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野战军中,关于华野的话题比较多,对比其它野战军,华野的构成最为复杂,历史沿革最为曲折,战略环境也最为险恶。
从南方8省游击队到新四军,再到华中野战军,直至与山东军区及山东野战军合编为华东野战军,自始至终处于敌人的重兵包围之中。
解放战争中,华东野战军曾不惜牺牲,不惧代价,为东北野战军做出过巨大贡献!

华东野战军的前身,是1937年10月由南方8省13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陆续改编而成的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四军初创时期

新四军成立之初,军长叶挺因为1927年广州起义失败后,被迫流亡海外10年,导致长期脱党,成为了“非党同志”。

而副军长项英,在红军主力长征后,历任中央江西分局书记,中央苏区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成为了红军留守苏区的最高领导人。

这就导致了新四军组建之后,叶挺作为“非党同志”,但凡新四军中召开党的会议,叶挺都不能参加,就连列席的机会都是少之又少。

我军从建军之初就已经定下了党指挥枪的这一重大原则,所以,叶挺与项英虽名为军长与副军长,实质上却是由项英全面负责新四军的各项工作,甚至包括作战都是由项英一个人说了算。

因此,叶挺与项英之间的合作关系非常微妙,叶挺曾先后三次向中央请辞军长一职。

由于班子间的这种特殊关系,事实上造成了组建之初的新四军在组织结构上便存在着先天不足,且地处国民党统治区腹地,置身国民党军和日伪部队的双重包围之中,发展非常缓慢,至皖南事变前只有25000余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建新四军军部

1941年1月,在皖南事变中,新四军军部及直属部队9000余人遭受严重损失,项英牺牲,叶挺被扣。

除傅秋涛率2000余人分散突围外,余部大多壮烈牺牲,少数被俘。

此时的新四军,原在江北的部队,加上突围后的傅秋涛所部,兵力合计约为15000余人,这些部队成为了后来新四军重建时的基础和骨干。

1941年1月20日,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张云逸为副军长,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

因新四军在皖南事变中损失严重,为壮大新四军实力,中央将活动于陇海路以南的八路军南下部队成建制地编入了新四军。

之后,更从八路军部队中抽调大批干部先后到新四军中担任各级领导职务,加强部队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抽调八路军部队补入新四军

补入新四军的部队,这其中就包括由彭雪枫率领的,由八路军第115师344旅一部,与新2旅、新四军第6支队合编的“八路军第四纵队”。

由黄克诚、刘震率领的,由八路军第115师344旅主力发展而来的“八路军第五纵队”。

由江华率领的“八路军苏皖纵队”。

由彭明治、朱涤新率领的,由八路军第115师第343旅第685团主力改建而成的“八路军苏鲁豫支队”。

由钟辉、韦国清领导的“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

这些原八路军部队编入新四军后,使得新四军实力大增,从原有的15000人达到90000余人,下辖7个师和1个独立旅。

新四军将领的构成非常复杂,细分的话,有人来自南昌起义朱德所部,有人源出秋收起义主席的队伍。

有人出身中央苏区的红一方面军,有人源自鄂豫皖苏区的红四方面军,这其中还包括平江起义的红5军,百色起义的红7军,以及陕北红军刘志丹所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四军将领及部队构成

新四军的基础部队改编自南方8省游击队,其中不少人都源出中国革命的第一块根据地——井冈山。

新四军的组建(1937年)和重建(1941年)过程,其将领及部队构成,就是一部浓缩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四军代军长 陈毅

陈毅参加过南昌起义,和朱德一起率起义军余部与主席所部会师井冈山,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开拓者之一。更是中央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8省坚持3年游击战争的杰出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四军第1师

第1师由新四军原苏北指挥部所属部队改建,下辖第1、第2、第3旅。

第1师师长 粟裕

粟裕参加过南昌起义,曾任红7军团参谋长。中央红军长征后,粟裕在闽浙地区坚持3年南方游击战争,是新四军的创建者之一,属井冈山干部。

第1师政委 刘炎

刘炎参加过秋收起义,曾任红1军团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随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于1937年末从延安调赴江西南昌参与新四军创建,也属于井冈山干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四军第2师

