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绝对不是给《杜鹃花落》的作者洗白,我完全支持现在对他的一切处理决定,并且支持继续深挖、彻查这个纰漏如何出现在未成年人的考卷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我想说,这些人未必是大家想象中的“坏”,而是一种无知且自得的“蠢”。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建议大家读一下那篇文章原文,没空的话听我简述一下梗概。

其实就是站在一个侵华日军的角度来看待战争,他儿子来战区看他,结果半路被他眼中的“土八路”给劫走了,他以为儿子肯定凶多吉少,想给儿子报仇,于是在和一小股八路军的遭遇战中,疯狂攻击,赶尽杀绝。中间对方曾经举白旗,后又被按下来,他还觉得这是对方起内讧,于是无视战争规则继续屠杀。直到把对方轰得没有一个活人之后,他才发现,原来那白旗是自己儿子举的,而自己眼中的“土八路”直到最后一刻,还在保护沦为俘虏的儿子。结局是,那个日本军官精神崩溃,吐血。

这篇文章,的确令人非常不适,因为是站在侵华日军视角写的,里面用了大量美化敌方的词汇,并且对我们抗日先辈的称呼带有极大侮辱性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平心而论,从作者试图传达的主旨来说,他其实是想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来写战争的残酷,来说明“残忍嗜杀终会反噬”这个道理。

我记得高中历史书上,有一张照片,就是一个屠杀无数平民的侵华日军,在家里抱着孩子和家人合照,这个插图下面还有文字引导,让大家思考,为什么一个拥有正常感情的人,一旦投入战争,就会变成残忍的屠杀机器?大概是这个意思吧。

但注意,我前面说的是,“作者试图传达的主旨”——由于作者矫揉造作的文笔和故弄玄虚的设定,这个主旨并没有被清晰明确地传递,甚至因为那些矫情的“杜鹃花”比喻,而适得其反。从表达效率来讲,这是一篇不合格的文章,很难想象是一个语文老师兼校长写出来的。

那么,他为什么要用这种手法,来构思一篇这样的文章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觉得他是犯了一种许多自诩清高的人都爱犯的一种病——“深刻癖”

这种患者的最大症状,就是“自诩清醒,卖弄深刻”。

一般人看问题,会看到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他们不行,总觉得看到这里太浅了,显不出自己思想深刻,显不出自己观点独到。必须翻过来覆过去地看,颠过来倒过去地看——至少也得看出18层内涵来。

大家都就事论事,他必须上升制度;大家都有一说一,他必须反思体制。

大家都在铭记我们的国仇家恨,不忘我们的血泪历史,他必须高人一层,必须站在“全人类”的视角,反思战争带给各方的苦难——看到日本普通人也是战争受害者,也是被战争给异化成了怪物。

我还能说啥呢?只能说:深刻,太深刻了;慈悲,太慈悲了。

这种角度,八成大概似乎也许maybe应该是借鉴了德国拍的一个反战短剧《我们的父辈》,站在普通德国士兵的角度来看屠杀和战争,拍得确实很好,大家可以看一下。

问题是,人家真的是德国人自己拍的,自己反思自己;并且人家在作品之外,道歉、赔偿、总理下跪,一个没少啊。

那我就想问一句:你体谅日本普通人的时候,人家体谅你吗?他们有几个正视历史的?有几个反思战争的?有几个为对我国造成的伤害道歉赔偿的?

他们自己都还没有反思,轮得到我们替他们反思吗?

而且这种“深刻癖”患者,还有一个很典型的话术,就是:我们谴责战争和我们共情对方的普通人,不冲突。

冲突,很特么冲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讲两个逻辑:

第一,人的情感额度是有限的。就跟你今天短视频刷多了游戏就打少了一样,你用在共情上的情绪多了,用在谴责上的情绪就会少。

很多东西,道理上不冲突,但是必须分个高低和轻重,不能同时进行,否则就会消解共识、软化立场。在对方彻底认识错误并深刻道歉之前,远远没到我们替他们反思的时候。

第二,所谓的对方普通人,真的没错吗?

当时整个日本上下的战争狂热有多恐怖,大家可以自己去查,有多少日本普通人变卖家产捐赠战争,有多少人因为战败上吊自杀,这种举国上下的狂热思想,难道不是战争推力之一吗?这篇文章,十分隐晦地暗示,这个军人大概率是被洗脑洗傻了,只知道仇恨和服从,但这能成为脱罪的借口吗?德国战犯艾希曼,在审判战犯时,也拿服从命令和身不由己给自己辩护,当时法国著名哲学家萨特反驳他说:你并非别无选择,你可以当逃兵,你可以抗命,你甚至可以去死,可你没有,你选择了服从,那么你就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因为当时真的有一个德国士兵,因为觉得屠杀犹太人不对,而拒绝服从命令,最后因抗命被杀。如果多一点这样的人,也许战争就不会发生。在这样的人面前,找任何借口都是苍白无力的。最后,艾希曼被判处了死刑。

另一位著名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将这场审判写成了一本书《艾希曼在耶路撒冷》,提出了著名的“平庸之恶”的概念。如果为那些随波逐流投入战争的人找一些“身不由己”“大势所趋”的借口,何异于是在助长这种“平庸之恶”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之,这篇《杜鹃花落》从写法到立意到观点,统统都十分荒谬。但你要说作者带着多大恶意去美化敌方,我觉得未必。我觉得这人就是“深刻癖”晚期,想显摆显摆自己深邃的思想和高尚的感情。

可惜这种酸文假醋的东西,写别的题材,还能自我陶醉一下,写“反战”主题,就会出大问题——因为这事儿,容不得你去搞36个立场,72个角度——我们必须旗帜鲜明,万众一心地凝聚一个共识:不忘国仇家恨,牢记血泪历史。

至于这种东西,出现在未成年人的考试试卷上,我只能说——不合时宜的“蠢”,比单纯的“坏”,破坏力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