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产央企也动起心思了。‍‍‍‍‍‍‍‍‍‍

春节后,招商蛇口对外公布架构调整,7大区域变5个,另设立招商建管板块负责代建。‍‍‍‍‍‍‍‍‍‍‍‍‍‍‍

从那之后,一场此起彼伏的人事调整陆续启动,波及许多地区,至今仍未结束。

外界关注招商区域合并的文章已经很多,但少有人关注到内部的管理层变化。

更少有人注意,今年以来,招商蛇口正在从上至下收紧各个业务条线管控的尺度——总部管得越来越多,原本强权的区域则有弱化的倾向,而这开始让部分管理团队感受到了压力。‍‍‍‍‍‍‍‍‍

大名单‍‍

先来看看招商蛇口各地管理层变化。

这一波招商各地管理层调整的背景是,之前,招商蛇口从7大区(华北、华东、江南、华中、西南、华南、深圳 )变为5大区(华北、华东、江南、华西、华南)。

从架构调整和收权力度来看,一位招商的朋友说,招商内部从各个条线分别对标其他地产公司,其中,华润是对标比较多的。

「我们会对标华润置地的组织架构、工期、成本、产品等等,会搞课题研究。当然了,华润也没那么好,除了商业运营甩招商几条街。」

董小姐独家了解到,招商蛇口的5大区域总目前有人更迭,有人管控范围扩大,另有数位城市总换防。

这一波人事调整呈现一个明显的特征是,来自招商总部业务条线的部分管理层正在陆续下放到地区,而一些地区管理层则向上流动,逐步完成替换。各区域职能条线换人,地区和地区之间相互换血。‍

从特征上看,涉及到的多位地区管理层都有华东工作经历。

「如果说去年只是局部的「华东化」,今年很多城市公司的核心岗位都全面的「华东化」了。」一位招商蛇口的朋友说。

1、招商蛇口华东区域总经理换人。

据董小姐了解,最近,原招商华东区域副总、上海城市总经理温恩奇,升任华东区域总经理。原华东区域总经理钱建国卸任。

2、新的华西区域版图有所扩大。原西南区域总经理马军,担任新成立的华西区域总经理。

新的华西区域由部分华中区域和西南区域合并而来。华中区域被解散后,一分为二。董小姐了解到,招商蛇口原华中区域的郑州、武汉等被并到华西区域,原属华中区域的山东被并入华北区域。

原华中区域总经理是招商蛇口的副总经理吕斌兼任,华中被撤后,他不再兼任。

3、招商深圳区域与华南区域合并后,原深圳区域总经理彭以良,担任新的华南区域总经理。

4、招商江南区域总经理张涛职位不变。原华东区域的南通公司,被划分到江南区域。

5、原招商北京公司总经理吕传来升任华北区域总经理,吕本人此前曾在长三角履职多年。而原华北区域总刘成转战招商建管。

大概在2022年,招商总部就把各地新合作代建项目的权力上收了,以前是代建费低于2%的项目才报总部,后来是全部要报。

但是,直到今年,招商才成立独立的建管部门,它正在成为一个招商内部再就业的最新目的地。

另一位招商蛇口的朋友告诉董小姐,目前招商建管的编制是很有限的。内部想去招商建管的人,有很多是觉得自己可能会被裁掉的人,或者已经无项目可做了。‍‍‍‍‍‍‍‍‍‍‍‍‍‍‍‍‍‍

「但是,招商蛇口对投入代建的态度一直很摇摆,很微妙。最好的机会是三年前,现在才成立独立板块,对代建所谓的重视可能也是打引号的。」

这些都是属于原华北区域总刘成的新课题。

以上,就是目前招商蛇口五大区域总的站位图。

除了上述区域管理层调整,董小姐独家了解到,招商蛇口目前还有个别城市公司合并及城市总换防。比如:

1、原招商蛇口东莞公司与珠中公司合并,新的城市总经理由原东莞公司总经理王伟担任。‍‍‍

2、原招商珠中公司总经理李俊霆调任长沙公司总经理,原长沙总经理智恒升到招商总部运营条线。

3、原招商上海公司副总经理李逢春,调任深圳公司副总经理。

与此同时,部分总部管理层也向下流动,比如:‍‍‍‍‍

1、原招商总部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孙毅,调任华南区域发展总监,主管投资。

2、原招商总部产品管理部设计总监祝坚飞,调任华南区域设计总监。‍‍‍‍‍

目前总部已经在向区域抽权,总部与区域的地位正在慢慢发生逆转。

这个时候,从总部调去区域,难道不微妙吗?