第2师由新四军原江北指挥部第4支队、第5支队、江北游击纵队和路东、路西联防司令部地方部队合编,下辖第4、第5、第6旅。

第2师师长 张云逸 (副军长兼任师长)

张云逸是百色起义的领导者之一,曾任红7军军长、红8军团参谋长、红一方面军副参谋长、军委后方办事处参谋长。1937年由延安调赴湖北武汉,参与组建新四军军部,是新四军首任参谋长。

第2师政委 郑位三

郑位三参与领导黄麻起义,是鄂豫皖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原红25军政治部主任,既有红四方面军履历,又有陕北红军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四军第3师

第3师由原八路军第五纵队改建,下辖第7、第8、第9旅。

第3师师长兼政委 黄克诚

黄克诚参加过湘南起义,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后,曾任红3军团代理政治部主任,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出任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政治委员。也是一位源出井冈山,来自八路军系统的新四军干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四军第4师

第4师由原八路军第四纵队编成,下辖第10、第11、第12旅。

第4师师长兼政委 彭雪枫

彭雪枫曾任红3军团第4师政治委员,1938年9月奉中央委派赴豫东发展农民抗日武装,创建竹沟游击队。

竹沟游击队后来改建为新四军第6支队,于1940年8月与八路军第344旅、新2旅合编为八路军第4纵队。由出身中央红军的彭雪枫担任纵队司令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四军第5师

第5师由原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改建,下辖第13、第14、第15旅。

第5师师长兼政委 李先念

李先念参加过黄麻起义,曾任红四方面军第30军政治委员。1939年初,奉中央委派赴豫鄂边区统一整编豫南、鄂中抗日武装力量。于11月中旬,成立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出任司令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四军第6师

第6师由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及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所属部队编成。下辖第16、第18两个旅。

第6师师长兼政委 谭震林

谭震林是一名老井冈,曾任红4军第二纵队政治委员、红12军政治委员。1937年奉中央委派,全程参与红军南方8省游击队改编新四军工作,并出任新四军第3支队司令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四军第7师

第7师由新四军无为游击纵队、第3支队挺进团和皖南事变突围到江北无为的部队编成,下辖第19旅和挺进团。

第7师师长 张鼎丞

张鼎丞是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南方3年游击战争闽西红军的主要领导人,也是一位源出井冈山的新四军干部。

第7师政委 曾希圣

红军时期,曾希圣历任红军总司令部侦察科长、中央军委二局局长,是我军情报工作早期创建者之一。

1941年皖南事变后,曾希圣奉中共长江局委派负责收容安置突围成功的干部、战士。

新四军重建军部时被任命为第7师政治委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放战争中央战略总方针: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

9月19日,延安向各根据地的中央局发出了《目前任务和战略部署》的指示,提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总方针。

随即,新四军第3师黄克诚部被迅速调赴东北。

10月,军长陈毅率军部及主力大部北移山东,新四军军部兼山东军区,陈毅兼任山东军区司令员,统一指挥华中、山东的新四军和八路军。

留在华中的新四军部队,于11月组成华中军区和华中野战军。张鼎丞出任华中军区司令员,粟裕出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兼华中野战军司令员。

1946年1月,津浦前线的新四军、八路军野战部队改编为山东野战军,隶属新四军兼山东军区建制。

1947年1月,新四军兼山东军区与华中军区合并,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合并,组成华东军区和华东野战军。

自此,华东野战军正式成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饶漱石任华东军区政治委员、陈毅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兼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和政治委员、粟裕任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谭震林任副政治委员,陈士榘任参谋长,唐亮任政治部主任。

华东野战军成立之初编有12个纵队,包括11个步兵纵队、1个特种兵纵队,全军约28万人。

1纵 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叶飞

2纵 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韦国清

3纵 司令员何以祥,政治委员丁秋生

4纵 司令员陶勇,政治委员王集成

6纵 司令员王必成,政治委员江渭清

7纵 司令员成钧,政治委员赵启民

8纵 司令员王建安、政治委员向明

9纵 司令员许世友,政治委员林浩

10纵 司令员宋时伦,政治委员景晓村

11纵 司令员管文蔚,政治委员吉洛

12纵 司令员陈庆先,政治委员曹荻秋

特纵 司令员陈锐霆,政治委员张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着中共“七大”会议精神,“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总方针成为此时各大野战军的统一战略发展方向。

哪怕南线全部打烂了,只要北线的战略目的达到,那就是胜利!

