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血泪史。

近代史中,一些人的出现,险些将中国推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近年来,一些研究近代史的专家提出,近代史上,导致中国差点亡国的罪人,有三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丧权辱国

第一个,便是人们很熟悉的慈禧太后,这是一个在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人物。

慈禧太后一生之中,经历了前后五次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战争,见证了时代巨变。

作为清政府实际的掌权者,她没有想出力挽狂澜的办法,反而一边压榨国内民众,一边对列强卑躬屈膝,让中国的主权步步沦丧。

自咸丰皇帝去世之后,慈禧采用了一系列手段,铲除异己、操纵皇权。

开启了自己四十七年,大权独揽的生涯。

客观而言,慈禧是具备一定统治才能的,也想过要挽救清王朝。

但是,封建制度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不是人力可以挽救的。

更主要的是,慈禧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封建统治者,她必然会站在人民大众的对立面。

慈禧很出名、也很能体现封建统治者自私性的一个“事迹”,就是挪用了北洋水师的款项来为自己做寿。

这场寿宴,慈禧挪用了700多万两白银。

折算一下,这笔钱本可以为北洋水师添置三艘新的铁甲舰。

然而,慈禧竟然不以为意。

慈禧当时自信的认为,日本区区小国,不足为惧。

相比于眼前的战争,慈禧更看重于生日的排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是,慈禧不希望以李鸿章为代表的北洋势力太过强大。

就这样,慈禧心安理得的花掉了一笔,本可以挽救北洋水师的银子。

而这次挪用公款,不过是冰山一角。

慈禧执政的几十年里,曾经无数次动用军费,满足一己私欲。

而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一次又一次战争的惨败。

太后的无能让朝堂内外许多人不满,就连坐在皇帝宝座上的光绪,也曾想过反抗。

反抗的方式,便是联合了康有为、谭嗣同等一批文人,试图掀起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也就是历史上的戊戌变法。

然而,这场变法不可能成功,皇帝和文人们所搭建的只是一个空中楼阁,无法落到实处。

自上而下的改革,在当时的中国更是完全行不通。

更要紧的是,变法变到最后,触动了慈禧太后手中的利益。

慈禧最初愿意冷眼旁观,但当她意识到皇帝想要夺权的时候,立刻坐不住了,重新出山,极其果断地处置了朝廷之中的维新派。

但很可惜的是,慈禧太后的果断,只体现在她对内部的统治上。

对内,她可以毫不犹豫的控制皇帝,镇压百姓起义。

可一旦面对外敌,她又顿时变成了软骨头。

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慈禧太后胁迫光绪皇帝,发表了一篇很出名的上谕,最核心的一句话是:“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光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句话,也就是慈禧太后多年来,同外国交往的手段。

大清对外屡战屡败,慈禧只想息事宁人,于是,只能不断的割地赔款。

当然,她不是没有试图抵抗过。

在八国联军侵华之前,慈禧太后曾经有过一次很著名的向列强宣战。

可这件事情,并不能说明慈禧太后抵抗侵略的决心。

因为,这件事情的前提,是慈禧太后误听人言,以为列强希望她还政与光绪。

以为大权即将旁落的慈禧太后,这才恼羞成怒。

当然,很快,列强就用坚船利炮狠狠打了慈禧的脸,让她再也没有了对抗的勇气。

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慈禧太后命令李鸿章前去与洋人谈判,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在条约之中,慈禧太后对洋人极尽让步,只求能换来自己的一些安宁。

不管洋人要割地赔款也好,要开放口岸也好,乃至于杀人放火的事情,慈禧太后一概不问,只催促李鸿章快快签字,平息洋人怒火。

至此,慈禧太后将朝廷的主权已经出卖殆尽。

她虽是清政府的统治者,却也是洋人手中的一枚棋子。

慈禧太后去世的时候,所有的中国人都松了一口气。

因为,可以预料,按照慈禧太后软弱无能的对外政策,只要她活着,就会将更多的利益出让给洋人,直到将中国彻底兜售干净。

窃国大盗

第二个罪人,则是窃国大盗袁世凯。

关于袁世凯的卖国事迹,围绕着一个关键词——《二十一条》。

1915年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了《二十一条》,这份条约,完完全全是日本为侵略中国而搞出来的阴谋。

