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帝王之家,为了争夺皇位,兄弟之间骨肉相残,已经屡见不鲜,而康熙和兄弟之间无夺嫡之争,也就没有骨肉相残之祸,所以才有手足之情,他兄弟的结局都是很不错,主要是顺治皇帝英年早逝,儿子们存活率又低,导致子嗣太单薄,最终真正陪伴康熙的只有一兄两弟,为何这么说呢?这是要从康熙父亲顺治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顺治帝福临短短的一生

康熙能当皇帝,还得先说他的父亲顺治帝福临,福临这一生过得挺闹心的,说他是幸运的,又是不幸的,皇太极突然猝死,没有来得及立储,结果睿亲王多尔衮与肃亲王豪格剑拔弩张,展开争夺皇位之争。

在八旗中,多尔衮握有两旗,而豪格只握有一旗,不过豪格有皇太极嫡系两黄旗的支持,几乎势均力敌,相持之下最终各自让步,多尔衮提出拥立年幼福临继位,豪格一拍即合,同意福临继位,因为福临年幼可以把政。

所以在济尔哈朗和多尔衮一起摄政, 福临顺利登基,多尔衮摄政后,展开了报复,对豪格、济尔哈朗进行了打击、排挤,结果豪格被整死监狱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济尔哈朗不显山不露水,没有正面与多尔衮起冲突,顺治七年,终于把多尔衮熬死了,多尔衮死后,济尔哈朗联合其他诸王上疏弹劾多尔衮,帮顺治清洗多尔衮的党羽势力,十四岁的顺治帝才真正握住了权柄,当了真皇帝,这一刻顺治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

但顺治的婚姻大事还是由孝庄来控制,孝庄先后把她的侄女和侄孙女嫁给顺治当皇后,但少年的顺治偏偏只喜欢孝庄不待见的董鄂妃。

福薄寿浅的董鄂妃由于爱子早夭,受到打击,二十二岁撒手人寰了,顺治非常悲痛,决定出家,并真的剃度了,成了一个光头天子,在孝庄极力劝阻,还是放弃了,不过在董鄂妃死后第四个月,顺治也因染天花,突然病逝,年仅二十四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顺治短短的一生,生下八位皇子六女,皇子有牛钮、福全、玄烨、荣亲王、常宁、奇绶、隆禧、永干,实际上,等顺治不在的时候,只剩下六个皇子了,而皇牛钮和荣亲王在顺治年间就已早夭。

牛钮是顺治皇长子,顺治在十三岁时就育了牛钮,牛钮生母笔什赫氏,是顺治庶妃,牛钮只存活了八十九天就早夭了。

皇四子荣亲王生于顺治十四年,生母是顺治的宠妃董鄂氏,皇四子出生时,顺治欢天喜地,大赦天下,子凭母贵,称其为“第一子”,不过受恩宠的四子才三个月就夭折,顺治悲痛不已,追封为“和硕荣亲王”,当时的玄烨只有四岁。

玄烨是顺治的第三子,由于年幼染过天花,具备有终身免疫力,所以被顺治指定为继承人,在顺治去世后,玄烨便开始登基称帝,为康熙皇帝。而康熙继位后,他的诸位兄弟命运又是怎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愿做贤王的福全

福全是顺治第二子,比玄烨年长1岁,福全生母董鄂氏,福全生母董鄂氏并非是当年顺治荣宠的董鄂氏,她是顺治的宁悫妃。

福全打小与玄烨手足情深,祖母孝庄出游时,他和玄烨时常随驾身边,福全自幼谦恭低调,对皇位毫无野心,毕生之志只愿做一个贤王。

有一次,顺治看这两兄弟玩得正欢,就问:“你们长大后都想做什么呀?”

福全表示:“我长大后,愿为贤王。”

玄烨表示:“我要跟父亲一样,成为一代明君。”

不过你说巧不巧,顺治似乎还真的遵从了他们幼年的意愿,成为了他们想要的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康熙对这个忠诚的兄长很重用,康熙六年,14岁的康熙开始亲政时,为了扩张的势力,培养自己的心腹,便封哥哥福全为裕亲王,正式进入权力决策中心。

然而,权臣鳌拜在朝中大权在握,权倾朝野,为了夺回皇权,福全竭尽所能,特意培养几个身手矫健的少年,最终以智擒拿了鳌拜,自此康熙正式掌握了皇权,而福全也成为了康熙的心腹。

康熙二十七年,福全授命为抚远大将军,率兵征战噶尔丹,在“驼城”之战,福全率部英勇奋战,攻其不备,痛击厄鲁特军,攻入“驼城”,得到了康熙的嘉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噶尔丹大败后,福全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命士兵先行休整,把弟弟康熙给气得指责道:“这是贻误战机,知不知道?”

