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水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市王屋山太乙池,从河南济源出发,经过荥泽后,流入山东省,流经菏泽、巨野、济宁、兖州、济南,行程2800多里,注入渤海。古时济水因独流入海,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朝廷为祭祀济渎神建庙,又名清源祠。宋、元扩建,至明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庙宇扩建到400亩,占地33万余平方米。延至清末,祭祀未断,庙貌不衰。济渎庙现占地130亩,遗存宋、元、明、清时期古建筑72间,被誉为“中原古建筑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济水文化学者李立政考察,在晋冀鲁豫四省40多个县市,民间修建的济渎庙,总数在60处以上,其中以离济源最近的山西省晋城、长治等14县市为最多,至少有 20余处济渎庙,且大多具有一定规模。这些济渎分庙或以济水为脉络,或以济源为中心而建。

那么与济水、济渎并无直接关联的山西省,中间隔着高大的太行山,为何却建有这么多座济渎分庙呢?原来,自古人们对济水与北海祭祀一直被列为国家级的祭祀,自汉代起,朝廷每年派遣重要官员定期致祭渐成礼仪定制。唐宋间又封济水神为“清源公”,“清源忠护王”,但凡国之大事,都要向济水神、北海神祭告。所谓上行下效,在民间对济渎水神的祭祀活动更为广泛,所以山西各地广建济渎分庙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下面就对现今犹存的济渎庙山西分庙予以介绍。

01高平建南村济渎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西晋城高平系上党名区,炎黄圣地,春秋时代称泫氏,战国时名长平,北魏至今叫高平。高平是中华文明的最早源头之一,炎帝率领先民在高平羊头山创耒耜,教稼穑,尝百草,播五谷,开创了华夏农耕文明。民间农家为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就把山川相连、相距百里的北渎济水神请到自己家乡,以求护佑,造就了高平区域内广泛而独特的水神文化。

山西晋城高平建宁乡建南村济渎庙位于翠屏山顶,创建年代不详,坐北朝南,三进院落。中轴线上有两道山门、献殿遗址、济渎殿、济渎池和后宫 ,两侧有便门、配殿、钟鼓楼等。现存的两道山门为明代建筑,正殿、后宫为元代建筑,其他为清代建筑,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晋东南地区现存的济渎庙中,建南济渎庙是规模最大的。据庙内碑刻记载,殿内的济渎神位是村民翻越太行山专程去河南济源济渎庙主庙迎请回来的。

02高平龙泉村济渎庙

山西晋城高平北诗镇龙泉村济渎庙位于龙顶山脚下,紧靠凤凰山脉,风光独特秀丽,是东山后最为完整的大庙之一。该庙占地面积1200余平方米,雄伟壮丽的大殿坐落在庙中心北侧,东西耳楼各1间,耳楼前各有1株四季常青的翠绿柏树,至今有几百年的生长历史,院西有奶奶殿4间,院内有一口通往凤凰山脉的古井,四季泉水涌流。

据碑文记载:该庙始建于宋代,辽国战乱中毁坏,至元末明初,朱元璋率领义军在此,人困马乏,干渴难耐,忽见此庙附近随处涌泉,水味甘甜,遂于屯兵在此,后于即龙泉村命名。清朝道光八年期间,村民共济,又得到了历史名人祁贡的大力支持,才将此庙补修完整,并刻碑于此,展示了当地百姓对济渎水神庙的崇拜和敬畏。

03高平谷口村济渎庙

山西晋城高平南城街道谷口村济渎庙位于村东南处,依山势而建,坐东朝西,进深三院。庙在其中轴线上建有舞楼、春秋楼、亭楼、济渎神殿等主体建筑,东西两侧建有地藏、眼光、牛王、五瘟、高禖、禅房等殿宇,左右均衡对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谷口济渎庙是全神庙,俗称池头庙。庙里西北角有一泉水,名曰济水,故建济渎庙以祀。现在石勾栏水池虽已干涸,但风韵犹存。在院西北角,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立石名为济渎碑。碑为石灰岩,高28.5厘米,宽174厘米。郭廷熙撰并书写,碑保存完整。

