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炳湘 1947年生,四川邻水人。自幼习画, 1986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曾任诗刊社美术副编审,1997年被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评选为首届“中国画坛百杰”。擅长山水画,兼及其他,画风自然清新,重意境与格调,主张“因境变法,移情入画”。1989年应邀在中国美术馆画廊举办个人画展,1995年应邀为天安门城楼创作《万壑松风》丈二匹大幅国画,被天安门管理处收藏并在天安门城楼陈列展出,作品入选在北京举办的大型展览,以及在日本、美国、加拿大、韩国、新加坡、新西兰、联合国、欧洲多国包括在中国香港、澳门等地举办的展览,在国内、国际画展中十余次获奖,为中国美术馆等中外专业机构、收藏家收藏。入编《现代中国名家山水画集》《中国历代书画名家精品选集·美术卷》《丹青画史∶影响中国画坛风格走向的艺术家(山水卷)》《中南海珍藏画集》《大家之路》等。传略收入《中国当代书画家名人大辞典》《世界名人录》。出版有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百杰画家·杨炳湘作品精选》,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杨炳湘》等个人画集。

杨炳湘作品《巴山夜》68cm×68cm

各家点评:

杨炳湘成名很早,从她的画里可以看到她的情绪很饱满,也画的很有激情。她的风景画路子很宽,这一幅很抒情,这一幅很平和,这一幅很温润……,不管是哪一种形式,一看就知道是她画的,她的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更赋予造型生动,疏密有致,刚柔相济,格调高雅,韵古气远的特点。

邵大箴(本文作者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教育家,美术史家。原文2023年12月6日发表于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炳湘作品《北疆初寒》68cm×68cm

翻开山水画集,炳湘的山水写意画似乎把我带进了一个淡泊宁静、洒脱飘逸的空灵境界。那疏朗而严谨的构图、简率而流畅的线条、淡雅而清新的色彩,令人澄怀观道,感受到大自然的天籁清幽与澄澈全到画中来了。她的写意泼墨画风,更趋向于对山水景物意念的表达和中国水墨的悟性把握,点、画、泼、洒之瞬间,成为传达对景物意境的个性解读,纯粹是一种包容理性却又凌驾于形神之间的感性叙述。我觉得,这“意念”和“悟性”,全在烟云变灭中,因为中国画有“实处易,虚处难”六字秘诀,看画不但要看画之实处,还要看画之空处,炳湘的水墨写意画,正是利用虚实的变化无穷、灵空的虚无缥缈,把握山水云影和山石树木实体的对比,使其化静穆为灵动,化填塞为舒展,化直露为含蓄,使画面在意象美的创造上,将动与静、简与繁、收与放、虚与实、真与幻的矛盾对立统一起来,强化了画面的艺术感染力。希望炳湘能够在书画艺术道路上创作出更多的精彩作品,唯愿人们都能青睐!

冯远(本文作者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原副主席。点评曾在2017年出版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年度人物·杨炳湘》一书发表)

杨炳湘作品 《乡情》68cm×108cm

偶然从美术馆画廊经过,杨炳湘同志的画展吸引了我……看过几张之后,立即为她所特有的意境和众多的表现方法所打动。有的缥缈空阔,有的深厚苍茫,有的清新灵动,有的古拙浑朴。一个画家在同一展览会上能有如此多样的风貌,我认为,是近年来极不多见的。问题不在于多样本身,而是一种样子有一种意境,达到了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统一。

钦佩之余,就和作者谈了起来。大概是出于对老人的尊重吧,她很诚恳地讲了自己的心得。她的原则是“应景变法”。我觉得她讲得十分切实,确实是她成功的诀窍。要说这原则倒并不新鲜,不少成功的大艺术家早就这么主张。例如苏东坡谈为文之道“要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那意思恐怕和“应景变法”差不多……炳湘同志的画,给我深刻印象之处就在于她每一张画都有一个十分单纯、统一、鲜明、简洁的基调……她把画面提炼到如此纯净……自由地舍弃一切在她看来不必要的东西……集中在她看来更强烈的东西,这样加以重新组合就出现如此纯净、简洁、集中、鲜明的意境了。沈周(明吴门派领袖)说:“得其意而后求其形则无不易矣。”我想可以很好地说明这种“创作方法”。

钱绍武(本文作者系中央美术学院原教授。全文发表于1989年第11期《美术》杂志)