此时我军的总体战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轻南重北”。

在这个总体战略布局下,我军总体上分为南、北两条战线。

北线由东北民主联军(1948年改称东北野战军)“主打发展”

南线的华东野战军、晋冀鲁豫野战军(1948年改称中原野战军)“力求生存”。

局部服从全局,为了坚决贯彻执行中央这一总体战略方针,华东野战军和晋冀鲁豫野战军付出了极大的牺牲。

1947年,是我军在解放战争中最最困难的一年。年初,国民党军攻城略地,占领了原属解放区的105座城市,并调集胡宗南30余万大军进攻中共中央所在地陕北延安。

为避免过早与敌展开决战,中央决定主动撤离延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内战爆发的第二年,我军各大战略区的地盘已被敌人压缩到了极限,无论东北、华北,还是华中、华东,各解放区的根据地,无论是兵源还是物资,都已经到了几近枯竭的地步。

而蒋介石则春风得意,踌躇满志,在国防部军事会议上对全体与会将领讲道:消灭共军指日可待!

华东野战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为牵制住国军向北线增兵,减轻东北民主联军的压力,南线部队付出了极大的牺牲。

华东野战军 “7月分兵”,几仗下来损失5万将士。

晋冀鲁豫野战军12万人马“千里跃进大别山”,至出山时,部队仅剩6万,并且损失了全部重武器。

但这份付出是值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南线战场,华东野战军、晋冀鲁豫野战军牢牢牵制住了胡琏的整编第11师、张灵甫的整编第74师、黄百韬的整编第25师、邱清泉的整编第5师等几大国军主力。

使得包括李弥的整编第8师、王凌云的整编第9师、熊绶春的整编第10师、段霖茂的整编第57师、林湛(后陈章)的整编第63师、黄国梁的整编第64师、沈澄年的整编第75师等数十万国军部队不敢北调。

华东野战军 、晋冀鲁豫野战军以自身巨大的牺牲,为东北民主联军稳住了阵脚,东北民主联军终于从出关时的屡战屡败中,获得了休整喘息的机会,这才有了后来辽沈战役的卷土重来。

当时东北民主联军处境之艰难,超乎想象。

从山海关失守到锦州陷落,从辽西走廊尽丧到南满全部丢失,从四平保卫战失利到全军北退松花江,从德惠城下败走再到四平攻坚战受挫。

两年时间里,东北民主联军除了秀水河子歼灭战以外,几乎没有打出过几个像样的胜仗。就连“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其中的“二下江南”,都折戟在新1军仅仅一个师防守的德惠城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7年,若没有华野中野在山东的牵制,山东的国民党军只要有3个整编师进入东北,偕同杜聿明现有部队一齐攻击南满,那我军南满的辽东军区、3纵、4纵就只能北返,或者进入长白山打游击去了!”

——这是建国后萧劲光大将的原话,萧劲光时任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辽东军区司令员。

但是,华东野战军为此付出的损失之大,也是难以想象的。

1947年“7月分兵”后,华东野战军分为内线兵团、外线兵团,对敌主动出击,同时两线作战。

从地理位置上来讲,当时在豫鲁苏,华东野战军基本上已经没有根据地了,此时的晋冀鲁豫野战军进了大别山,华东野战军的内线兵团、外线兵团都被敌人分割在狭小的零星地带,兵员和物资的补充都极为困难。

而过去的“以战养战”,现在根本无从谈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东野战军既要牵制敌军北上出关,增援东北。又要替大别山里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守住门户,保住基本盘。还必须在数倍敌军的包围中夹缝求存,根本就无法组织实施歼灭战。

没有歼灭战,哪来的“解放战士”?哪来的物资缴获?

