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中期,明朝最漫长的一战,就是朝鲜战争。

万历二十年到万历二十六年,日本入侵了朝鲜两次,明军两次入朝。第一次战绩较好,无论平壤大捷还是碧蹄馆激战,杀戮日军甚众,给日本名将带来很大的震撼。

但1597年日本再次入侵,明军二次入朝后,因为战术和指挥的缺陷,这次入朝输多胜少,且伤亡较大,被后世所诟病。

在二次援朝里,蔚山之战、泗川之战、顺天之战都是功亏一篑,且伤亡都是数千,远远大于第一次援朝。正是这两次失败,让后来的读者一度怀疑明军的战斗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蔚山之战为例,此战前后共两次,第一次阵仗最大,是明军和日军之间的决定性大战。

当时,明军3万人围攻蔚山,日本名将加藤清正镇守蔚山的“岛山城”,明军动用数百门大炮围攻12天,几乎要破城,加藤清正本要剖腹谢罪。

结果日军援军从海上袭来,明军指挥官杨镐下令撤兵,大军居然被日军反推。

要知道,此战之前,明军刚在稷山大胜,日军前锋被击溃。蔚山之战本是明军乘胜追击时,却被杨镐、麻贵的低劣指挥葬送。而蔚山之战里,明、日军队的伤亡数至今也众说纷纭。

那么,蔚山之战是怎么爆发的?明军打过平壤城,为何猛攻蔚山“岛山城”多日却僵持不下?此战对日军的打击又有多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

丁酉再乱,明军围攻“虎加藤”

1592年,壬辰战争爆发,日军15万入朝。朝鲜三都陷落后,明军派来5万人助战,经略是宋应昌,提督是李如松。

在万历二十一年正月,即1593年正月,明军主力部队入朝,正月内就打了平壤、碧蹄馆两场大战,这两场大战一场大胜,一场体面撤军,两场均震慑日军全军,此后便进入相持。

1593年末,明日议和,之后明军大部撤退,再次入朝则是四年后。

公元1597年,即农历丁酉年,因丰臣秀吉不满明朝的和谈条件,明日的谈判破裂,丰臣秀吉于正月下令再侵朝鲜。

15万日军整装待发,消息早传到了朝鲜和明朝。北京得知丰臣秀吉拒绝撤出朝鲜釜山,并在国内驱逐明朝使者后,万历皇帝下令扫荡日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年五月,明军3万人入朝,经略大臣是邢玠,经理大臣杨镐,总督为名将麻贵,大将有李如梅、陈寅、李芳春等十几人。

上次入朝的提督李如松,此时则被留在辽东当总兵。

明军入朝次月,日军15万人便于釜山等地登陆,朝鲜李氏王朝虽然重整了军队,但朝军的战斗力比民兵好不了多少,依旧被日军追着打。

经过釜山、泗川、光州、金州战役,朝鲜军溃败,日军占据半岛南部沿海,前锋距离汉城不过三百里。

《明史记事本略》:“六月,倭数千艘先后渡海,分泊釜山、加德、安骨、安窟,放丸如雨,歼朝鲜郡守安弘国。已复往来竹岛,渐逼梁山、熊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理来说,日军是不敢让十几万人全部上岸的,因为朝鲜陆军虽菜,但是在水军方面相较日军强大。上次日军侵朝时,运粮、运兵船就被朝军多次击败,导致大军饿肚子。

但这次侵朝时,日军在漆川梁之战大破朝鲜水师,朝鲜水师几乎全灭,日军自然肆无忌惮。

而明军方面,3万多人驻扎在朝鲜中部,核心是首都汉城,提督麻贵率领1万多人守城。

明军二次入朝后,和日军初战南原,此战辽东军猛将杨元带骑兵3000人和朝军守城,外围是十倍于己的日军。杨元最后弃城突围,结果被麻贵、杨镐处决。

《明史记事本略》:“八月,清正围南原,乘夜猝攻。守将杨元闻倭至,惊起帐中,乘城跣足而遁。”

10月,明军和日军再战稷山,辽东骑兵配合炮兵冲锋,成功阻挡了日军北上的步伐。

可因为此战被毛利秀元大部队所逼,明军最终放弃了稷山城,选择撤退。好在日军因为自身伤亡太大,不敢北上,汉城无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历二十五年末,即1597年末,朝鲜只有4万明军,麻贵带走近一半,剩下的明军将领大多各带着三四千人守城。

