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后主李煜与清代的纳兰性德,都是中国词坛的名人。

李煜与其父李璟,开创了中国词坛的第二个流派——“南唐派”,尤其是其创作者本身才华盖世,致使他这个流派曾经在中国词史上一枝独秀,享誉千年。

而号称“清代第一词人”的纳兰性德,虽不具备开宗立派的实力,但却是中国封建时代,最后一位影响力巨大的词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煜和纳兰性德曾以《长相思》为题,创作过填词。有热爱古诗词的朋友偶然发现,纳兰性德一生的代表作《长相思·山一程》与李煜的《长相思·一重山》,有颇多相似之处

因此,人们时常把这两首词拿到一起比较。论及词人本身的“天才”程度,以及他们各自的创作水平,其实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偶然发现有后辈向前辈致敬,且二人又都是古代的词坛的“大拿”,所以在这里引用一下他们的大作,目的不过是为看读者们茶余饭后,添上一点谈资罢了。

下面闲话少说,就让我们按照创作的时间先后,来欣赏一下李煜和纳兰性德的杰作,然后一起聊一聊这个话题。

一、李煜《长相思·一重山》赏析

《长相思·一重山》——南唐·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这首词的上阕描写的是一位远行客在征途中思念家人的感受。开头两句“一重山,两重山”和后世纳兰的“山一程,水一程”高度相似,含义事实上也是重合的。

两首词一上来都没有先交代词中的主角是谁,更没有去铺垫事件发生的背景故事,而是一上来就先写主人公的“行动”。

这个时候,词中的主人公到底在干什么呢?他在赶路,他先翻过了一重山,接着眼前又出现了另一重山。

爬山是一件很累人的事,一般人爬山,刚开始的时候劲头是最足的。因为他想着,要一鼓作气翻过这座大山,翻过去之后,接下来的就是坦途了。

然而当他爬到半山腰的时候,往往体力就开始不支了。再等到距离顶峰一步之遥的时候,他简直就已经迈不开腿了。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快要到达山顶了,接下来的路全是“下坡路”,不需要太多的力气了,所以很多人往往会在快要到达山顶的时候松弛下来。

这一停下来不打紧,休息一下再爬完就是了。可是有些人爬的是雪山,一停下来休息他就冻死了,于是就永远也到达不了终点。想想看,这有多可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李煜笔下的人,爬的显然不是大雪山,并且他也没有在快要到达山顶的时候松懈。可是当他一鼓作气爬过这座山的时候才发现,面前的路并不是坦途,迎接他的是另一座高峰。

这个时候他的心情是多么绝望啊,因此李煜第三句就写到“山远”、“天高”、“烟水寒”。山远和天高都是在说路途的遥远,久久不能到达。

在这种情况下,这位爬山的人看到山上的枫叶开始发红了。枫叶代表秋天,代表相思,于是他开始思念远在故乡的家人了。这就是上半阕词利用“空间”的变换,来营造氛围的手法。

在词的下半阕,李煜则是利用菊花的盛开和凋零,来营造了一种时间变换的氛围。到了这个时候才写出整首词发生的故事背景,那就是“塞雁高飞人未还”。

下阕中的人,正独自守着一帘风月,思念着上阕中那位“远行客”。那么,这个人到底是他的什么人呢?也许是他的爱人,也许是他的友人。

李煜这首《长相思·一重山》最大的优点,其实就是擅于“造境”。在这首词里面,他利用对词对“空间”与“时间”的氛围营造。

再加上“山”、“天”、“烟”、“水”、“枫叶”、“菊花”、“塞雁”、、,以及“一帘风月”的意象组合,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秋意”的氛围,让人读罢心生惆怅。

但是纵观全词,作者却根本连一个“愁”字都没有写,这是非常高明的。因此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评价说:“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温庭筠的词胜羡,美在遣词造句,美轮美奂;韦庄的词美,美在雅正大气,颇有风骨;而李后主的词美,却是因为他的描写富有灵气,“生动传神”。

李煜这首词是一首“怀远词”,他在词中显然是模仿了前代的一些闺怨诗,借托妇人思念远方的征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过去很多人以为这首词只是李煜在宫中闲来无事,幻想出来的作品。不过近来有人研究李煜的生平事迹,发现他创作这首词时,可能是出于对自己被扣押在宋地的兄弟的思念。

