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作者 | 西红柿

本篇编辑 | 董小姐

插图来源 | Julianna Bíbor

当值编辑 | 玄鹤

今天的故事,讲述者是一名40岁的妈妈,如今的她已然新生,爱自己、爱家人、爱生活,工作也不再觉得枯燥,而是充满了热情,对生活也充满了希望。

然而曾经,在37岁那年,高龄生下二胎后的她,却经历了一段异常痛苦的时日,小儿子的降生,为她的生活带来挑战和变故,睡眠开始不足、身体开始疼痛,精力的不足让她无力顾及两个孩子,她开始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妈妈,内心疲惫、自责、愧疚,负面思维占据了她,于是抑郁再次复发。

幸而她找到了郁金香,加入了这个温暖的家庭,在这里了解了疾病的知识、参与共修学习、找到归属感和康复的希望,还有老师和辅导员们的大爱托举,搀扶着她重新开始了生活。

这段经历,也让40岁的她找到了人生新的目标——成为郁金香的一名志愿者,把助人当成自己的终身事业。

感谢这位妈妈真诚的讲述,让我们看到了爱与爱传递的温暖和助人事业那无法用金钱所衡量的宝贵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郁金香》的第356个郁友故事

本文作者为郁金香自我成长营2023年第14期1班同学

成长营带领人:补丁老师

辅导员:红茶加白兰地、灿灿


37岁迎来二胎,抑郁复发,我生不如死

回首2021年4月,当时,37岁的我迎来了二胎儿子的诞生,但同时,我也再次走入了情绪的深渊。

我属于高龄产子,那时我的大女儿已经10岁,上小学四年级。

在生下儿子后,我发现自己的精力都给了儿子,时常感到精力不足、力有不支、分身乏术,以前一直由我照顾女儿的生活与学习,但那会儿,我根本顾不上女儿,而女儿的学习,家人也帮不上忙,所以只有我一人操持。

回忆那段煎熬的时光,我脑海中经常的一个画面是,我独自一人,怀里抱着老二,同时辅导老大的作业,一会小的哭了尿了,一会女儿又吵了闹了,我常常顾此失彼、感叹人生之艰难。

这样的境况,也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无力感和愧疚感,我开始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妈妈,觉得自己很没用,我的情绪,已然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那时候,我女儿上下学的接送都由老母亲代劳,母亲经常忍着病痛来接送孩子,出行安全很是让人担忧,我很心疼母亲,也觉得自己给体弱多病的她添了很多的麻烦,内心长期充斥着一种愧疚感。

有一次,在放学的路上,发生了交通事故,我女儿无恙,但母亲却右手腕骨折并多处挫伤,我的自责感无力感更是到达了顶峰。

因为女儿的学校就在姥姥家附近,为了祖孙俩的安全,再加上我忙于照顾儿子实在顾不上女儿,所以我决定暂时让女儿搬去姥姥家。

从此,她在生活和学习上都远离了我,我内心更是觉得很对不起她。

而儿子,也不像女儿小时候那样好带,每天晚上要夜醒好多次,这也导致我长期睡眠不足,再加上高龄产子,我的身体一直有这样那样的疼痛,我整个人都长期陷在一种疲惫低迷的状态中。

在哺乳期结束后,我就投入了正常的工作中,那时候正值新冠疫情,由于单位的特殊性,我常常一上班就是一个星期或半个月不能回家,对儿子也疏于照顾了,我再次陷入无力、自责的情绪怪圈里不能自拔。

我开始觉得生不如死。

我知道,自己是抑郁症再次发作了,但由于对精神科医生的误解,我一直拖着没去就诊。

直到2023年三月初,我的情况严重到我觉得生活和工作都难以胜任的时候,在领导的建议下,我才去了市安定医院就诊,并再次被确诊为中度焦虑型抑郁症。

走进郁金香,两次一块钱的学习,我康复了

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幸运的遇到了郁金香——这个温暖的家园。

感谢互联网这个信息时代,让我走进了这个温暖的家庭。

由于自己的病痛,我对心理问题很重视,我也在微信关注了好多心理的公众号,二月底,我无意中从尚善健心平台的小模块进入了郁金香陪伴的小程序里,自此开始了我的疗愈和成长之旅。

最初,我只是在平台里看看科普的知识和郁友们康复的文章,也好奇于各个模块的内容。我发现,郁金香居然建了那么多的微信群,全国各地的都有,我们内蒙古赤峰也有,我果断的加入了。