此时,朝廷加派的援军还在路上,麻贵等人希望先守住中部,然后反击。

没想到在十月底,南方传来好消息——朝鲜名将李舜臣带着新组建的水师,配合明军水师在“鸣梁海峡”大破日军,日军将领又开始担心军粮的问题。

鸣梁海战后,日军人心惶惶,在朝大将们纷纷南撤,回到朝鲜沿海地区,部分军队甚至渡海回国。

日军仅仅在全罗道、庆尚道南部留下一些部队守城,泗川、蔚山、釜山、顺天等城被日军驻扎,日军修筑堡垒若干,意图做长久打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朝这边也得知了日军南撤的消息,兵部尚书邢玠决定逆转攻守,主动出击,一鼓作气把日军赶走。

为了督战,邢玠专程从辽东前往朝鲜,他请求派国内水军赴朝作战,水陆并进消灭日军。

在稷山战役胜利后,邢玠让明军兵分三路——左路李如梅部13000人,中路高策部12000人,右路李春芳部13000人,三路出击追击日军。

当时,明军38000人,还有朝鲜军9000人分成三部分跟随,一共47000人。

至于日军,在沿海地区还有10万人,顺天有小西行长,晋州有岛津义弘。在兵力上,日军虽两倍于明军和朝军,但在先前壬辰战争的经验上,4万明军攻击10万日军绰绰有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军三路并进后,杨镐和麻贵负责带领左右路大军进攻,目标是蔚山的加藤清正。中路大军则分兵南下,堵截小西行长和岛津义弘大军向西的通道。

明军主力选择进攻加藤清正是有原因的——蔚山城是日军在朝鲜最北部的城市,拿下这里,就能把日军全部赶到南岸边。

而且蔚山的守将加藤清正有“虎加藤”之称,他是侵略战的先锋,进攻汉城的主力。明军认为击败加藤清正,就能再度震慑日本,让日本退兵止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

明军攻势如火,加藤死守岛山城

公元1597年腊月,明军东进庆州,蔚山城近在眼前。可当时,日军已经调动民兵、俘虏,加固了蔚山城墙,并在蔚山城后面的“岛山”新修建了一座日式山城。

所谓“日式山城”,与其说是“城”,更像是中国俗称的“堡”。

日军的“山城”战术是在漫长的战国里锻炼出来的,城依山丘而建,分两三层,以石头墙、土墙、木栅栏为分隔,越往内越高,有点类似于中国守城战的“重城战术”。

山城以土台或者小山作为基底,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因为日本战国时期,日本本土没有重炮,传统强攻方式伤亡很大,所以日军往往以困城为主。

但日军遇到明军之后,除了被明军的重火炮摧残,也领略了一番中国兵法的“魅力”——在平壤城里,小西行长就在城西的“风月楼”一带筑土城,居高临下,最后被火攻逼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代军事学家认为,日军这种“山城”和唐朝时期的高句丽山城如出一辙,可能是高句丽灭亡后,该文化传入东瀛的变体。

但截止万历二十五年,即蔚山之战前,明军从未遇到这种大型山城工事,也没有攻城的好办法,平壤城的风月楼和蔚山的岛山城也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所以接下来的蔚山战役,明日双方的战况注定很惨烈。

好在,就像在平壤一样,日军这回以蔚山城为核心,在城外筑造碉堡群。若参考第一次援朝的那场平壤大捷,攻打蔚山并非毫无办法。

当时,蔚山城北有兵营土城,后有岛山城,东有城隍堂、伴鸥亭,西有太和江营。明军要进攻蔚山,必须拔掉外围据点,然后才能调动炮兵攻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历二十五年腊月二十二,明军到达蔚山地区,麻贵和李如梅计划来一次埋伏战——派李如梅带骑兵500进攻兵营城,而明军主力埋伏在附近的农所,等日军来追击,再防守反击。

于是,李如梅部在拂晓进攻日军,日军当时刚早起吃饭,被明军骑兵冲入兵营城砍杀。日军仓皇失措,乱放火枪,惊动了蔚山城的日军大部队。

李如梅的骑兵砍杀上百日军后,蔚山城、岛山城、城隍堂的日军倾巢而出支援。李如梅听到日军号角声起,随即下令撤军,几百骑兵向西逃去。

日军果然中计,骑兵、步兵都追了上来。

《两朝平壤录》记载:“(日军)纵万余徒,各披戴鲜明盔甲,铳炮齐发。”

李如梅跑到农所附近,明朝大军数千人躲在山岩背后,日军赶到,麻贵、杨登山等人带着宣大骑兵冲出,杀入日军阵中乱砍。

蔚山初战,日军虽知道中计,但步兵没有崩溃,立刻结阵反击。明军和日军鏖战几小时,最终日军溃败,由各将带领回城。此战明军割首级近500个,日军总伤亡估计在1000人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战告捷,明军和朝军士气大振,当天晚上,麻贵、杨镐、李如梅、陈寅等人开会,决定等南兵火炮到来就攻城。

