领导汇报工作进展一样,并没有达到给出建设性的意见,可能就是某些字体大小不合适,上下标不对,做的图不好看等。

组会里的关键因素

第一点是自己,不管做的方向怎么样,导师如何,关键点还是在自己。首先,我们要思考,近期我们是否把实验安排好,看过的文献是否进行了思考,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是否进行了进一步认识,有了新的想法,实验该如何调整,遇到的困难是否及时沟通解决,而不能一味的拖延,甩给下一周,然后遥遥无期。其次,进行行动,这个很重要,比如我们看到某篇文献,提出了新的概念或思路,是否也适合自己的体系,我们就去尝试;再加入我们自己的想法,如果实验做的理想,我们就思考为什么会好?如何没有达到预期,思考失败在哪里?最后,归纳总结,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做的预期是什么样的,然后实验结果又是如何,对症下药,改进优化,总结归纳,形成自己的一个习惯,比如一周写点总结,或者每做完一个周期实验之后在笔记本上写下来,这样方便后面遇到相似问题时能够快速的解决。

第二点是导师,导师是我们课题联系最近的人,也是第一责任人,关系到是否能够顺利毕业。导师分两种,一种是负责型,一种是放养型;各有利弊,负责型肯定是最累的,但进展效果很显著;放养型很轻松,自由空间大,自己可以无限发挥,但是进展效率肯定不如前者。这里每个人的情况还不一样,还不好评价,遇到好的导师,他(她)会与你一起解决问题,很和蔼的与你交谈,对你处处关心,包括生活上可能都会照顾,这将是你这几年学习生涯最开心的事;如果遇到不好的导师,将度过很“难忘”的几年研究生生涯,实验做不下去,问题得不到解决,可能还会破口大骂都是常事。但是也不要罐子破摔,遇到困难,要学会自己寻找正确的排解方法。

第三点是课题,研究方向也是关系到实验能否顺利进行的因素,如果方向很好,可能一上手就一帆风顺,如果遇到不好的方向,可能三年五载都没有进展。这个我们也无法决定,毕竟在组内,某些活总要人去干,只有沉下心来,像第一点说的那样,专注到我们自身。

如何准备好组会

组会,毕竟只是一周的工作汇报,并不需要像大型会议或者论坛那样准备,我们只需要讲清楚我们几个关键点就行:

1、前期回顾,这里很关键,毕竟导师平时很忙,需要处理的事情多,组内每个人的方向也不一样,让他(她)有一个反应的时间。将上一次汇报遗留的问题或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简单陈述一下,只用一页PPT就够,以图文的形式展示。如果不进行前期回顾,一上来就不停的讲自己做的工作情况,这让人听得一头雾水,很心烦意乱。

2、工作进展,详细的讲述近期做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实验结果,存在的问题。使用图表的形式展现,不要大篇幅的使用文字,把我们的情况讲清楚就行,自信大方,无需害怕。

3、未来计划,这就是接下来的工作安排,解决目前的问题,无需过多的文字,条理清晰。

注意点:PPT形式,尽量将PPT的样式做得好看一点,至少不要让人眼花缭乱,字体和图表统一,常识性的错误不要犯,然后将PPT备份整理,方便后面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制作好一个固定的模板,在后面的组会中就不会浪费太多时间。

我相信,通过自己充足的准备,不仅仅是组会本身,还有自己工作做得足够优秀,还怕开什么组会,也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由于公众号改版,为防错过更多资源,给我们加个星标

说明:来源:本文由公众号科研绝技整理,如需转载,请在开头注明来源。仅供学习交流分享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只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公众号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Hilib oy)删除,感谢支持!也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分享、投稿、申请转载、互开长白。

了解更多信息

↓↓↓欢迎在看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