签下《二十一条》,就等于将主权拱手让人,一个有良知的人,绝不会在条约上签字。

但可能就连日本人也没想到,在这次谈判中,他们并没有遭到明确的拒绝。

因为,与他们谈判的人,正是一心想要登上皇帝宝座的袁世凯。

为了窃取革命果实,袁世凯一度将自己伪装成一个革命者。

不过,在得到总统宝座之后,袁世凯立刻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

掌权不久,袁世凯便立刻下令要重组内阁,将一些民主人士都从政府之中踢了出去,转而提拔自己的亲信,形成了一言堂的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他否定了此前确立的一系列法条,拒绝总统选举。

1914年1月,袁世凯更是直接解散国会,在四个月之后颁布新约法,确立了总统至高无上的地位。

袁世凯想要通过钝刀子割肉的方式,把政府变成自己的囊中物。

袁世凯倒行逆施的行为,引起了诸多民主革命人士的不满。

可是,袁世凯手段残忍,为了消灭社会上反对的声音,他不惜痛下杀手,以至于人人噤若寒蝉。

到了1914年年底,自以为时机成熟的袁世凯甚至直接宣布,自己成为终身制总统,而且,总统职位竟可以世袭。

除了空有一个总统名号之外,袁世凯已经把总统改造为了事实上的皇帝。

但纵然如此,袁世凯却不敢迈出称帝这最后一步。

因为,他很清楚,人民对封建帝制已经毫无耐心,革命民主是大势所趋。

如果此时称帝的话,很可能引起国内强烈的反弹,就连列强也会出手干预。

一心想要称帝的袁世凯为此焦虑不安,而此时,日本却在策划一个针对中国的阴谋。

当时,日本已经把目光放在了中国山东,夺取德国在山东的利益,也正是日本参与一战的原因之一。

日本的诸多政客都在当时提出,应该趁着欧洲战事未完的时候,加紧侵略中国。

否则,等到欧美列强腾出手来,日本就无利益可分了。

而且,这个时候,袁世凯是相当依赖日本的。

一战爆发之后,袁世凯也担心自身权位不保,所以,积极寻求列强的支持。

日本当然不会放过天赐良机,他们很快和中国方面密谈了几次,并信誓旦旦的表示,不会在中国的土地上打仗。

得到日本承诺的袁世凯喜不自胜,殊不知,日本不过给他开了一张空头支票。

没多久,日本宣战。

数日后,日本军队便进驻了山东,说是要对付德国,其实,就是要瓜分中国。

11月7日,日本攻陷了青岛以及胶州湾地区,四天之后,日本方面便将《二十一条》的草案提交内阁通过。

随后,又委托日本大使联络了袁世凯。

一旦在《二十一条》上签字,就意味着中国政府允许了日本在山东合法的掠夺权益,乃至于满蒙之地,也会为日本所占据。

但袁世凯却不敢拒绝,因为,日本开出了一个让他无法拒绝的条件:“中国如欲改国体为复辟,则敝国必赞成。”