杨炳湘作品《晨风》68cm×68cm

画家杨炳湘笔下之山水画作酣厚绵邈,清新朴茂,恬静抒情,而别具一格……呈现出一种灵气往来之感。

石涛云:“山水真趣,须是入野看山时,见她或真或幻,皆是我笔头灵气。下手时他人寻起止不可得,此真大家也,不必论古今矣。”仿佛说的正是杨炳湘山水画的美妙所在——自然的“或真或幻”与画家的“笔头灵气”相合,让人“寻起止不可得”,一任天然。南北东西,宛如目前,秋冬春夏,生于笔底,远山近岭,生机郁勃,于洒脱中见法度,于空灵中见风神,于苍茫中见滋润,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所言:“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正是因为构思时驾驭题材的舒卷自如,将观者引带进一个特殊的审美天地,它不是人间习见之画,不是世人常见之景,幽奥深沉,奇崛静谧,美在混沌不失清雅,妙在漫漶不失分明。

作为当代山水画家,杨炳湘深知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她以现代人的自觉意识,走出了昏昏欲睡的传统局限,理性地走向了现代审美,走向了艺术自觉的时代……杨炳湘的山水画步入了一个新阶段与新境界,她取得了可喜的新成果。

综观中国绘画史,以董其昌、石涛、赵之谦、黄宾虹等大家,无不以其深厚的学养,超逸的才情,精湛的笔墨法度,高屋建瓴地以理论学养与继承开掘前人的丰富传统内核,在实践技巧中又有超越前人,而成就一个又一个的艺术高峰。杨炳湘的山水艺术之道,从早期奠定了“妙得其真”的“写生”传统,进而发展到不失形似而得情景交融的“寓兴”传统,最后再到与其抒胸臆不拘于形似的“写意”传统演进,当与其经年累月致力痴迷于传统理法的反复研习,与老庄哲学、道释思想等东方文化精神的参悟息息相关。正基于此深厚积淀的传统学养,画家才能以力能扛鼎的笔法功力与“画影不画形”的形象结合,在疏斜率放的笔墨挥洒之间,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番灵奇,落拓出一派高绝散淡之气,这当于其独立突傲的人格、意气相为表里。吾等相信,随时光之推移及画家之辛勤劳作,必成大器,势在必然。

邵大箴(本文作者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教育家、美术史家、著名美术评论家,原文发表于2017年5月19日《文艺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炳湘作品《晨光》66cm×66cm

1989年7月,杨炳湘女士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美术》、《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报》、《光明日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真善美》等报刊纷纷发表了画家和美术评论家的文章,给予热情的肯定……杨炳湘的画,使我首先感到的是意境清新、不落陈套,有她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天地和情感氛围;作品或苍松数株,或飞瀑一挂,或枯树临风,或独舟泊岸,或一抹流云,或几点寒鸦……这一幅幅画仿佛是一首首吟咏大自然的抒情诗,作者以其女性特有的敏感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力,把自己对家乡山川风貌积蓄起来的全部情感,一一倾吐了出来,拨动着观赏者的心弦,令人心旷神怡。

炳湘的山水画总的感觉是宁静、淡远、含蓄、秀逸,细微中亦不泛雄浑之气。言简意赅,格调高雅,十分注重诗意的追求。

前人论画说:“山水之难,莫难于意境,笔墨非不苍古,气韵非不浑穆,章法非不绵密,一落窠臼,便是凡手……故善画者,不须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即一树一石,一丘一壑,落想不同,下笔自异。”炳湘正是这样一位善画者。

炳湘在笔墨上的追求,是为了充分表达不同的意境。这方面她也写过一篇文章《也谈山水画的意境》,发表于1987年第7期《美术家通讯》。她说:“人有不同,景有不同,感受也不同。要抓住哪怕是些许差异,因境变法,探求相应的表现手段。如果不同题材均以一法炮制,必定面目雷同,难以表现多样奇特的意境。”她还说:“意境乃物我交融之境界,对于山水画尤为重要。有意境自成高格,堪称佳构,无意境如同地理志、导游图,无艺术可言。意境是画家个人风格、聪明才智、艺术追求的集中显现,其中有画家深远的思考、真挚的情感、独特的艺术处理……透过画面,可以看出画家的品格、学养、艺术气质、审美情趣等。”

炳湘的理论文章和创作实践是紧密联系的。画家唯有掌握了理论、才能和画匠区别开来。我想,这也是炳湘的画取得成功的又一原因吧。

吴休(本文作者系北京画院原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四届理事。全文发表于1997年9月1日《世界日报》)

