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从长治回平顺的路有多条,且都很好走。驱车去平顺县青羊镇小赛村,从出发到达目的地也就仅用50分钟,还不刨除在市里的拥堵。

小赛村在平顺县城北边约6公里,325省道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二三十年前坐车从平顺到长治,长治到平顺,小赛村几乎是必经之路。

为什么说几乎呢?原来在二三十年前,平顺和长治之间其实有三条道路可走,一条是西路,一条是北路,一条是南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路是平顺县城往西经盘山路上西岭,翻过山去走东峪沟,经苗庄到长治,距离上略微近一些,但是山大坡陡弯急,很考验司机的水平,并且一有雨雪,路就不能走了。

南路是从平顺往南到龙镇,经消军岭走壶关县晋庄、常平到长治,不仅翻山越岭,沿路还尽是从小村庄中穿过,且路要远的多,一般没人选择这样走。

北路是从平顺县城出来往东北走,沿着北部河谷取道潞城,然后到达长治。路途较西路远,但比南路要近,又胜在比西路、南路好走一些,所以在平顺和长治之间来往,一般情况下都选择走北路。

小赛村原来就是路边的一个独村,七八十户,二百几十口人。现在却不一样了,2020年左右,龙峪沟村和后庄村并入后,小赛成了大村,有268户,700余口人。

说实话,合并在一起的小赛、龙峪沟和后庄三个村中,小赛的名气远不如龙峪沟大,人口也不是最多,就胜在交通便利。所以合并后,对外名称小赛村,村委设在了小赛。

小赛的名字来源比较复杂,传说村后的西边有个龟山,山上有个古寨子,因此村名叫龟山寨庄。人们嫌这个“龟”字不好听,就称作卧虎寨庄。后来又因为这个寨子和周围张井寨、柏树顶寨、堆台脑寨等比较是个最小的寨子,所以叫成了“小寨村”。

曾经有一段时间,小赛和上五井、天脚、后南头等村合为一个大村。从人口和国土面积来说,小赛都是最小的一个村庄。为了胜过其它村,而“赛”字有胜过的意思,因而又改名为“小赛村”至今。

传说是这样传说的,实际上是什么,已无从考究。

小赛村整体处在河滩西边一块高高的土台上,民风淳朴。后来村下通了大路,陆续有村民往下走,慢慢地在路两边也聚集起了许多老百姓的房子,才形成了大路穿村而过的局面。

从小赛村北往西一拐,就进入了龙峪沟。龙峪沟名中有沟,确实也是一条沟的名字,约十余里长的深沟两边还有若干支沟,几乎每条小支沟里都曾有过人类居住活动过的痕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久远的历史变迁,沟里最终形成的村庄格局是四块,老百姓习惯上从外到里叫成了前庄、当庄(类似于中庄的意思)、后庄、二龙凹。至少在民国,以及后来的生产队时期,这几个小山庄对外都以一个村出现。

民国时期称为“龙峪村”或“龙峪沟村”,生产队时期名为“龙峪沟大队”,村委(生产大队)的领导在后庄办公。土地下放,包产到户后,龙峪沟一分为三,成了三个行政村,二龙凹、后庄和龙峪沟村。

当庄和前庄合在一起获得了龙峪沟村的名字,或许是因为人口相应多一些,或许就是老百姓口中的传奇故事。说原三家未分之时,龙峪沟村的会计是当庄人,而村里的公章就掌握在会计手中。

三家分开后,当庄因有会计手拿龙峪沟村公章,便图个省事儿,接下了龙峪沟村名,后庄和二龙凹依了旧名,一晃就是四十年过去了。

2020年,位置靠前的后庄和龙峪沟并入了沟口大路旁的小赛,位置在沟里最深处的二龙凹村却合到了距离较远的中五井村,个中原因,后面在走访中五井村时会有相关叙述。

龙峪沟名中有龙,确也与龙有关。传说,在古时候二龙凹那块地方曾经从天上降下两条龙。在龙峪沟中段的南边有一条支沟叫作南峧沟,沟深处有一个溶洞,龙母娘在此生下了黄、赤、黑、青、白五龙,因而得名五龙洞。

五龙洞天造地设,钟乳石遍布,不知道形成了有多少个亿年。直到沟里有了人类活动,人们认为祈福五龙,可纳福、加爵、增寿、添喜、招财。要在南峧沟口创修五龙庙,鸠工庀材,备好了全部材料堆放在场地上。

