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作为生命诞生的第一步,受精是一个极为精密的生理过程。在第一枚精子与卵细胞膜融合、进入卵细胞之后,其余的众多精子纵使经历长途跋涉,也无法再敲开卵细胞的大门。

虽然听上去对那些努力的精子有些残忍,但这个及时的“关门”行为对于生命的延续有着重要意义。对于绝大多数动物,一旦有多个精子与卵细胞融合,由此形成的多原核受精卵将迎来死亡的结局。

问题是,卵细胞用了什么样的方式阻止了第二枚精子的进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新《细胞》论文揭示了更多精子无法穿透透明带的分子机制(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CREDIT:Marcel Bokhove)

在哺乳动物中,精子在接触到卵细胞膜之前,首先会穿过一道名为透明带(zona pellucida, ZP)的卵细胞外被,这个网状外层结构起到了保护卵细胞以及早期胚胎的作用。

科学家们已经知道,人类的透明带是由ZP1-ZP4这4种糖蛋白聚合组成的丝状外膜,其中的ZP2蛋白在精子与卵细胞的相互作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第一枚精子进入卵细胞后,卵细胞会释放出皮质颗粒,其中的蛋白酶ovastacin会在特定位点将ZP2蛋白切割,使得透明带变得坚硬,后续精子无法再穿过。但是,ZP2的这番操作究竟是如何造成透明带硬化的?其中的原因却仍不清楚。

现在,发表于《细胞》杂志的最新研究给出了全新解释,揭示了ZP2的切割如何通过改变透明带整体结构来阻止多精受精——与传统认知不同,该系统并不是阻止精子与透明带结合,而是通过阻止精子穿过透明带来发挥“门禁”作用。

一支联合研究团队首先结合X射线晶体学和冷冻电镜,对ZP蛋白的三维结构展开研究。我们知道,蛋白质的两端分别是含氮的氨基端(N端)和含碳的羧基端(C端)。对于ZP家族蛋白,不同成员的功能多样性取决于其N末端区域(NTR)结构,其中包含了不同数量与种类的蛋白质结构域。

研究发现,ZP2的切割使得N末端区域在受精后寡聚化,与其他分子相互作用,形成高度稳定的同源四聚体。这种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交联网络,使得这些ZP蛋白的连接更加紧密。这样一来,透明带的ZP蛋白“网眼”就像拉拉链一样被收紧,阻止了额外的精子穿透透明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ZP2的N末端区域被切割后形成的同源四聚体结构(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此外,研究团队还结合AlphaFold对人类透明带结构进行预测,揭示了ZP蛋白组成的两条原纤维互联,组成了左旋的双螺旋。其中ZP1/ZP2/ZP4亚基的N末端区域从中突出。这些结果共同解释了ZP2寡聚化导致透明带硬化、从而阻止精子穿过的机制。

▲研究示意图(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的研究认为精子在与透明带结合时,ZP2亚基N末端区域中的ZP2-N1结构域作为受体是不可或缺的。但这项研究却发现,在缺少ZP2-N1表达的情况下,虽然很少有精子能真正穿透透明带,但精子依然能与透明带结合。这说明ZP2-N1并不是精子结合时必需的受体,但该结构域对于生育发挥着其他关键作用。由此引发的一个新问题是,透明带上真正的受体是什么?研究团队计划将对此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总之,这项发现从分子角度解释了受精后透明带的结构变化,对于未来的生殖医学也有着重要意义。受精后透明带的变化对于女性的生育能力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确保发育中的胚胎在植入子宫之前受到保护。因此,这一新发现不仅为女性不孕症提供了解释,也可能有助于开发非激素类的避孕药物。

参考资料:

[1] Nishio et al., ZP2 cleavage blocks polyspermy by modulating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egg coat, Cell (2024). DOI: 10.1016/j.cell.2024.02.013

[2] How does the body avoid that multiple sperm fertilize an egg?. Retrieved Mar. 14, 2024 from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1037730

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微信团队,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谢绝转载到其他平台。如有开设白名单需求,请在“学术经纬”公众号主页回复“转载”获取转载须知。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