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城市不能没有公园,就像人类不能没有诗歌。不是肉体不能存活,而是精神难以呼吸。」

试过了!“公园20分钟理论”是真的!

随着春天的到来,公园的长椅上、草坪间长出了许许多多的年轻人。

他们带着一本书、一台相机,或者只带上自己,贴近土地、大口呼吸、放空自己,触摸草木一张一合的呼吸,聆听飞鸟划过天空的痕迹,感知生活原始的节律,享受宇宙无差别的爱与大自然的无限给予,实现治愈。

(春日的公园)

公园的“破圈”与一篇发表在《国际环境健康研究杂志》上的研究息息相关。研究显示,每天在户外待上一小段时间能够让人感到更加快乐,即便是不做运动,只是每天到公园待上20分钟也能让人状态更好。这便是“公园20分钟理论”。

一时间,大家纷纷在各大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公园20分钟实践,“摆脱班味”“幸好阳光免费”“我与地坛的故事一直继续”,轻盈与自由在与公园约会的20分钟里实现了具像化的表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园20分钟理论”的践行者们)

事实上,“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去没有天花板的地方”是近两年来人们追逐的信条。从格子间中抽离,从高楼大厦里出走,公园作为新的心之所向目的地,又有着怎样独特的魔力……

01现代通咎与公园疗愈

无论是小红书抖音还是微博朋友圈,无论是vlog短视频还是图文笔记,其中都不乏公园20分钟理论的践行者。阳光洒满慵懒的长椅,抬眼便是充满氧气感的绿意,冠以“理论” 之名则更如同真理。

(各个社交平台纷纷发起相关话题)

但与其说是玩乐,不如说是疗愈。公园20分钟理论的叙事如同一纸关乎如何能让状态更好的医嘱,那么,对于寻求治愈的现代人来说,病因何在?

从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人类亲手锻造了钢筋水泥与数字代码,一个在物理层面建起高楼大厦与自然区隔,一个在精神世界筑起智能的铜墙铁壁拉开与原始的距离。于是,病根便也分别指向工作学习与生活社交。

学习工作中,分秒必争的节律与不可名状的压力缠绕在一起,一个突如其来的任务,一道穿破寂静的提示音,总是让人轻而易举的碎掉,更甚,在封闭的空间里加剧;

在社交生活中,本就被琐事挤占而略显得逼仄的情感空间,又时常受制于一方电子屏幕,虽山海无阻,但赛博距离,于是数字疲劳、社交孤独接踵而来。

更加显性的,颈椎病、腰肌劳损、下降的视力无一不宣告着不满。

(“公园是都市人的避难所”)

于是人们开始主动寻求治愈。聪明的现代人在寻找出路时与公园20分钟理论狭路相逢,皆大欢喜。

为什么是公园?除去学术研究的严谨结果外,它对于城中人有着难得的“可及性”。不是遥远的野外,而作为城市里“圈养”的自然,凭借鲜明的属性,成为现代人更易抵达的过渡带与缓冲地。

就像热爱户外与自然的打工人们从哆啦A梦手中接过了任意门,而公园是目的地。

正如小红书“外人节”企划直抵心灵的标语那般,“自然的入口,是生活的出口”。不同于近些年在中产阶级爆火的“身心灵”花钱造梦,公园还充当着无需入场券的能量场,步入其间,放空自我,释放压力,如此简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身心灵导师学霸猫事件)

社交媒体中,有网友给出自己的开心秘籍,赢得共鸣:左耳戴一只耳机放着喜欢的歌,右耳听公园大人小孩的笑声。在自然界带有天然吸附力的动植物之外,公园里还有充满生命力的形形色色的陌生人。

打太极拳的爷爷奶奶、撞树养生的大爷大妈、嬉笑奔跑的小孩、同样来寻求疗愈的年轻人,不是数字屏幕里熟悉却遥远的距离,而是同一空间里陌生却具体的亲近。在没有天花板的公园,塑造生活与社交的天花板。

(公园里的植物、动物、人 @暴躁小火郭)

所以,人们前往公园去疗愈,似乎并非理论主义下形式大于内容的跟风效应。本质上,这是现代人对真实、简单、纯粹的渴望,而这份渴望严丝合缝地链接到公园这一场域中来。

02逃离、反抗or重新连接

在Soul的《2024年社交趋势洞察报告》中,提及了“断逃离”的概念,它指的是一种暂时性的远离“日复一日”,当年轻人面对社交压力和负面情绪时,他们选择通过短暂的逃避现实来寻求放松和解脱。

有人说公园20分钟便是一种短逃离,中国人有自己的gap moment。从过载的信息里抽身一瞬,把难以解决的困扰屏蔽一下,与不太完美的现实说声拜拜,短暂地从社会系统中出逃,获得自在的喘息。

然而,逃离总难免带有消极的情绪,现代人选择公园只是一种被动的让步吗?