不过,也有招商的朋友反馈说,总部那个办公环境,还是差了些,工作氛围有点沉闷。来到区域,至少目前区域办公室比较大,还有专车。‍‍‍‍‍‍‍‍‍‍‍‍‍‍‍‍‍‍‍‍‍‍‍‍‍‍‍‍

总之,在招商蛇口,很多关系还需要捋顺,这场变革仍在过渡中。

过去多年,招商蛇口的区域就是权力的中心,集团总部人数不多,存在感也不强,各个区域如同小王国,对城市公司很有管控感。

但是,这一局面正在发生变化。‍‍‍‍‍‍‍‍‍‍‍‍

多位招商的朋友告诉董小姐,3—5年后,招商还有没有区域都不好说。区域会一点点弱化,总部对一线的管控逐渐加强,但变化肯定不是短期内一蹴而就,更没法一步到位。

在今年的招商蛇口内部会上,集团管理层曾经多次表达过同样的意思。

有一个细节,招商蛇口五位区域总经理,也基本都兼任旗下核心城市的总经理,有管理一盘棋的感觉,看上去区域管理层和城市管理层之间的界限感也在持续下降。

据董小姐了解,招商现在大部分区域的运营总监,基本都是区域内非核心城市的城市总来兼任,多数时间他们远程办公。

区域运营管理,会负责区域部分组织绩效考核。以前,各个区域都有专职的运营总监。现在变成轮值制,由非核心城市总一年一换。

如何收权‍‍‍‍‍

在地产公司,许多人不是看不到趋势的变化,而只是沉浸在局部的安稳之中。‍‍‍‍‍‍‍

持续的人事调整背后,招商蛇口正在酝酿一个哑铃形的公司管控结构,逐渐强化总部对城市及一线的管控。

「城市变少了,项目变少了,总部肯定管的要多起来了。」一位招商蛇口的朋友说。‍‍‍‍‍‍‍‍‍‍‍‍‍‍‍‍‍‍‍‍‍‍‍‍‍‍‍‍‍‍‍‍‍‍‍

董小姐独家了解到,招商蛇口正在从产品设计、营销、投资、资金等各个条线强化总部对城市的约束感。总部已经深度介入大部分项目,覆盖项目从前到后全过程,导致一线团队反映说,现在几乎只有工程条线能由自己主导,其他全是「外脑」。

感受最明显的是招商的设计条线。

据董小姐了解,招商蛇口在公司内部发起了「设计经理人制度」,要求许多项目的主创设计人员,必须由总部派遣,他可能来自总部,也可能来自其他区域或城市。

这位设计经理人可以带一个团队来操盘某地项目的设计,内部称他们为「精干团队」——一个从总部、区域、城市等全国范围抽调人,临时组建的设计操盘团队。他们负责去异地搞帮扶、干业绩,具体执行由当地团队做,但项目方案、创意之类必须听从外地来的设计精干团队。

截至目前,武昌、福建、北京、合肥、福建、徐州等地的项目都在总部的意志下,引入了这样的异地设计团队。他们大部分都会按照总部的方案效果做强管控。

然后,营销也开始跟进。

招商总部设置了一个「营销救火队」,他们可以强势地介入地方的营销决策,去帮助破解营销困境。这有点像当年万科流行一时的「飞虎队」外援,弱势地区可以得到业绩强势地区团队的支援。

最近,连各地投资条线也被招商总部要求从异地抽调,来帮助一地做决策。

总体观感就是,地方的问题都可以由招商蛇口发起的众筹能力包来解决。主导者是招商总部,指哪打哪。

不排除未来总部会直接考核城市公司。以前,招商总部只会下目标责任书到区域,由区域分解压实到城市公司。

但现在,总部下给区域的同时,也会把考核指标同时下达到城市公司。这更像是一种管理手段的过渡。

招商总部还在提级管理,上收权限,通过各种制度,把各地的重难点事项全都上升到总部。

有很多变化已经发生。

另一位朋友说:

「以前一些明显卖不动的项目,地方可以想开工就开工。现在预计卖不动的一般项目,是否开工需要总部同意;定价方面,现在招商很多利润率低于5%的项目定价,地方要报总部审批;融资方面,以前是总部下发标准,区域在标准内有相应权限,但现在融资都要总部审批;各地资金计划还要单独审核,尤其是亏损项目或现金流不能自平衡的项目,每个月所有资金计划都要报招商总部审核;产品定位上,之前除了高端产品系总部要审核,刚需产品都是区域自己审核,但是,现在总部要审核的产品比以前多了不少。」

骤然的收权,也引发了诸多的不适应。处理不好,也会成为招商破冰当前市场的阻力。‍‍‍‍‍‍‍‍‍‍‍‍‍

多位招商的朋友说:

「现在总部管得有点多,地方觉得无所适从。因为很多业务需要有当地手感,但现在好像不需要手感,只需要听话就行了。」

背后的心态是,招商对之前的区域自管控似乎丢失了安全感,焦虑于失控,因此希望从集团开始主导重点事项。你会看到,凡地产下行期,大多数公司都在收权。‍‍‍‍‍‍‍

当一线的经理人们开始为明天没有项目可做而苦恼,很多地产总部的职业经理人却发现自己比过去更忙了,职位还很稳固。

这让董小姐想到了同样在总部集权的华润与万科。

华润比招商更直接,手起刀落,直接把三级管控砍成总部—城市两级。华润总部要求穿透一线管理,城市公司发生变更50万元以上业务,都要上报总部开会。可参考:

万科那边,业务权力更多集中在开发经营本部。董小姐听说,开经会把城市公司的产品方案直接打回,有地方磨了好多轮方案才被批准,一线直呼受不了。

只是,现在轮到了招商蛇口的时间窗口。‍‍

为什么轮到了招商?‍‍

招商蛇口强化总部管控的背后,是因为它看清了自己的弱点。

招商蛇口是上一轮地产限价时代的受益者公司。它更多依靠战略、投资取胜,在限价时代反而完成了一轮崛起。

但是,当限价时代基本结束,招商蛇口的弱点也暴露出来——一直以来,产品和营销可谓它的弱项。

一位了解招商的地产高管说,招商蛇口的内核,并不是一家以设计工程、建造品质为出发点的公司,尽管它极力想要提升这一点。或者说,在它的成功路径里,产品并不是占权重最大的一项。‍‍‍‍‍‍‍‍‍‍‍‍‍‍‍‍‍‍‍‍‍‍‍‍‍‍‍‍

因此,这次招商总部从上至下的管控意志,也更多输出在了产品设计和营销上。

但是,招商蛇口在过往五年的规模崛起肉眼可见,尤其是在华东市场。

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董小姐采访了诸多业界朋友,尽可能还原了其间的密码。

招商蛇口玩的更多是囤地模式,最早的崛起路径是依靠深圳南山区的产业园。在2016、2017年之前,招商的选择是,市场主流是什么就做什么,它很少引领市场,而更多迎合市场。

早年,它凭借产业园模式囤了一波地,坐收后来的升值,打开了全国市场。‍‍‍‍‍‍

但是后来,产业园囤地模式走完了它的生命周期,渐渐转不动了,业绩回报也开始下行。同时期,许多土地出价能力更强的闽系房企抬头,导致招商拍地竞争力大幅下降。‍‍‍‍‍‍‍‍‍

2016年、17年之后,招商逐渐放弃了产城为主的投资模式,它看到了新的机会——限价,特别是一线和强二线城市的限价。‍‍‍‍‍

当限价时代来临,招商蛇口的优势反而开始凸显。除了融资成本低,相比其他房企,招商对低利润率相对更有容忍能力。而这一点,足以秒杀许多同行,并深度助攻了它的拿地。

正如大家看到的那样,当同行都在从一二线撤退,寻找利润高地的时候,招商蛇口在往限价最激烈的地段前进,开始加码长三角,最终它品尝到了限价红利的滋味——在核心城市,即便产品能力相对一般,只要能拿到地,倒挂会带来产品价格的安全性,结果就是流速快、不愁卖。

2019年,招商蛇口的战略转向,被业绩证明是正确的。它很快在长三角许多城市做到了业绩Top1。之后,由于各地土拍规则的变化,招商变成这一波房企中率先搞马甲拿地的公司之一。招商的很多火力都集中在了投资条线上。

「不用担心市场,不用担心产品,只要拿到地后做主流,全面加快速度就行。」

这几乎成了招商前几年的成功秘诀。‍‍‍‍‍‍‍‍‍‍‍‍‍‍‍‍‍‍‍‍‍‍

从这个角度看,迅速跻身行业前十的招商蛇口,是一个有点「偏科」的公司。之所以能重返房企排行榜前列,更多依靠的是战略和投资来取胜,而非完全靠公司产品和经营的胜利——这也是招商这一轮组织改革中重点改进的方向与最大看点。‍‍‍‍‍‍‍

与此同时,权力开始论功行赏。

这一波招商蛇口管理层的更新,也是属于华东管理层的胜利。从结果看,很多城市公司的核心岗位都全面「华东化」了。内部理由是,华东团队跑了出来,用业绩和模式证明了能力。

但是,2023年开始,限价政策陆续从各个城市松动、退场,一线城市的倒挂红利也在被二手房的低价冲击下摇摇欲坠。

接下来,倒挂可能变成正挂。加上拿地难度再度叠加,2024年的招商蛇口也面临新一轮的战略和打法调整。‍‍‍‍‍‍

顺风牌总有时限,打赢逆风牌,才是终极证明。

期待每一个2024年的地产职业经理人都有新故事发生。‍‍‍‍‍‍‍‍‍‍‍‍‍‍‍

PS:

每个人都有换城市的自由。但换城市之前最重要的是做足功课。研究它,吃透它,搞定它,再押注。而扎根一个城市,也需要最清醒的观察视角,伺机而动。

过去大半年,董小姐跑了许多城市,联手许多高手,今天,推出一门 《董小姐谈城市购买力视频课》。

4杯咖啡,讲透5座城。送给那些对城市研究、异地置业感兴趣的朋友。

不管是安家、置业,还是投资、研究,在这门视频课中,我会跟你分享,我们在各地看到的楼市机会与难题,也会给你一个分析、拆解城市的独特框架。

与董小姐一起,开启一段城市认知之旅吧。扫码即可开启城市课程。

前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