当时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在大别山里卧薪尝胆,整个中原大地和山东苏北,就只有华东野战军的30万人马在独当一面,而且还分为内线和外线,实际上是一分为三。

叶飞的1纵和陶勇的4纵已经越过临蒙公路,在鲁南一带坚持战斗。

华东野战军参谋长陈士榘、政治部主任唐亮,则率领着何以祥的3纵、王建安的8纵、宋时轮的10纵,在鲁西泰安、大汶口一带与敌人周旋,并以一部逼近兖州、徐州,直接威胁敌人的大后方。

华东野战军主力则由陈毅、粟裕、谭震林指挥,韦国清的2纵、王必成的6纵、成钧的7纵、许世友的9纵、陈锐霆的特纵,活动于鲁中的沂水地区,寻找战机。

华东野战军以一己之力,以一分为三的30万兵力,承担着牵制鲁中、鲁南、鲁西三个方向上的50余万国军,所面对的困境是无比的艰难。

在解放战争中,没有任何一个野战军的战略环境如华东野战军这般严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庆幸的是,华东野战军在“7月分兵”前已经在孟良崮上歼灭了张灵甫的整编第74师。

否则,“7月分兵”后的华东野战军,就根本不可能集结起来10个纵队吃掉张灵甫。而此时如果整编第74师还存在的话,以华东野战军一分为三的内线和外线部队,无论哪一线都不足以和整编第74师相抗衡。

华东野战军一直都在挑最重的担子,打最险的恶仗,“7月分兵”后的弱点显而易见:

攻击滕县、邹县,叶飞的1纵和陶勇的4纵由于势单力薄,把一场攻坚仗打成了突围仗。历经13天苦战,部队边打边退,一层又一层地突破敌军围追堵截,最后虽成功突围,部队却损失过半。

接下来南麻、临朐两次作战失利,更是将分兵后的弱点暴露无遗。因为兵力不足,进攻却攻不下,防守又守不住,阻援更是次次都被敌人突破。

几仗下来,使得华东野战军内线、外线各纵队的战斗减员及非战斗减员总数高达5万余人,这是华东野战军自组建以来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损失情况。

虽说“局部的牺牲,是为了保证全局的胜利!”但华东野战军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巨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放战争最初两年,中央寄予厚望作为“向北发展”的东北民主联军自四平保卫战失利之后,几乎沉寂了整整两年。

而作为“南线图存”的华东野战军不仅生存下来,还牢牢地牵制住了国军部队不敢分兵北援。

中共“七大”上,“哪怕南线全部打烂了,只要北线的战略目的达到,那就是胜利!”的口号下,华野不仅没被打烂,还将一颗死子盘成了一局活棋,从“偏师”打成了劲旅。

当华东野战军在山东成为国民党政权心腹大患之后,蒋介石就再也无睱顾及遥远的白山黑水了,只得调动嫡系精锐一批一批往鲁南苏北填。直至锦州战役前,国民党军队再无任何成建制的部队调往东北。

一时间,关外枪炮稍歇,关内却战火纷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东野战军的这份气魄和战力,华东野战军这样的牺牲和贡献,在解放战争开始的头两年,令敌我双方都没有想到——

原先制订“决战东北”的战略,怎么主战场反而提前在华东开打了呢?

其后的豫东战役,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和冀鲁豫地方部队共计20余万人,力敌国民党军队25万人。

华东野战军连续作战整整20天,攻克开封、歼灭区寿年、打残黄百韬、重创邱清泉,以伤亡33000余人的代价,歼敌94000余人。

在整个豫东战役中,包含了城市攻坚战、野地运动战、阵地防御战,无论是攻坚还是阻击,华东野战军各部队都敢打敢拼,作风顽强。

豫东战役被主席评价为“解放战争的转折点!”

主席说道:

解放战争好像爬山,现在我们已经过了山的坳子,最吃力的爬坡阶段,已经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