福全立即又追击噶尔丹,噶尔丹自知对抗不了清军,就整了一张保证书,保证撤兵后不再来袭扰大清,结果老实的福全就信了,未经请示康熙,又屁颠屁颠的回师军中,致使噶尔丹率领残兵败将跑路了,再次成为朝廷的隐患。

对于福全未经请示,擅自作主撤兵回京,康熙非常恼怒,在福全班师回朝后,免去福全爵位,撤销了三佐领,罚俸三年,把他逐出权力中心。可见,再好的弟兄,只要触犯皇权,对你严厉惩罚是必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康熙三十五年,福全率部再征战噶尔丹,这次吸取上次教训,福全穷追猛打噶尔丹,噶尔丹在次年兵败而自杀了,清军大获全胜。然而,常年征战沙场的福全,在康熙四十二年病倒,康熙得知福全病重,亲往府邸探望,但病情未好转,请御医医治也无济于事,福全在同年六月病逝,终年51岁,福全一生,竭尽全力效力康熙,实现了自己“贤王”的夙愿。

康熙亲往府邸吊唁,难忍悲痛,涕泪滂沱。此后,康熙很想念兄长,为了表示对其的怀念,于是让画师画了一幅他和福全并坐树下的画像,以示手足情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功绩平平的常宁

常宁是顺治皇五子,比康熙小3岁,生母是庶妃陈氏,康熙虽然对常宁不像福全那样情深义重,但也没有传说中那么不待见。

康熙十年,刚满14岁的常宁,康熙就封其为和硕恭亲王,并有意在政坛上进行培养,并希望其能做出功绩,但是常宁能力有限,所以一直没有什么建树。

后来,康熙令人莫测,明知吴三桂是他的对头,他却下令让常宁娶吴三桂的亲孙女,也就是吴应熊的女儿,这下常宁一下子就成了吴三桂孙女婿,康熙此举纯属是在“坑弟”,完全是在贬低常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发生“三藩之乱”时,虽然常宁并没有牵连在其中,但康熙心里还是有了心结,对常宁的态度也就越来越淡了。

康熙二十九年,康熙想让常宁多历练,封他为安北大将军,率领军队与福全共击噶尔丹,之后常宁也是因为没有穷追噶尔丹,被康熙惩罚,停俸三年,并逐出政坛中心。

康熙四十二年,常宁去世,比福全早去世17天,终年44岁,康熙得知消息时,正在出巡,所以只命随驾阿哥回京代其吊唁,以表示对其的重视,并为他操办丧事,常宁由于没有什么功绩,丧礼规格,远不比福全,康熙连个谥号也都没给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未成年夭折的兄弟奇绶和永干

奇绶是顺治皇六子,生于顺治十六年,奇绶母亲是庶妃唐氏。康熙四年,奇绶年仅七岁就夭折了。

永干是顺治皇八子,生于顺治十七年,他的母亲为庶妃穆克图氏。康熙六年,永干年仅八岁也夭折了。

英年早逝的隆禧

由于永干在康熙初年早夭,皇七子隆禧便成了康熙最小的弟弟,隆禧生于顺治十七年,顺治去世时,隆禧才不足2岁就失去了父爱,不过康熙对这个弟弟情深义重。

康熙十三年,刚满14岁时的隆禧,没有任何功绩,但康熙不仅封他为纯亲王,并且还为他开庭建府,对这弟弟恩宠有加,次年又分给佐领。不过,这个弟弟隆禧体弱多病,时运不济,没享几年福,在康熙十八年,病情加重,康熙为他召延太医诊治,并多次前往探视。

可惜,隆禧病情未好转,种种的努力都无法留住这个弟弟,去世时年仅二十岁,康熙痛哭流涕,辍朝三日,以示哀悼,并加祭,上谥,足见康熙对这个弟弟感情极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在帝王家,这三兄弟能得以善终,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常宁虽说没有什么建树,不及福全和隆禧的待遇,但好歹也混了个亲王,康熙对他也够兄弟了,三兄弟主要都没有威胁到康熙的皇权,兄弟之间就没有竞争关系,才能融洽相处,没有权力争夺,才有兄敬弟恭的手足情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