杨炳湘作品《晨雾》68cm×68cm

杨炳湘信守的绘画理念主要是这样几点:“有意境自成高格,堪称佳构。无意境如同地理志、导游图”、“情深然后境深,情真方能感人”、“风格不能风格化,不能模式化”、“因境变法,移情入画”、“笔墨有轻有重,有缓有急,有疏有密,有浓有淡,构成阴阳虚实的强弱节奏,整个画面方能生发出一种韵律感、运动感和节奏感。”(以上见杨炳湘《中国画的笔与墨》、《也谈山水画的意境》等)

杨炳湘的艺术道路主要是传统的延续,但自有不断求变、求新的拓展,……重“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的呈现,故品格自高。《春江月》……使人想起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诗句:“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晨风》……妙在动静呼应,大有魏晋以来部分文人墨客萧散淡泊的意趣,也给人温馨感。温馨是一种观察的结果,一种内心的体验。历史的温馨往往积淀着久远的一种情怀,没有火急火燎的躁动感,杨炳湘做到了!

如果在画作中能把心情的热度轻描淡写或浓墨重彩地表现出来,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为过于凝练则难达意,过于渲染则易繁复。杨炳湘的本事在于笔下一山一川、一树一石总关情。

杨炳湘心手一致,画出逸趣,不露痕迹,借王微《叙画》中的话来说,即“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

《游云》、《晓色》、《细雨》、《寒江雪》等用心构思与皴染,制造出无声与有声、静谧与游动的艺术效果,尤其《游云》、《晓色》显示出作者把握自然的个性和能力,给人用笔厚重、潇洒的感觉,可以想见作者创作时的激情,大有行走天地间那种豁然开朗的气势。

杨炳湘以上画作的四个特点,都为突出意境的深度服务,追求笔力收放、着墨干湿、场景动静、意象虚实、风格刚柔的互补表现,既有淡雅清新的,也有气势壮美的,还有兼顾两者的,多给人心旷神怡、摇曳多姿的韵味,表现出静默的哲学和律动的元素,符合我评判好作品的标准——“舒服”。

司马烈人(本文作者系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教授,艺术评论家。原文发表于2014年2月17日《文艺报》)

杨炳湘作品《晨鹭》68cm×68cm

杨炳湘,用笔爽利遒劲,又含蓄灵秀,纯以墨色气势的润泽、醒目而动人遐思。她笔下的山水,看似随意挥洒,实则功深气足,情景相生,时出新意,画风朴实,构图简洁,笔墨劲健,清逸典雅,章法饱满,明快丰润,平稳中寓奇崛,文静中见恣肆。尤刃之于利,投身于艺术的忘我境界,实属难得!

沈鹏(本文作者系中国书法家协会荣誉主席。点评曾在2017年出版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年度人物·杨炳湘》一书发表)

杨炳湘作品《楚水吴山》68cm×68cm

不求卓远成了经典

文/桑干

绘画对杨炳湘而言是笔墨堆起的高山,丹青书写的生命风采,彰显着独特的魅力,让笔者感慨。可是,她的艺术魅力并不仅仅体现于“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的视觉审美,也不仅仅体现于“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远”的艺术表现技法,同时,也体现于她对艺术那份纯粹的本心,以及“含道映物、澄怀味象”,“借笔墨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的情感。可以说,一笔一画都是她心性的归依,一山一水都是她涤尽尘俗的情感家园,诗情空间、画意境界也都是她精神往来于天地之间的栖息地。

“过去,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画展,需要好几道审批程序,画家也不需要花钱,请柬很少,艺术爱好者能有幸获赠一张,堪比获赠一张当代明星的演出票,十分兴奋,每一场画展,排队的观众,很长很长,特别多。”时任中国美术馆馆长的杨力舟这样描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炳湘作品《和风》98cm×68cm

杨炳湘1989年就在中国美术馆画廊举办了个人画展,白雪石、吴冠中、邵大箴、钱绍武、叶浅予、古元、吴休等著名艺术家都曾给予她很高的评价,钱绍武还特别为她撰写了署名文章,发表于当年的《美术》杂志上,画展还吸引了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众多媒体的报道。可以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杨炳湘就是一位著名的画家了。

随着经济浪潮的此起彼伏,喧嚣之声也不绝于耳,各种浮躁现象更是层出不穷,然而,杨炳湘却渐渐地淡出了大众的视野。有些人为之惋惜,有些人看到了惊喜。

无疑,面对心境、面对内心是一种态度,30多年以来,杨炳湘虽然身居闹市,却独居一隅,不问世事,尽管少有桃花,也少有“落英缤纷”,却演绎了一个现实版的“桃花源”,她以自身的生活方式去构筑一个诗意一般的境界,如诗,却比诗更加感人,如画,却比画更有韵味。