04陵川平川村济渎庙

平川济渎庙位于山西晋城陵川县城西20公里礼仪镇平川村,该村有1996年国务院公布的中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南吉祥寺。在南吉祥寺对面就是平川济渎庙。据村民讲,这座济渎庙主要是旱时村民用来祈雨的,可见在村民心中,这座济渎庙已经是河神、雨神,而不仅仅是代表济水了。

院内有大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石碑一通, 距今200余年,文中记载该庙于唐贞观年间奉敕建造,宋天圣年间迁此重建,金、元、明、清屡有修葺。

05泽州县西顿村济渎庙

西顿济渎庙位于山西晋城泽州县高都镇西顿村东,占地面积约1294平方米,是金代至大清的古建筑。西顿济渎庙坐北朝南,中轴线由南向北有戏台、正殿,两侧耳楼与西角房、东西厢房,西顿济渎庙内最有价值的是正殿,创建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前檐廊柱青石质八角柱,柱身有收分、柱头斗栱四铺作出单昂,覆盆式莲花柱础,美妙绝伦。

西顿济渎庙有一段传奇经历,据庙内碑刻记载,宋末宣和年间村里几位善士计划修一座济渎庙,等准备好建筑材料的时候,宋金战争爆发,修庙的事就暂时放下了。直到“宋宣和四年”重新开建,到修好庙宇所立碑刻上的“金大定二十八年”,中间竟然相隔了66年!2009年这座庙由民间爱好者发现,村里上报后,济渎庙于2011年成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2013年3月,济渎庙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5月,济渎庙进行了全面维修,千年庙宇以崭新的姿态重现于世人面前。

06阳城县尧沟村济渎庙

尧沟村属山西晋城阳城县北留镇,是中国传统村落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也是豫晋茶马古道的重要节点。村内现存明清时期的民居和古建20余处,村里有两眼泉,名骄顶泉和鼓水泉,水量丰沛。村里还建有不少庙宇、楼阁、戏台等公共建筑:帅府北门顶层有财神阁,东门顶部有大士阁,凤山头上有明代济渎庙,村西口有清代山神庙。

尧沟村济渎庙建于明崇祯六年(1633),清朝中期重建。据传说,其村落居民来自济水下游山东曹县(属济水故道上的今菏泽市),在明代初年迁到尧沟村。随之选择邻旁风水佳明之处,建立济渎庙,以便延续在山东老家时对济水神的崇拜和祭祀。尧沟村济渎庙,入口为戏台3间,旁有耳房6间,再往两侧是钟鼓楼,造型独特,轮廓分明,很好地衬托出丁山形。济渎庙有正殿9间,拜殿9间,南北配殿11间,真武庙8间,老君殿16间,共64间,总占地面积3.5亩。

后记:在遥远的农耕文化时代,地处太行山脊的山西先民们依赖自然,畏惧和崇敬自然,人们期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于是开山建庙,祭水拜神,祝愿神佑生产顺利、生活富足。所以,备受朝野崇拜的济渎水神在晋东南一带早就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随着济渎庙的灵验名气远播,祭祀济渎水神是当地民间一年中最为重要的活动和必行的宗教仪式。

虽然山西晋东南地区与河南济源的直线距离并不遥远 ,但是在遥远的古代,碍于太行山脉的阻隔,想要去一趟济源参拜并不容易。为了省却奔波之苦,民间在本地建庙,请来济水之神,除了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八传统祭祀济水神的日子,方圆百里百姓来到当地的济渎庙烧香祈福外,平时若有旱情、有灾难、有病患、有祈愿,大家也会随时去祭拜。在人们心中,济水之神不仅仅是河水之神、雨水之神,更是吉祥之神、幸福之神,从而使这些地区最终也走入了以济源济渎庙为中心、以济水为脉络的济水文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