这个时候,朝鲜探子刚好把日军“岛山城”的地图画好,这座城上下三层,用石头和木桩修筑,里面囤积粮草和水、火药,日军约6000多人躲在其中。

《李朝实录》:“(岛山)以石筑之,出穴上下,皆能放炮。”

攻城必用炮,此战的主力肯定是南兵,即从南方调来的浙兵等。这些部队久经抗倭战争,在戚继光时代就锻炼出多种克制倭兵的战法,其中就包含火炮的运用。

而在《李朝平壤录》的记载中,蔚山的明军调动了大炮1000多门,这个数字虽有所夸大,但明军用几百门大炮攻城,是完全可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十二日当天,加藤清正也坐船从西生浦来到岛山城,亲自督战。

2日后的早上,明军发起总攻,李如梅、茅国器拔蔚山城东的城隍堂等堡垒,李芳春攻城西。日军在当天伤亡数百,大军逃入岛山城内。

决战第一天,戚家军将领陈寅就带着南兵攻进岛山城外围,日军竖起木栅栏,被明军用马拖倒,南兵进入山城第一层。

明军士气如虹,正要追击山城第二层,此时大营内却下令收兵,南兵撤出内城,期间伤亡百人。

至于下令撤出的人是谁?为何让南兵撤出?历史上有争议。

但这件事的根本原因没有争议——南兵再次先登,麻贵、李如梅等北将对此不满,所以收兵再战,让北兵先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借着明军的这次收兵,日军整顿一番,修好城墙,部署了防御计划。

《两朝平壤录》:“连将三寨打破………又烧毁寨内铺面及住房万余间,仓粮牲畜尽数烧毁。倭见我兵勇战,奔上岛上山城,坚守不出。”

二十五日早上,明军大炮包围岛山城,对城墙进行轰炸。明军火力很猛,但这个轰炸的效果一般。

原来,明军主力炮是“大将军炮”和“虎蹲炮”,听着很威武,但两者都有短板:

大将军炮无法抬头,打不到二层城墙;虎蹲炮如迫击炮,能抛物线射击,但装药少、弹丸小,射程和威力不足,打在石墙上不疼不痒。

二次攻城,明军一马当先的还是南兵,陈寅带兵强攻第一层城墙,日军炮矢如雨,陈寅受伤被亲兵救走。

2日攻城没有收获,明军和朝鲜军伤亡3000多人。期间日军水师也两次来袭,均被明军击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日,朝军攻城,明军用火炮支援,但朝军很快被日军击退,朝鲜军随即哗溃,逃兵难以制止。这时候城内的加藤清正居然请降,希望得到米粮和饮水。

见此情形,李如梅、吴惟忠等人觉得可以围三阙一,让日军出逃,随后追杀,但杨镐不许,他非要一战除掉加藤。

二十七日,天气大变,蔚山地带下起雨雪,城内的日军有了水,士气上升。但明军却难受了,大军攻克日军的营寨,坚壁清野,不留片瓦,结果导致自己没地方遮风挡雨。

冬天的朝鲜寒风瑟瑟,雨雪融化后寒彻骨髓,即便人勉强受得了,马也受不了。

而且雨雪加重了后勤压力,朝鲜人赶的马车陷入泥地,明军从庆州调的大炮运不过来,本地存放的火药受潮,炮的威力大大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

明军虽撤,日军亦肝胆俱裂

二十八日,明军再次攻城,可因为火炮的威力下降,难以压制日军。明军虽改用“神机箭”射城内,但效果不大,反而被日军派骑兵冲杀。

二十九日雨停后,明军和朝鲜军用火攻,岛山城内燃起大火,但日军依然死守。

战至次日,岛山城中粮尽,日军士气低落。《浅野家文书》记载,加藤清正和手下们商议自杀,让士兵们自寻生路,但没想到就在两天后,日军的救援部队来了。

万历二十六年正月初,日军集结蔚山附近水陆部队1万多人进入太和江,日军人比较少,但是让探子对外宣扬有五六万人,这让杨镐和麻贵等人感到紧张。

此时,因为朝鲜军队彻底崩溃,明军剩下三万人,几千伤员,且被雨雪蹂躏,非常疲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镐认为日军6万人来袭,明军很难抵挡,遂决定加大力度攻城,意图速胜。

正月初二,明军再次全力攻城,城内的日军已经杀马吃肉、吃土、树皮,甚至有人吃纸、尸体。

在两天内,明军猛攻岛山内城,已经攻克两层山城,只剩下加藤清正亲自驻守的内城还没攻下,日军即将崩溃。

可因为明军全力死战,伤亡也很大。虽然杨镐、麻贵在一线督战,但正月初三打了一天一夜,还是没打下来。

《李朝实录》:“肉搏攻城之际,贼放丸如雨,唐兵中丸者几至五百,竟不得登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月初四早上,日军援军到达岛山城,陆上援军和明军前锋接触,杨镐大惊,下令撤退。