也许有人认为杨炳湘偏居一室,不闻世情会失去“成为著名”的机遇,会失去大把大把换取金钱的条件,是的,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必定会与金钱名利擦肩而过,可是,这绝不是错失良机,而是拥抱了别样的精彩,那是对艺术爱,却爱的深切、爱的纯粹、爱的炽热,所以,杨炳湘耐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孤诣,在“独上高楼”的追求中,不为那“蓦然回首”的“灯火阑珊”,只为那“望尽天涯路”的求索,却让读者看到了犹如曹雪芹写《红楼梦》一样“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身影,这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

杨炳湘作品《江边壁垒》136cm×68cm

当翻开杨炳湘的画集,仿佛听到了画家内心的宁静,看到了画家入情、入心的从容,那山水画的意境之美、气韵之妙,写着真正的诗与远方;那笔墨交融所渲染的韵致,犹如乡野旷原上悄然滴落的清露,点点而晶莹,纯净而本真。画里画外,无一丝苟且,全是充实与平和的心绪。

建立家园,心有所依是每一个人一生的追求,可是,总有人忙于追求而迷失了方向,只能苟活于平庸,只有少数人放逸主观情感,神游遐思于深邃静心之途,让精神凝聚成人生的造景艺术。杨炳湘远离了繁华,制造孤独、体验孤独、咀嚼孤独,却在孤独之中收获了崇高,让精神得到了休憩,让身心得到了舒展,也让艺术散发出深巷飘香的魅力。

杨炳湘讲究“画为心象,气格为上”,主张“因境变法,移情入画”,强调“韵味清醇,静和远逸”。品读着杨炳湘的艺术追求,笔者想到了顾恺之“迁想妙得”,意在“以形写神”;荆浩:“气质俱佳、六要齐全、二病毫无、四时齐备,且具天成之妙”;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倪瓒,“写胸中逸气”;唐伯虎“寄乐于画”,……历代名家搜妙创真之时,无不重视心象的表达,所不同的是,绘画发展到今天,画家丹青抒怀,写出了心象,还应该呈现出“气格”,而这个“气格”是一种审美形式,不仅仅“我看风月,只写己心”,也在于启人心智、温润他人。杨炳湘讲究“画为心象”,强调“气格为上”,就是润物无声地写了心象,和风细雨地显了气格,在“师造化、师自心”的过程中,既表达了心象、关照了自我,也照顾了观者的审美情趣,从而让作品写了心、达了人,“随了时代”。

杨炳湘作品《江南春》68cm×68cm

事实上,杨炳湘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这从她的画里可以看到,比如在《正午》《西山云起》《山乡夕晖》《山高水长》《群峰凌云》《溪谷》《秋晴》《苍山如海》等等作品之中,杨炳湘并非获取具体时空中某个名胜或某个古迹去进行刻画,进行真实的写照,而是让自然山水与心中情感在具象与抽象之间神遇而迹化,让得乎寰中的具象融于苍茫的化境之中,使画面的整体超于象外,又呈现出妙韵天成的意蕴。那具象是灵魂中闪现的情感印象,那意象则是对具象进行整体而有趣味的融合,美,美的充分,妙,妙的真切,弥漫着张力,充盈着气势。远观,吸引眼球,细品,心潮澎湃,走进去,则仿佛身临抒情曲的现场,抚慰内心,洗涤情绪。

杨炳湘作品《江水清》68cm×68cm

然而,激荡着旋律的笔墨则与具象、与意象形成强烈的对比。“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杨炳湘深谙其道,所以,她对线条的质感比较重视。纵览她近些年的作品,可以看到,她用线很多,也很畅快,纵横的、交错的,带着抽象的意味,老辣恣肆,酣畅淋漓。她用笔也很灵动,骨线与散锋并举,皴擦与点染生辉,自由的笔法交融着浑厚的墨韵,线条变化多端,墨韵妙趣横生,简洁之处,意态丰富,苍茫之处,浑然一体,笔性随着心象的变化而生发,笔意随着胸次的跌宕而升华,云烟显晦的高远、山涧流泉的深远、平湖陡坡的平远,或渲染、或渐变、或转换,过渡自然,交接和谐。也许正是因为笔的节奏,墨的韵律,才能演奏出如此美妙的视觉感观,才能给人一种“风、雅、颂”齐集,“趣、韵、理”俱生的审美体验,显然,这不是写实山水所能表现的境界,也不是“为写意而写意”所能呈现的品格,而是“因境变法,移情入画”,让“画为心象”,让“气格为上”的艺术真谛。