袁世凯一方面不想和日本彻底闹翻,一方面又受到帝位的诱惑。

于是,便在半推半就之下,签订了这样一份亡国的条约。

卖国求荣

第三个罪人,是大汉奸汪精卫。

汪精卫年轻的时候,曾经有过刺杀摄政王的壮举,那时的他,也算是一个革命志士。

然而,事实证明人是会变的,当真正接触到权力之后,汪精卫便把过去的革命理想彻底抛诸脑后了。

说起来,汪精卫和袁世凯还有些渊源。

袁世凯窃国之后,国民党群情激愤,很快发动了针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

而此时,身为革命元老的汪精卫竟然出来调停,反说什么,一切要用法律来解决。

从这一刻开始,汪精卫骨子里的软弱自私便可见端倪了。

而汪精卫变得更加疯狂,是在蒋介石掌权之后。

汪精卫自以为资历深厚,能够从孙中山的手中接过总统的位子。

可是,论玩政治,他比蒋介石还是低了一截。

孙中山去世之后,蒋介石迅速上位,风头俨然盖过了汪精卫。

这让汪精卫郁闷不堪,打算寻求更多的力量来支持自己夺权。

1931年,日本占领东三省,汪精卫最初还大义凛然的发表了这样的讲话:“决非威武所能屈,决不以尺土寸地授人。”

可事实上,汪精卫的气节根本就不像他嘴上说的那样。

日军攻势猛烈,汪精卫很快就吓破胆了。而且,当时汪精卫手中无兵权,他对外,为自己的名声喊几句抗日口号,说到底是什么也不付出。

到了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汪精卫心中恐惧尤甚。

那个时候,他还不敢大张旗鼓的说自己要投降,但私下里却时常念叨,说如今只剩投降一条路,坚持抗日,无非跳火坑而已。

到了这年八月,汪精卫更是懒得掩饰了。

公开讲话的时候,他便说:“和呢?是会吃亏的,就老实承认吃亏,并且求于吃亏之后,有所抵偿。”

此时,全民族上下都要与日寇死战到底,而偏偏汪精卫以及他所代表的一大批政府官僚,却选择软弱求和,此等行为,无疑是将国家推向死路。

汪精卫随后的行为,证明他的底线还可以更低。

1938年11月,汪精卫正式和日本方面达成了协议。

汪精卫向日本投降,而同时,日本扶持汪精卫另立政府,帮助他成为中国实际上的领导人,和蒋介石分庭抗礼。

汪精卫和蒋介石其实都有着极强的投降倾向,不过,汪精卫投降的更彻底,

所以,日本人也愿意扶持他这个傀儡。

而汪精卫不仅不以为耻,反而表现的十分积极,生怕投降这件事情,都让蒋介石抢了先。

至于国家主权,汪精卫可顾不得了。

他和日本人达成的共识之中,包括:汪精卫代表政府承认伪满洲国、承认日本人在华的自由居住权、归还日本租界。

甚至还同意,战后日本不必担责,中国反而要给在华日侨做赔偿。

这些协议内容如果真的实现,那中国便会彻彻底底沦为日本的后花园。

所以,可想而知,当汪精卫正式宣布自己投靠日本后,中国国内的民众会有多么愤怒。

而汪精卫虽然已经彻彻底底做了卖国贼,却又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个汉奸。

在无数次讲话中,汪精卫都说自己的行为是曲线救国,甚至大力鼓吹日本提出的共存共荣那一套。

他试图让所有的中国人都和他一样,放下武器,拱手而降。

更令人愤怒的是,汪精卫与日本人合作,一度统治着当时的沦陷区,甚至在沦陷区内大肆搜刮,将所得财物,奉送到了日本的侵略前线。

他的所作所为,已经完全不配被称为一个中国人了。

当然,汉奸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1944年,汪精卫在日本因病离世,死前,他还恬不知耻的要求葬在中山陵附近。

当然,抗战胜利不久之后,民众便毁掉了他的陵墓。

身为汉奸的他,永远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慈禧太后、袁世凯、汪精卫,这三个人都是史上出名的卖国贼。

他们所展现出来的品性是一致的,对内残酷无情,对外卑躬屈膝。

人民永远无法忘记他们所犯下的罪孽,也永远不会谅解。

参考资料:

王道成《慈禧太后传》

张鸿福《袁世凯》

闻少华《汪精卫传》

本文由“文史风云”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