(“比起关心工作数据,更想关心公园里的植物们有长高吗?”)

这更像是一种温和的反抗。

高楼大厦、交通枢纽和商业街区的精细划分营造出喧嚣感与紧张感,按部就班演变为前赴后继的流水线;保持精致成为社交礼仪,修剪自己戴上职场面具,攀比、物欲、别人眼中的自己。

正如德波有关情景主义与景观社会的论断那般,人们的生活被标准化的城市设计所束缚,被大众传媒和消费文化所包围和操控,真实的体验被替代与重塑,情感的共鸣和个体的体验悄然消弥,真实与虚拟颠倒,人们的存在被转化为对景观悄无声息的被动接受。

公园,则像是城市景观的不速之客,一个打破成规的插曲。而人们选择来到公园,是毅然决然的逆行,弱化目的性与物欲,追求真实链接与体验。“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在这种视角下,公园成为了“反景观”式的隐喻。

(德波“景观社会”)

公园20分钟,仅仅占据人一天中的1/72。在另外71份时间里,时间被线性地界定为工作、学习、社交等特定板块,而在公园中,时间是一场非线性的游戏,走出了社会的时钟,走进了自己的时间。

社会时钟的规训还体现在填满的规范和期待,公园中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使得人们可以在这里摆脱束缚,展现出更为真实和自然的一面。解构社会规范,寻求自由对话,公园在这里提供了一个逆社会时钟的伊甸园。

我到森林去,是因为我希望自由地生活,去面对生命最纯粹的实相,去看看我能不能学到它在教些什么,而不是当我要死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不曾生活过。”这是梭罗给出的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影《西伯利亚森林》)

不是消极的逃避,不是情绪化的起义。无论是歇脚的喘息,还是反景观、逆社会时钟的反抗,在本质上看都不是厌世与割裂。

公园是一间为了更好地出发的城市驿站,为了重新连接真实的生活,为了与现实更加清醒、优质、柔软地联系,为了找到自己。

就像史铁生与地坛公园那深深的羁绊,寻找创造灵感,映射思考与宁静。

“地坛公园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在这里找到了自己,也找到了与世界对话的方式”,他在采访中如是说道。

03城市需要公园,就像人类需要诗歌

在公园20分钟理论的践行中,我们看见公园,看见城市,看见人。

人们需要公园,一面是疗愈,另一面是温和的反抗,本质上是为了更好地与生活重新连接;而城市需要公园,一面为了生活在此处的人们,另一面为了自己的灵魂。

为了栖居这里的人们,城市搭建起可及的公园,粘合起由于城市化进程而导致的,人们与自然的断裂,化解数字时代冰冷的距离。当自然与个体在城市里交汇,温度与意义方开始显现。

(电影《小世界》)

为了自己的灵魂,城市则完成了富有哲思的转身。

城市诞生于自然,历经人类用祖祖辈辈的努力创造的文明浪潮,最终又远离自然。

公园,如同把遥远的秩序外无边界的大自然,按照比例尺浓缩搬进城市,装点一座城市的精神世界。城市古老的DNA动了,原始的野生状态被重新看见,公园却不只是文艺复兴,更是一座被历史河流打磨过的纪念丰碑。

在这种视角下,人类迷恋公园,便不是一种出走,而更像是一种回归,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古老的乡愁在此时此地被公园淡淡化解。

(纪录片《家园》)

诚然,人类文明的车轮滚滚向前。生命起源的时刻,自然是万物生灵以天为幕地为席的家园;从原始社会到现代文明的进化过程中,自然似乎曾是野蛮无序的代名词,于是城市带着智慧与秩序,与自然划分起明晰的区隔。

但是,在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城市拥有了大工业、高智能的坚硬铠甲,才有时间与精力去关照那颗柔软的心脏。而这一刻,城市里作为自然界代码的公园,不是原始的栖息地,也并非低文明野蛮的化身,而被赋予了精神层面的使命与意义。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至此,看山还是山。

(电影《死亡诗社》)

城市不能没有公园,就像人类不能没有诗歌。不是肉体不能存活,而是精神难以呼吸。

城市珍惜公园,是终于在自然面前低下高高挺起的头颅,“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是的,我从你中走来,也将在你的目光里向前。

(纪录片《家园》)

(图片素材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