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公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大清朝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不管当初和图海一起平三藩,还是后来被“分配”遥远的盛京,周培公都没有辜负康熙的期望,他用了10年之久,日以继夜,夜以继日,遍读典籍,为康熙做了最后一件大事,就是献给康熙大清地图,成为康熙治国之方略。那这地图周培公是怎么画出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培公临终前献皇舆全图

在《康熙王朝》中有这样的桥段,很是精彩,当时的周培公虽在苦寒戎边之地,但也没闲着,康熙帝北巡盛京之时,用十年之久画出了皇舆全览图献给康熙,因为周培公是想以此表忠心,让康熙看清大势,并提醒康熙,以形势来看,台湾不过是大清的股疥之疾,真正的威胁是蒙古的葛尔丹。

然而,蒙古葛尔丹为了自己的千秋大业,对大清朝早已虎视眈眈,他趁三藩内乱之时,悄悄的统一蒙古,然而,将来能与清朝争地盘的必是葛尔丹,而不是台湾郑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欲想平葛尔丹,就得先收复台湾,因为台湾郑氏不断派水师来袭扰东南沿海,大清的财税重地正是东南之地,加天下粮仓首地,东南隐患,不尽快收复台湾,必然加之北征乏力,周培公虽在盛京,但对形势入木三分的分析,因此周培公举荐姚启圣收复台湾的决定性人物。

周培公功高盖世,权倾朝野,而在他职业生涯即将达到最辉煌的时候,被康熙“发配”苦寒之地戍边,当康熙再次见到已是病入膏肓的周培公后,突然有了一点悔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培公献图之前,康熙表达了歉意,周培公略显欣慰,云谈风轻,并未过多苟责,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了,能在临终前完成自己的使命,为大清做最后一件大事,就是献给康熙大清地图,在周培公去世后,康熙帝为周培公守灵一晚,并且停朝一日。

周培公对大清未来的精密筹划,不得不令人折服,绘制出堪称清朝最大最全的地图,称之为皇舆全图。而像这种海量的测量工作,周培公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培公潜心绘制大清地图

《康熙王朝》中,周培公在不起眼的地方,无人关注的地方,还是用毕生精力画了大清最全、最精确的地图,康熙如获至宝,并且在历次重大战役中都随身携带着。

影视剧离不开真实的历史,七分史实三分虚构,毕竟是影视剧,不是正史纪录片,所以根据剧中情节的需要,将周培公刻画成一个国土无双的人物,不仅为朝廷立下不世之功,并且用毕生的心血绘制出大清地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在当时的条件来说,周培公没有怀才不遇,也并没有碌碌无为,而凭借翻阅各类书籍材料,遍读典籍,用10年之久的时间,日以继夜,夜以继日,潜心绘制了最为完整的,最精最全的大清疆域图,献于康熙帝,就连孝庄皇太后都能在上面,找到她自己的家乡,不得不说当时的周培公有大智慧,他的心胸和视野可谓大格局。

由于清朝疆域幅员辽阔,涉及到巨量的地理测量,能做到精确定位经纬度,难于办到,据说古人绘制地图时候,就是驾着一种叫做“记里鼓车”的马车丈量,而这车分两层,上层一个木人,下层也有一个木人,当马车行到哪里,地图便画到哪里,当车行十里,下层木人就击鼓十次,车行十里,上层木人就要敲响一次铃,这样只要记录铃声和鼓声的次数,以地理的精确定位经纬度,便可以计算出马车行过的距离,所以使用“记里鼓车”测量,大大的减轻了丈量土地的劳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倘若周培公这十年来也用同样的方式来测量,那么关于涉及到地理测量,和精确定位经纬度,他完成这图的绘制,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周培公耗尽了自己毕生的心血,才画出此图并献给康熙的,因此康熙对周培公的死,感到十分愧疚,后悔当年将他放到这冰天雪地的盛京,最终让他病死于盛京。

当然,这只是影剧上夸大了周培公的功绩,而皇舆全图到底出自谁之手呢?当然,当时除了康熙能够有这个魄力,还有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皇舆全图是出自于传教士

在史实上,《皇舆全览图》的确是大清最精最全的地图,它并非像《康熙王朝》说是出自周培公的手,而是康熙帝授意传教士所作,准确的说,只有康熙帝才有这个实力聚合完成这一海量工作。

为了维护大清的疆域完整,康熙不但要应对西北的叛乱,还要提防沙俄重兵压境,需要对边界有个准确的界定,于是康熙就有了绘制清朝疆域图的想法,但以当时清朝的技术能力很难于办到。

不过恰逢欧洲工业革命,有众多传教士刚好来到中国,并带来了大量先进技术,当时传教士地图测绘领域,已经是具备成熟的技术了,需要在中国广泛的传播西方的技术理念,并希望深入的了解中国,因此传教士想借助绘制地图的机会,遍及中国各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康熙也便借助这些传教士,给自己培养大量的技术人员,从西方采购大量测绘仪器,在公元1708年正式启动皇舆全图的绘制,因为当时康熙和传教士各取所需,才促成了皇舆全图的诞生。

特别要说的是,周培公早在公元1701年就去世了,如果是周培公绘制的,从时间上也是对不上的。

所以,康熙这图是出于康熙之手,历时十年的实地绘制,才将此地图基本完成,制此图时,由于当时清朝与准噶尔汗国的战争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新疆准噶尔及西南地区,并没有纳入地图,但此后又陆续增加地区图,包括28幅省区图,称之为“康熙皇舆全览图”。

直到数十年之后,乾隆皇帝才将空白地图纳入图中,皇舆全览图才得以增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虽说是影视剧,但任何戏剧都是史实的写照,所谓七分史实三分虚构,周培公虽被贬去苦寒戎边,但并没有自暴自弃,也没有选碌碌无为,而是借着工作不多的机会,潜心研究,用十年之久的时间,绘就了《皇舆全览图》,无奈自己承受不了这冰山雪地的恶劣环境,最终病入膏肓,临死前,将自己绘制的地图呈献给康熙皇帝,可谓是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