一晚过去,场地上的材料不见了,而在远离计划建庙场地的后庄村东向阳坡上却神奇般地矗立起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庙宇。五龙显灵,择地建庙,名声大震,因而五龙洞和五龙神庙的香火极旺,远近闻名。

五龙庙端坐在后庄村东阳坡缩进去的一小块平地上,门朝南开,一进小院。山门很简单,就像是一个邻家小院的门,没有复杂的倒座戏台,门口五龙神庙的石质牌匾是2007年才安装上去的。

正殿及东西耳殿都还完好,东厢房也在,西厢房不知道哪一年塌毁的,应该时间不长,根基废墟还在。整体东西长19.14米、南北宽15.47米,占地面积372.65 平方米。

正殿建于高 0.85米的石质台基上,面宽三间,进深五椽,单檐硬山顶,东西山墙保存有精美的壁画。庙正殿后边还有几孔土窑洞,在生产队时期,五龙庙和土窑洞一起成了整个龙峪沟几个山庄学生上学受教育的地方。

五龙庙创建年代不详,前廊保存有两通清代重修碑和一通民国时期创立地界碑。目前可见最早的石碑是清乾隆十六年(1751)的,现存建筑也是为清代遗构。在院内地上还散落着几块石碑残块,依稀可见碑上字迹,但不能确定是不是同一个石碑,也不知道年代或早或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赛并没有古代庙宇留存,很神奇的是村中却保存着一处建于清代的古民居。囿于地势条件,老宅坐南朝北,为二层棚楼式建筑,内置楼梯可达二楼。刘氏老宅的古朴沧桑,就是小赛的历史记忆,是岁月走过的痕迹,是文化和根。

小赛处在一个相对宽一点的河沟西岸,而龙峪沟则是一条更窄一些的河沟,几个小村子就在分布在河沟边的山坡上。总则,平顺县就是山大沟深,整体山连山,沟套沟,曾经极度贫困。贫困是全人类的敌人,国家不会容忍。

因为贫困,一个小村庄的命运就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息息相关起来了。揭示小赛村拥有的一个国家级身份,大多数人都不一定听说过,他的准确名字叫“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

农村固定观察点,是通过对固定不变的村和户进行长期跟踪调查,取得连续数据,通过对农村基层各种动态信息的及时了解,取得系统周密的资料,进而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综合分析,为研究农村问题、制定农村政策提供依据。

小赛村发展进步过程中最真实的每一条数据资料都完整不变地传到了高层,高层通过对数据资料分析研判作出了、制定了有利于农村发展的决策、政策。同样,通过源源不断传上去的数据资料也对实施过程中的每一项政策措施进行了验证,进而不断优化。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国老百姓的幸福度越来越高,小赛村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同样,小赛村分享到了国家大政策带来的时代红利,一步一个脚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稳步前进。

作出了如此大的贡献的小赛村,在前边文章中竟然说名气远不如龙峪沟大,是不是自相矛盾?真不是!

在1949年以前,平顺县龙峪沟村的名字曾多次出现在《人民日报》上,而小赛村真没有。如:

1947年1月31日第二版《怎样填窟窿?——平顺分果实经验》文中有

在割掉封建尾巴之后,农民目光都集中到果实分配上,群众思想很复杂。正如 龙峪沟政治主任石桃气所说:“这时群众是一个人一条心,如果思想教育掌握不紧,会影响农民团结。在分果实中,我们发现新旧翻身户思想上存在着对抗情绪:窟窿户对旧村干不满,样样都想得,件件皆窟窿,想一次弄个齐备;老翻身户想尽量争取当窟窿户,企图争果实。”

1947年2月7日第二版《调整干群关系深入发动落后 平顺普遍完成土地改革》文中有

平顺于去冬十二月初即开始了实现耕者有其田运动,到一月十号前后四十天的时间,在全县范围内普遍的完成了土地改革……在整个运动中,干部和群众都表现了高度的觉悟性,如龙峪沟武委会主任宋童则说:“过去是对果实多操心,对运动少操心;现在是对运动多操心,对果实就少操心了,恰恰颠倒过来。”

