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叫林峰,今年35岁,是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我父亲今年68岁,经营着一家小有名气的餐厅。

两年前,母亲因病去世,自那以后,他就变得郁郁寡欢,连餐厅的事情也不再过多过问。

我们几个孩子见状,就商量着给父亲请个保姆。

很快,我们给父亲找了一个保姆,叫小芳,40岁左右,四川人。

小芳很能干,也很细心,自从她来到我们家,父亲的饮食起居就被照顾得很好。

渐渐地,父亲脸上也有了笑容,我们全家人都很感激小芳,父亲甚至说他想要和小芳结婚。

然而,好景不长。一天晚上,父亲突然晕倒在地,送到医院后被诊断为脑溢血,抢救无效,就这样离开了我们。我们全家陷入悲痛之中。

葬礼结束后,小芳主动找到我,说她要离开。我一听就急了,这算怎么回事?家里正需要人手的时候,她怎么可以走呢?
“小芳,你现在离开不合适吧?”我语气有些不快,“毕竟我爸刚走,家里事情很多。”

“我知道。”小芳低下头,“可是我得走了。”
“你着急回家是有什么事情吗?不能再留一段时间吗?”我问。
“这里已经不需要我了。”小芳抬起头,眼里闪着泪光。

我一时语塞。小芳接着说:“我来这里本来是为了照顾老人家,现在老人家没了,我也就不想留在这里了。”
我理解小芳的心情,但家里确实需要她。我正想劝她留下,忽然想到一件事:父亲说他想再婚。
想到这里,我不禁有些犹豫了。我想了想,说:“那好,你先回去吧,等我们商量好了再说。”
小芳点点头,默默地收拾东西离开了。看着她离去的背影,我心里五味杂陈。
过了几天,我把这事跟兄弟姐妹说了,他们也觉得小芳这个时候离开不太合适。于是我们商量了一下,决定把小芳叫回来,给她涨工资,让她继续留下来帮忙一段时间。

很快,我给小芳打了电话。电话里她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沙哑:“林先生,你们还是让我走吧。”
“小芳,你不用着急走啊。”我说,“我们商量过了,想让你继续留下来帮忙一段时间。”
“谢谢你们的好意。”小芳说,“虽然我也想留在这,但是我真的得走了。”

“那好吧。”我叹了口气,“你什么时候走?”

“明天。”小芳说,“我今天晚上收拾东西。”“那行。”我说,“我明天去送你。”

第二天一早,小芳拖着行李箱下来,她穿着一件素色的连衣裙,头发简单地扎在脑后。看到我来了,她淡淡地笑了笑:“林先生,您来了。”

“嗯。”我点点头,“你东西都带齐了吗?别忘记带东西了。”

“都带齐了。”小芳说,“谢谢您这段时间的关照。”

“别这么说。”我说,“你要走了,我们心里也有点空落落的。你以后有什么打算?”
“还没想好。”小芳摇摇头,“先回去再说吧。”

“那你路上小心。”我说,“到了给我发个信息。”
“好的。”小芳点点头,“谢谢您。”

说完她就拖着行李箱进了站。我看着她瘦弱的背影消失在人群中,心里不禁有些感慨。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注定只是过客。虽然短暂的相处时间里没有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但彼此之间却建立了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感纽带。

这种情感纽带或许不是爱情、友情或者亲情所能涵盖的。它是一种超越了世俗关系的情感联系。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情感纽带的存在,才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变得如此微妙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