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现实困境

相信小伙伴儿都经历过类似的、令人伤脑筋的场景

  • 面对困难,千方百计也没能搞掂,是否想过使用暴力强行通过?
  • 过于好面子——为此,甚至不惜牺牲里子?
  • 加强版,同时沾上了以上两者?

二.小小疑问

简言之: 依靠暴力去维护颜面是否可取?

我是大卫的平行宇宙,欢迎关注!

三.历史遗产

残唐五代用【莫名其妙的宫斗戏中,奇葩的仲裁人】这段毋庸置疑的史实,沉淀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即:依靠暴力维持的面子最终都会走向同一个结局:覆灭

后人应该能够学以致用……吧?

四.平行宇宙

好奇心爆棚的小伙伴儿可能会有疑问:要是不按刚刚总结的干货去处理,会发生什么?并不需要去平行宇宙寻觅,现实中就有人重蹈覆辙

(1)猜猜看

请小伙伴儿根据以下信息,猜一个古代政权。

  • 巅峰期,疆域涵盖半个华夏,形成实际意义上的南北对峙;
  • 开创者出身微末,但能征惯战,因此一路逆袭,成就大业;
  • 帝国权力传承陷入混乱,宗室反目成仇,一路杀得血流成河;
  • 初代以后的当权者心理扭曲、暴虐成性;
  • 国祚短促,如流星般方生方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历史上,能控制半壁江山的南北对峙其实不算多:三国时期,曹魏vs孙刘联盟;五胡乱华时期,东晋/刘宋vs后赵/前秦;五代十国时期,后唐vs其他割据势力;
  • 看看以上的捉对PK中,哪方的开创者出身微末吧:三国时期:只有曹操的政权占据半壁江山,所以孙、刘——排除;曹操宦官家族的背景固然为清流鄙视,但终究属于帝国上层,无论如何划不到出身低的圈子——排除;五胡乱华时期:东晋,司马睿出身的证据确凿,可比刘备的中山靖王之后靠谱多了——排除;刘宋,刘裕的出身可就完全能够与刘备一较短长了,都是高可以为汉室宗亲,低就查无实据了——保留;后赵,石勒以奴隶的身份最终成为一代雄主,绝对是逆袭之最(朱元璋的出身比他高,相应的成就也比他高,仅就逆袭这一领域,两个人应该是并列第一了)——保留;前秦,符健以父荫入仕,起家翼军校尉,绝对的帝国中层,无论如何不能算低出身了——排除;五代十国时期:后唐,李存勖咱们都熟,堂堂晋王要还算低出身,哪儿还有高贵的人了——排除。
  1. 所有的大分裂时代,权力传承就没有不乱的,这条压根就是干扰项;
  2. 二代目是心理变态?还保留在列表里的:刘宋,前废帝刘子业、太宗明皇帝刘彧、后废帝刘昱争先恐后地举手!后赵,石虎:嘿嘿,我也是!
  3. 刘宋国祚不长,59年;后赵更短,只有32年。

这么一看,刘宋、后赵脱颖而出,并列第一。 那么,就从其中当中选石虎这个典型人物来做本文的反面案例吧!

啥,你问为什么不两个都聊一下? 我担心变态的东西看多了,会给小伙伴儿投下太深的心理阴影——毕竟,你在凝视深渊,深渊也在凝视你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生平

石虎,羯族,后赵开国君主石勒的侄儿(亦有无亲属关系一说)。 石虎善于骑射,勇冠一时。早年跟随石勒征战四方,开疆拓土,颇有功勋,累迁侍中、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爵中山公。建平元年(330年),石勒即皇帝位,石虎出任太尉兼尚书令,封爵中山王。 石勒死后,石虎掌控后赵大权,不久自立为帝。在位期间,对内残酷镇压异己,对外频繁发动战争,扩张领土,但也因此导致国力急剧衰竭。 公元349年,石虎身死。

(3)社会大哥的逻辑闭环

1)崇拜暴力

作为一个出身于乱世的杀人魔王,石虎打心眼儿里崇拜暴力。 石勒在世的时候,石虎多少还需要收敛些——毕竟自己本质上不过是石勒的打工仔,只要石勒一句话,下岗乃至人间蒸发都不过分分钟的事情。 但即便如此,石虎也清楚,石勒虽然真心不喜欢自己的酷虐,但确实爱惜自己在战争中的暴力输出。因此,表面克制之余,内心反而更加迷信暴力了

2)面子大过天

为了向东晋用兵,石虎要求并、朔、秦、雍诸州筹备物资;安排青、冀、幽诸州三五发卒。一时间,后赵境内光是制作战甲的,就多达五十万人。 毕竟是要打仗嘛,就算穷兵黩武一些,也终究好过因为准备不足而战败。

可与此同时,他居然还没忘记面子工程——营造邺城——的事儿。 为此,石虎不惜继续透支国力,征发劳役四十余万——这,就连洗白都不知道从何洗起了

3)逻辑闭环

由于有暴力托底,维护面子这事儿易如反掌;由于想要一直维护面子,那就必须一直保有暴力。 然后,如滚雪球一般,这个逻辑完全融入石虎的血脉之中,成了他看待世界的底层认知。

(4)性格决定行为

1)崇拜暴力

对石虎而言,能当上后赵的皇帝,显然是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事情。 而在关键事件中的具体行为,是最能真实反应其性格的。

石勒过世后,接班人是其子石弘。 但,帝国大权可是牢牢握在掌控国家暴力机器的石虎手中,而石虎的残忍暴虐众所周知。这使得傀儡皇帝石弘内不自安。 延熙元年(334年)十月,实在不愿意继续提心吊胆过日子的石弘向石虎明确表达了禅位的意思。