1948年5月28日第一版《平顺召开全县支干会教育党员 树立民主作风领导生产》文中有

如龙峪沟一个支干说:“见到报纸上说是要整党哩,就想到咱不行啦,不要咱啦!”……会上领导上说明整党意义,是治病救人,错误分别轻重大小,是改善党与群众关系,并不是故意和党员为难。

龙峪沟村藏在一条窄窄的沟里,是一个山区里山区,村不大,还分散,交通十分不便,但在祖国解放和建设中作出的贡献却是非常巨大的。

从流落在社会上的几十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龙峪沟村缴款交粮交税收据,真实地反映了一个国家命运其实和一个小小村庄所作出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

捡几份有代表性的龙峪沟缴款交粮票据,供读者欣赏,也直观认识一下一个小村庄的付出。

票名:平顺县政府粮食收据;票面尺寸:15cm*7cm;票面时间:1943年7月15日;交粮机关:龙峪沟;粮食科目:麦粮;数量:375斤整。

票名:平顺第一区财政收据;票面尺寸:17.1cm*5.4cm;票面时间:1944年3月30日;交款机关:龙峪村;科目或款目:统累税款;金额:壹万贰仟伍佰捌拾元$12580.00。

票名:发粮单存根;票面尺寸:7.6cm*13.5cm;票面时间:1944年7月14日;从右上开始:兹由龙峪沟民团班长刘栓柱带领牲口七头、民夫6名,共计陆佰拾五斤送交南庄沟村接收;发粮村仓库:龙峪沟。

南庄沟那时间居住的有太行四地委、太行四专署、太行第四军分区等大量的机关和干部,领导太南地区军民抗日,各种物资需求量极大。

票名:平顺县政府三十三年度秋屯粮收据;票面尺寸:14.5cm*6.2cm;票面时间:1944年12月4日;交粮机关:龙峪沟;科目:边地粮;粮额:米壹万壹仟柒佰伍拾贰斤;料玖佰贰拾斤;草:壹仟捌佰斤。

交粮,每年每季都有。除交粮外,还有边地款、农业税款、军鞋和军鞋款等等。

票名:平顺县一区收据;票面尺寸:16cm*5.9cm;票面时间:1947年1月19日;经交机关:龙峪沟;科目:边款;年度月份:1947年1月份;金额:洋壹拾贰万玖仟零玖拾元$129090元

票名:平顺县政府农业所得税款收据;票面尺寸:17.1cm*5.4cm;票面时间:1947年9月17日;交款机关:龙于(峪)沟;科目:农业所得税;年度月份:1947年9月;金额:拾贰万柒仟壹佰元$127100元。

票名:平顺一区军鞋收据;票面尺寸:17.9cm*5.2cm;票面时间:1947年8月24日;交款机关:龙于(峪)沟;科目:军鞋款;年度月份:1947年8月份;军鞋数量:59双;鞋料款数:101420元。

边款、农业所得税、军鞋款,金额动辄就达到十余万之巨,是一个月交这么多,还是一年交这么多,真还不清楚。但是,要清楚龙峪沟仅仅是一个只有二三百口人的小山村啊。

或许以前的币制也不一样,我们无法准确知道缴这么多钱平均到每个村民身上的负担有多大。但是在1944年12月边地秋粮一下子就交了一万一千多斤小米。“斤”这个单位几百年来没有变,可以有个实实在在的感受。

农民为了把侵略者赶出去,为了民族解放,为了建设我们的国家,宁愿把自己的口粮都贡献出去。农民是伟大的!

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乡村振兴政策深入人心,农民曾经做出的牺牲也是值得的!

到小赛村走访时,曾记得就在路边有一家在平顺县成立比较早的经营小杂粮的公司,走过了也没有找到。原来,公司发展壮大,已经搬离。原公司驻地现在进驻了一家修路项目部。

修路?好事!

从平顺县城出来,经张井、小赛,穿越龙峪沟,然后钻通一条隧道到莫流村,再折回平顺县城。在龙峪沟中走访时,见到一条宽阔的高标准旅游公路,已具雏形。

值甲辰龙年,小赛村,龙峪沟,五龙洞,五龙庙,借这条旅游大道一起腾飞吧!

小编微信:jdn0355,欢迎添加,探讨晋东南地区有关问题,或添加关注本公众号投稿邮箱:jdn035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