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清朝历史上,“领侍卫内大臣”是一官职,然而这个官职与我们在清宫戏中熟悉的“大内侍卫”有着根本的不同。

在清宫剧中,大内侍卫通常是宫廷权谋的重要角色,承担着保卫皇宫的任务,而“领侍卫内大臣”则是一个更为复杂而神秘的存在。这个官职究竟代表着怎样的职责和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满清八旗:森严等级的起源

清朝这棵大树,生根的土壤可不简单。它发源于后金时期的八旗制度,这一习俗源自于游牧部落的生活方式。按血缘关系远近,诸部落被划分为不同级别,享有不同的权力。这就是满清八旗的雏形。

起初,这些旗人只需要掌握军权,随着战争的结束,武力上的需求减弱,八旗制度的文化属性逐渐显现——它被应用于官僚系统的选拔。与此同时,还增加了汉族八旗和蒙古八旗,只不过三者地位依然存在差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推制:人情政治的温床

在顺治年间,朝廷官员的选拔主要依靠一种叫“会推”的制度。所谓“会推”,就是由同僚相互推荐担任官职。这在一定程度上混合了世俗的人情关系,公正性难免受损。

比如在左都御史一职空缺时,便是由九卿共同推举产生。可以想见,这必然会酝酿出种种弊端。权贵们往往会相互攀附,你推我,我推你,从而围绕皇权形成一个利益集团。

于是这项制度并未延续太久,取而代之的是科举制度。不过,它也说明了一点:在缺乏科层性评价的时代背景下,选官必然难免偏向于人治。今日之人治,终成昨日之法治。这是历史潮流的必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举制:公平竞争的舞台

科举考试的出现为清朝官僚系统注入了活力。不论民族和身份,只要通过层层筛选,都有机会晋身仕途。在选官方式上,清朝沿用了开列、遴选、月选和留授的模式,都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皇权的强大。

开列,就是在官位空缺时将所有符合条件的人选集中推荐;遴选和月选则分别代表择优录取和定期产出;留授意在延长任期。这“一尊临下”的用人机制,充分体现了君权至上。

另一方面,随着官僚数量激增,朝廷的官员类型也愈发复杂。可以大致将之分为堂官、京卿、司官、小京官和笔帖式五个等级。地位高低、职能差异一目了然。这为我们理清官场关系提供了线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内侍卫:皇权盾牌

说到宫廷官员,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戏剧、小说里的“大内侍卫”。实际上,这只是皇宫众多侍卫类型之一,数量繁多,职责是保卫皇宫的安全。可以说是皇权最坚固的盾牌。

与之对应的是御前带刀侍卫,这是皇帝身边的贴身侍卫,地位稍高,还可以世袭。但是和正一品的领侍卫内大臣相比,两者都有一定差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领侍卫内大臣:君王身边的红人

领侍卫内大臣,一个听起来极为高大上的头衔。作为皇上贴身保驾的大臣,地位堪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所以担任此职必是深受君王信任、实力超群之人。

以鳌拜为例,这位清初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正是担任领侍卫内大臣之职。手握重兵,连年战功,又身居要职,可以说是君王身边的红人。正是凭借这层特殊身份,才能与君王形影不离,参与朝政,权傾天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今再难觅此等极品

领侍卫内大臣,一个字字珠玑的头衔;一个象征至高权力与荣耀的官职。它揭示了清朝官场的种种信息:君主执政的绝对权力,选官体系的严密程度,以及大臣辅佐之道。

如今,江山易主,礼法不存,再难觅此等极品官员。他们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定格在古籍之中,供后人讨论,追思,传颂。当我们提起清朝官员,也许首先想到的就是这样一类人——皇帝身边的红人,兼具才干与权势,高高在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满清八旗:清朝根基上的“原罪”?

清朝开国之初,满清八旗无疑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这一异族习俗在官僚体系中的应用,造成了满、汉、蒙三族地位的悬殊。

在八旗子弟们看来,他们高人一等,主宰生杀大权,将数百年来汉族积淀的文明成果视为草芥。而在汉族士子的心中,满清的祸根就在八旗,是他们这个民族的原罪。

这种子民族矛盾,一直延续到清末。甲午战争的失败,无疑是对“龙兴之地”的致命一击。旗人武功既废,吏治日敝,民心渐渐丧失。外敌蜂拥而至,亡国灭种,已是必然。八旗精锐不再,末代皇帝溥仪的“退位詔书”,正是满清覆灭,历史使命终结的标志。这一切,都始于当年八旗制度引发的民族隔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推制:任人唯亲的祸根

会推制度的优点在于迅速,其劣势则是任人唯亲。在这制度下产生的官员,难免抱团用人,结党营私。朝野上下内外,形成一个个利益集团。

这些党羽们彼此勾结,相互推荐。无论是选拔官员,还是决策朝政,都难离私心。政令执行往往或快或慢,朝中多有弊政。这无疑为清朝的腐败埋下了祸根。

从康熙朝之后的历史可以看出,皇帝力图夺回权,结果导致朝臣们为官不为政,甚至放任烂政。这在道光年间尤为突出。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清朝的基业日渐衰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举制:机会均等背后的人性分裂

科举考试确立的平等竞争,为汉族士子打开了仕途大门。他们在积极投身国事,为清朝的文治武功立下汗马功劳的同时,也埋下了南北分裂的伏笔。

进士出身的汉官与满官在地位上依然存在差别。前者难有发展空间,后者依赖特权,荣华富贵。这造成了南北人心的分裂。汉族士子恨透了满清统治者。

到了清末民初时期,局势动荡,族群矛盾尤为凸显。因为身份和地位悬殊,许多汉族思想家甚至倡导推翻满清,扫清其统治阻碍,重构单一民族国家。五四运动的爆发,便是这种社会条件催生的命运共同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御前带刀侍卫,这个头衔听起来十分妖娆,仿佛是负责保卫龙体安全的皇家禁卫军。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这批身着盛装的御前侍卫,不过是皇宫里的摆设。他们的武艺平平,纪律涣散,懒惰奢靡。面对突发事件,往往束手无策,需要借助大内侍卫之力。

这正如同许多清末颓废贵族一般,名义上的声势照旧,实际已经衰微不堪。他们仗着祖上积累的特权与声望,实际上并无建树。这令人不免想起袁世凯溥仪时代的飞黄腾达与末路颓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