原来李煜有一位弟弟名叫李从善,是他父亲李璟的第七个儿子。开宝四年(公元971年)的时候,李从善代表南唐向宋国进贡,结果被宋太祖扣留在金陵。

李煜向来重手足亲情,他非常疼爱这位兄弟,一连为他写下了好几首“怀远词”,这首词就是其中的一首。下面,我们再来看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山一程》。

二、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赏析

《长相思·山一程》——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这首词写的是纳兰性德某一次跟随康熙的军队出关东巡,夜间在途中扎营时的情景。词的上、下阕的头两句,的确和李煜的那首很相似。

只不过纳兰性德词的开头两句,没有像李煜词一样突出路途中“一山还比一山高”的困难。而是改用“山”与“水”的交替出现,描写出他所在的军队实际的行军过程。

跋山涉水,不辞辛劳,干什么呢?为的是向着榆关那个方向行进。榆关就是山海关,军队日夜兼程地出了山海关,为的是去他们大清王室的祖陵举行祭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词中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这件事情发生的时间是在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这一年,康熙消灭了吴三桂,成功完成了他“削三藩”的计划。

从此以后这个天下,就完全属于爱新觉罗了。于是康熙决定冒着风雪前往祖坟,把这件大喜事告诉埋在坟里的努尔哈赤。

纳兰性德是康熙身边的侍卫,他由于体弱多病,根本不想参加这个活动,奈何皇命难违。一六八二年二月二十三号这天,康熙的军队在榆关外面遇到大雪,受阻,于是只能就地扎营。

到了半夜,纳兰性德大概是冷得睡不着,他探头看向军帐之外,发现四处灯火通明,原来大家伙都和他一样睡不着。

到了词下阕的开头二句,纳兰又用“风一更、雪一更”来描写当时天气恶劣的程度加剧了。李煜中写“菊花开,菊花残”,当中的时间再短,好歹也有几周的时间。

可是纳兰性德词中天气的变化,从“刮大风”到“下大雪”,就是一更挨着一更的,可见天气之恶劣。这件事情对于当时皇帝的亲兵们来说,是不可忍受的。

因为他们本来都是宫里贵族的子弟,从小含着金汤钥出生,根本没有吃过这样的苦头。所以他们现在就开始怀念在北京的家了,这就是“聒碎乡心梦不成”。

本来写到这里,这首词要讲的内容其实就已经讲完了,可是纳兰性德仍然觉得自己没有说得非常“透彻”,于是又补了一句“故园无此声”,这是说他的“故园”没有这种风雪交加的声音。

纳兰性德最后这一句,写得尤其令人玩味。满人本是游牧民族,生活在白山黑水、冰天雪地之间。可是他现在却说自己的家乡没有这种风雪交加的声音,大家觉得有可能吗?

近代自王国维以后,有不少人对这首词的评价颇高。说它写得“新颖豪壮”,其实我是不同意的。先说这个“新颖”吧,我觉得它有一点致敬李后主《长相思·一重山》的嫌疑。

都是通过时、空叙事来描写征途与思人,纳兰性德只是把李煜对远行客的思念,改成了出征将士们对家乡的思念。说他“豪壮”,更不知从何说起。

“夜深千帐灯”很豪壮吗?千帐灯在风雪之中不灭,并不是为了要作战,而是因为帐中的人“被风雪声打扰睡不着”。

更让人觉得奇怪的是,这些人睡不着的理由,竟然是“吃不了苦”。因为他们已经把北京那个家当成了他们的“故园”,早就该记了他们的祖先是来自冰天雪地,马背上的游牧民族了

结语

李煜的词意境好,写愁思不见愁字,相当高明。纳兰性德这首代表作,你还真不能说他写得不行。我在读到“山一程,水一程”的时候,因为李煜珠玉在前,我是没有什么感觉的。

但是当我读到“风一更,雪一更”的时候,还是能小小地与这位宰相公子共情一下的。只因冬天的大雪,确实非常寒冷。

从前读这首纳兰性德的词,已经嚼不出哪里好了。现在重读这首词,更是觉得它当中充满了一个娇生惯养的清朝贵公子的“矫情”。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教授赵秀亭在《纳兰丛话》中说:容若豪宕之作,往往只得半阕,后半即衰飒气弱,如《长相思·山一程》、《采桑子·丁零词》皆如是。

不过我觉得纳兰性德这首《长相思·山一程》,前半阕也谈不上什么豪宕,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