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看到一条消息,大意是:印度的经济发展给民众带来了很大的好处,贫富差距已经达到和发达国家(如意大利、西班牙、德国)的水平相近的程度,正在朝着“贫富差距不大,居民收入分配比例相对合理”的方向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南生测试的数据来看,情况似乎是这样的。

以世界银行公布的基尼系数指标为例,印度2021年的基尼系数为34.2%。在这区间内,即30%至40%,居民的收入分配被认为是合理的。然而,如果基尼系数高于40%,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

如果基尼系数超过60%,就意味着居民收入差距巨大,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相反,如果基尼系数低于20%,可以描述为居民收入分配非常平均,目前只有少数国家能够达到这个标准。

别急着祝贺印度,我们还有其他数据!在《时代周刊》一篇文章中,引用了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发布的《2021年全球饥饿指数》报告,该报告提到全球116个发展中国家组别类型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度的饥饿指数排名第101位,比苏丹、马里等国家还要差。如果加上发达经济体,印度的排名会更低。印度的饥饿人口数量高达2亿,相当于整个非洲地区的饥饿人口数量,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为什么会这样呢?

根据基尼系数的误导性,假设以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为例,您将会看到老挝(尚未摆脱“最不发达经济体”状态)的基尼系数达到了令人惊讶的38.8%,与以色列(38.6%)和美国(39.8%)相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是否感到困惑和无奈?这就是数据有时会欺骗人的地方,或者单个数据的有效性是不够的。基尼系数并非衡量发达国家经济和民生发展水平的必备条件,很多发展中国家也能达到这个水平。

然而,仅仅做到这一点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些权威机构提供了有关发展不平等和居民收入分配差异的数字数据,但并未揭示一个问题:这是全体人民收入增长导致的不平等加剧现象,还是大多数人陷入贫困导致的不平等加剧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显然不能这样做!我们必须将中国和印度进行比较,虽然一些富人和第二代人群的收入增长远远超过大多数普通老百姓,但普通中国老百姓的收入实际上增长了,几乎没有贫困人口。

很多低收入或中低收入国家,例如印度、老挝、斯里兰卡、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和苏丹,并没有像其他国家一样实现经济增长,而只是少数人受益,大多数人民仍然处于贫困之中。

南亚、非洲和中东动荡地带是全球饥饿人口的主要分布地区,基尼系数不能完全反映出实际情况,可能会误导人。中国、印度、美国、德国和澳大利亚的基尼系数都在30%至40%之间,看起来相似,但实际却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些曾经去过印度的博主这样描述了他们所看到的印度场景:大部分印度人非常贫穷,贫困显得格外明显。这些普通人希望的不只是贫困带来的低基尼系数,而是希望大多数人的收入能够持续提高。要记住,发展才是最重要的!本文由南生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