关于杨镐的“撤退”,中朝史书记载不同,有人说杨镐带兵先逃,有人说杨镐亲自断后。

根据《神宗实录》《李朝实录》记载,杨镐没有带兵先跑,而是让伤兵和步兵先走,自己和麻贵随后走,带不走的粮食辎重原地烧毁。

与此同时,杨镐还派人通知远在箭滩和西江口的吴惟忠、祖承训、卢继忠。

《明史》:“明年正月二日,行长救兵骤至。镐大惧,狼狈先奔,诸军继之。贼前袭击,死者无算。副将吴惟忠、游击茅国器断后,贼乃还,辎重多丧失。”

没想到的是,明军刚走,日军就开始反攻,去报信的明军没传到消息,吴、祖、卢三支队伍的骑兵和南兵被日军包围,伤亡惨重。

明军历经苦战,最后被李芳春的部队解围救出,吴惟忠和祖承训的部队伤亡不大,但最远处,守卫江口阻止日军登陆的卢继忠部队几乎全灭。

当时卢继忠手下的南兵和骑兵陷入死战,上千人阵亡,卢继忠在绝望之际带数百骑兵突围,这是明军在蔚山之战最大的伤亡,也是整个万历朝鲜战争里,明军为数不多的全灭之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军援军、岛山日军随后追击明军,李如梅和宣大骑将、蒙古人摆赛断后,明军虽得以回到庆州城,但沿途也付出了数百人的伤亡。

纵观蔚山之战,可谓虎头蛇尾。

此战前后历时12天,明军和朝军四万人围城,最终没啃下岛山倭城。此战最受争议,最被批评的地方就是伤亡。

在官方史册《明史》里,赤裸裸写着明军丧师20000的数字,所以被不少人认为是明朝在朝鲜最大的失败。

但这个20000的数字并不真实,明军除了撤兵外,12天内未尝一败,怎么可能丢掉一半的人马?所以比较靠谱的数字是朝鲜史籍记载的,伤亡4000上下,其中阵亡近2000人。

《经略御倭奏议》:“官军死者无数,或云三千,或云四千,其中卢参将一军则以在后几近覆没云,而军中讳言,时未知其的数矣。”

至于10000甚至20000的伤亡,是回到汉城后编的。

蔚山之战后,南兵、南将哭诉杨镐和麻贵欺负南人,被官员丁应泰听到,写奏折参奏杨镐,说明军阵亡上万。可这个数字太过夸张,连朝鲜国王宣宗都鸣不平,丁应泰后来就被革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日军的伤亡,史料上最高有13000人,最低有2000人。

明军在此战里,光斩下的首级就有1420个,加上守城时战死,没砍下首级的,以及烧死的,淹死的,饿死病死的,日军阵亡者应在3000以上,总伤亡超过6000。

历经蔚山之战,也算是让加藤清正这头“东洋老虎”看清楚了形势,也让日军其他大名心惊胆战,撤军的想法越来越强烈。

仗打完之后,岛山城的日军很多成了饿死鬼,其援军带来白米煮粥后,日军争相吃粥,最后很多人竟然活活撑死。

《朝鲜役录》:“饱食者死,少食粥者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军劫后余生,但士气低迷,尤其是追击被击败后,加藤清正立刻坐船回到后方,叫各位同僚开会。

正月中旬,日军入朝将领联名写信给丰臣秀吉,说应该撤出蔚山、顺天这些“突出部”,全力防守以釜山为中心的东南地区,防止明军再打围城战。

信里说:“且蔚山道险,隔绝山河,赴救甚难。至于顺天,加以海湾水浅,船不达岸,海陆皆阻。”

丰臣秀吉此时虽已经重病缠身,但依然野心不死,反对诸将撤兵,他回答:

“然则出力城守,岂得不自任?守备既固,将士自任,一二城砦何难保之有?”

由诸将和丰臣的互怼,可见蔚山之战打垮了日军的自信心,日军将领们撤军之意已决。这帮名将在万历二十六年,即1598年多次去信,日军败退之势已日趋明显。

最后,丰臣秀吉虽然不悦,心里却已经知道答案,允许放弃蔚山、梁山等地区。

当年八月,丰臣秀吉去世,随后日军便开始撤退,彻底离开了朝鲜。

参考资料:

1.《明史》

2.《李朝实录》

3.《朝鲜役录》

4.《经略御倭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