一般而言,在这种情况下,傀儡皇帝要三让,表达天命已改,自己对铁王座再无眷恋之意;相应地,权臣需要三辞,以示自己绝对无意于大位,即便勉为其难地接受禅让,也是一心为公,绝无私心。 这就是:他要是体面,你就给他体面;他要是不体面,你就帮他体面的意思。

但石虎不走寻常路,他直接怼回去:

天下人自当有议,何为自论此也

等于是明确了自己的想法:时机到了,自然是要把你撵下台的;老子手里有兵有权,怎么可能低三下四地接受你的禅让?典型的“朕不要,你不能强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面子绝不能丢

为了面子,石虎很是费了些心力,比如他主持发明的“凤诏”。

处理政事时,石虎会和皇后一起坐在高高的楼观上,诏书必须写在名贵的五色纸上,传诏则是这套流程的重头戏: 把诏书放在一只由木雕刻成、外施漆画、金腿的凤凰口中。凤凰系在辘轳牵引的绳上。一摇动辘轳,凤凰就像从天空飞下来一般,大臣则必须跪下接诏。

而在大会群臣之时,石虎极其重视仪式感: 大殿之上,有大铁灯一百二十支,确保良好视野;桌席之上,备有美酒佳肴,供与会群臣尽情畅饮。 石虎头戴通天冠、身佩玉玺、循周礼规定礼乐一番。 然后,宫殿之外,鼓乐齐鸣,宴席之上,精心打扮过的宫女卖力表演。那场面那是相当大呀! 那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极致变态

以上只是些典型案例,远远没有达到石虎表态的巅峰。

  • 残忍屠戮敌人

石虎每次攻下一座城后,几乎都要屠城。以青州为例,此次屠城之血腥屠城,使诺大一城,仅存七百余人。

战争是残酷的,不少名将也有屠城的污点。但石虎之所以为石虎,在于他每战必屠城

  • 也不放过

石虎自己的确是靠着实实在在的军功,一步一步爬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的。 但,石虎可不是什么体面人,奉行的是:做就做绝。 一旦自己上车,第一件事儿就是直接焊死了车门,绝对不能容忍其他人沿着这条自己已经走通的道路来到自己的身边——他以打猎戏斗为由,安排各种意外,杀死那些与自己一样勇武的战士

  • 儿子也要一视同仁

把变态用到敌人、同事身上,多少还能以“提防外人”为由矫饰。 但,石虎之所以为石虎,在于他把变态都普及到亲生儿子身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仅仅是读到这段历史,我就已经被石虎的变态行为搞得心情抑郁,实在没有心力翻译并按照自己的思路重新编辑,干脆偷懒直接上截图了。 请小伙伴儿见谅吧。

(5)行为决定命运

临死前,石虎病得已经相当重了——重到平日里战战兢兢的群臣开始反攻倒算,摆弄起这个变态魔王了。

彼时,石虎中意的接班人有两个:石斌、石遵。 但他的皇后刘氏希望把自己的儿子石世推上去,自然要从中作梗。

  • 石斌刘氏与镇卫大将军、领军将军、吏部尚书张豺合谋,矫诏免了石斌的官职,随后软禁在其宅邸。 当石虎希望立石斌为太子时,则诡称病重,无法入宫。等石虎病得晕倒后,干脆矫诏杀了石斌。
  • 石遵搞小动作,将从幽州回来朝觐的石遵打发走。搞得石虎感慨:
  • 恨不见之。

最终,石虎糊里糊涂地病死了,而刘氏则如愿将石世推上位。 再然后,不过三年,后赵亡国。

现在,让我们看看石虎的后代是何结局吧。 石虎自己杀掉了2个儿子。 他的子侄之间也没少互相屠杀——石宣诛杀了石韬、石遵诛杀了石世、石鉴诛杀了石苞、石遵。 看他们闹得实在不成体统,养孙石闵——后来改称冉闵——决定来个痛快的,直接杀了石虎二十八个孙子,尽灭石氏,毕竟是颁布过杀胡令的男人,区区几十个人,简直不值一提!

对了,前面提到的、能跟后赵并列第一的刘宋,几乎也被南齐灭族

宋之王侯无少长皆幽死矣。 ——南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敲黑板,干货需要多重复!

迷信暴力又要死要面子,那就真的只有死路一条。

One more thing

拥有同样性格的麦克阿瑟从无败绩,

  • 如果非说日本人把他从菲律宾撵走过,那他也说过:我一定会回来的!
  • 如果非说在朝鲜承诺“让我的小伙子们在感恩节(改一下)圣诞节(再改一下)回家”没落实,那也不是麦帅不行,而是因为杜鲁门搞政治迫害——死活不同意使用核武器!

反正人家是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参考资料:

  1. 司马光【资治通鉴】
  2. 欧阳修【新五代史】
  3. 薛居正【旧五代史】
  4. 胡三省【通鉴音注】
  5. 房玄龄【晋书】
  6. 李大师、李延寿【南史】
  7. 莫名其妙的宫斗戏中,奇葩的仲裁人|闲话残唐五代(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46923216218243647/?log_from=7e3ee6b6a5b7c_171078434374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别声明:事实上,当我阅读历史的时候,其实质就是开启了一个平行宇宙;而当你阅读本文的时候,其实质也是进入了一个平行宇宙。在这个平行宇宙中,如果你发现了错误,请及时指出、不吝赐教,那将是你我持续进步的原动力;如果你受到启发,不妨关注、点赞、转发,去激发更多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特别感谢辛苦制作、上传的网友!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