原来有这么人与我同在,我从此不再感觉孤单了。

我每天都会浏览郁金香小编编推送的文章,还有公益直播课,自此,我长期浸泡在群里和平台里,了解疾病知识、刷新认知。

我了解到,郁金香陪伴是个民间抗郁公益组织,是由爱咪老师大爱发心组建起来的,为了让广大的郁友和他们的家庭少经历痛苦与迷茫,她把自己和女儿求医问药和康复的艰难经历总结成经验,联合道同的各位老师们一同大声疾呼,奔走相告。

从2016年几个人的坚守到今天,郁金香陪伴越来越壮大起来。郁金香陪伴的抗郁活动也是丰富多彩,有科普宣传、陪伴咨询,有青少年训练营、家长成长营和自我成长营,公益直播课,还有郁友节,各种疗愈的工作坊、读书会,线上线下的都有,形式多样。

我就是在郁金香的自我成长营里得到疗愈的,自我成长营是公益的形式,只需要一元报名费就可以报名加入。免费提供好多学习资料,有书籍、音频、静心的方法,还为我们制定了系统的学习计划。

我们带着问题去读书,听课,思考,每周在线上共修、开读书会,交流读书心得和生活感悟。

在郁金香里学习,没有任何压力,没有硬性的要求,郁友们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自愿参与,分享也是凭个人意愿。

我发现在一次次的读书会中,我的认知在一点点的改变,我内心的能量也在慢慢的升起,因为这里的学习资料都是让我们去了解自己、看见自己、成长自己的。

有些小伙伴康复成长得很快,一阶段的学习结束就进入了二阶段,有些小伙伴进入的慢些,也可以复训,依然是一元钱的报名费。

我本人就是通过两次一阶段学习达到康复状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学认识抑郁,不仅治标,更要治本

回顾我以前的就医与我现在康复的过程,让我深深体会到“抑郁症不可怕,对抑郁症的无知才可怕”这句话的深意。

之前,我对此病不够了解,所以三次就诊,我都没有好好吃药,因为我认为医生是不负责任的,他为什么只顾给我开药,不为我做心理辅导?

直到走入郁金香,我才明白精神类的药物应该怎样服用,我才知道原来医生和心理咨询师是两个不同的职业,精神科医生就是负责诊断和开药的,而心理咨询师才是做心理辅导的。

一想到这里,我觉得无知真是可怕啊!万一自己以前病得严重、一时想不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那是多么不负责任和可怕的事情,要给家人带来多少伤痛啊,细思极恐!还好自己遇到了郁金香!

在平台上,我还认识到,这个病,吃药只能控制情绪,是治标,只有改变自己多年固有的思维模式才能治本。

自己之所以会得这个病,就是因为多年来,我对事物的看法是消极的,遇到事情只想逃避或自怨自艾的认命,久而久之,就抑郁了。

自己之前也关注了很多心理公众号,来看有关抑郁症的文章,读了都觉得很有道理,但就是用不到自己的身上。

现在我明白了,知识要内化,需要系统的学习,碎片化的东西是形不成架构的。

最后一点,我觉得自己的康复还和学习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在自我成长群里,大家同病相怜,能够互相理解,守望相助,还有平台的老师们和辅导员们的大爱引导,有病友们不断康复的消息,让我有一种归属感,也让我看到希望,更让我内心升起了对康复的信心——坚持走下去,我就康复了。

对我而言,郁金香陪伴不仅拯救了我的生命,更拯救了我的灵魂。

康复后的我就像浴火重生了一般,爱自己、爱家人、爱生活,工作也不再觉得枯燥,而是充满了热情。

我今年已经40岁了,突然觉得人生有了新的目标,我想成为郁金香的一份子,想把助人当成自己的终身事业,以此来报答郁金香对我的救命之恩。

为此我报了郁金香的陪伴者培训,也在努力的扩展自己的心理学知识,学习有关心理咨询的技能。虽然我目前还不是个陪伴者、志愿者,但我的心早已走入了郁金香的队伍里,是郁金香的一个小火种,有着光和热,在照亮和温暖身边的人。

我想大声地喊:“郁金香我爱你!谢谢你!感恩你!感恩大爱的老师们!感恩帮助我的辅导员们!感恩相遇相知的郁友们!感恩自己所有痛苦的经历!感恩自己的家人、朋友、同事!感恩自己的不放弃!感恩自己的成长!感恩一切!”

备注:每个人的体质和病症都不太一样,因此,文章中的治疗方式,仅做参考。给郁金香所有投稿及采编故事,默认可以公开。感谢分享自己抗郁路上的故事,有公益稿酬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