杨炳湘作品《金秋岭》68cm×68cm

杨炳湘1947年出生于四川省邻水县么滩乡与御临古镇一河相望的“高坎塆”,古镇早年是个水运码头,有“小重庆”之称。小村山水环绕,竹树掩映,杨炳湘从小在大自然里疯跑,看它、听它、画它,对家乡的山水、树木十分了解,十分熟悉,如同家人。在杨炳湘的印象中,除了她家乡的山水,就是长江、黄河壶口瀑布,还有尼亚加拉大瀑布……尤其是黄山,对杨炳湘启发很大,黄山的山石、树木千变万化,变幻莫测。杨炳湘观其象,立己意,吸收了黄山变幻的元素,或烟云缥缈、静和远逸;或崇山峻岭、绿树平川;或高山流水、雨雾朦胧,或晴空万里、天高云淡……大自然的无穷变化和景物的多样性是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可以说,杨炳湘是从风景之中走向生活,走向艺术的画家。

“众皆密于盼际,我则离披其点画,人皆谨于象似,我则脱落其凡俗”。与杨炳湘一样,她的画也从风景中走来,却不是照本宣科,描摹自然,而是带着诗意,带着抽离凡尘,怡然自得的缈缈之思。面对《童趣》《归牧》《晨牧》《塬上》《晓色》《乡情》《渔汛》《夜泊》等等作品,仿佛置身于江河浩渺之上,仿佛走进山林通幽之处,又似若停留在日暮溪亭之间,……,烟江远壑、草木迷离、岚晴绝涧、回峰断崖、峰峦浑厚、境界清旷,笔底风华是宇宙的澄澈,丹青敷彩犹如灿烂的星光灿烂,让人着迷,那是脱了俗尘,去了杂念的清幽之地,那是没有喧嚣,没有浮躁的“画外之画、味外之味、言外之言”的精神家园。

杨炳湘作品《毛毛雨》66cm×56cm

也许,杨炳湘真的热爱这样的精神家园,所以,她不知疲倦地通过笔墨让自己的精神畅游其间,也许,那里有李清照的“藕花深处”、有谢道韫的“林下风”,还有邓丽君的《采红菱》、李玲玉的《美人吟》,所以,她骨子里向往那里,于是,她咀嚼着人生感悟,凝聚着浓郁的情感,体悟着笔墨技法,品读着画理画论,去挥洒她的汗水和智慧,把生命的风采融入楮素之间,让身心有一处闲适之地、让心灵有一处归依之所。

这样的精神家园让杨炳湘痴迷,又怎能不让忙碌的都市人为之神往?

浓情不是艳腻,更不是矫揉,而是朴素、清新,杨炳湘身居北京二环之内,比邻长安街而居,却让精神远离闹市,这不是故作姿态就可以坚守的,也不是高谈阔论就可以成为高标的,而是,秉承一颗恒心,执拗地追逐着属于她的那片蓝天,在淡泊与宁静之中,把自己的心境输送到笔端营造出属于自己的精神空间,在那个属于她的精神空间里,一切听从内心深处的召唤,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不求卓远,却演绎出一幅幅山水经典。

(原文2022年11月8日首发于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袭古创今】《杨炳湘:因境变法 移情入画》视频链接,本文作者系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主任,著名艺术评论家)

杨炳湘作品《青松明月图》65cm×65cm

文以弘道画近于道

文/杨炳湘

道者,天地之本源,自然之规律,万事万物之理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画家作画,要先有思想理念,意象构思,再通过笔墨技巧加以呈现。中国画的道与技互为支撑,相辅相成,最终表现为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道技一体的艺术作品。

作画,要顺其理,得其法。法有画法,章法,技法,技巧。技为器,这个器就是钥匙,画由技入艺再入道,你没有“技”这个钥匙,就进不了艺术这个殿堂,上不了艺术那个道。

诗情画意,笔炳华章,文以弘道,画近于道。王维有“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诗句,画家要以文采文心、诗情诗意入画,让画诗性弥漫,有文化气息。

杨炳湘作品《轻舟》65cm×45cm

文以弘道,就是要把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品格,民族精神转化为我们的审美理想,融入到我们的作品之中。“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艺术对人的情感、性灵的滋养生发,以及对人的智慧的启迪引领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文化对艺术的支撑,是让人在读你画的时候,不仅能够平息浮躁,得到美的享受,还能有参与感,在你的作品中读出文化的内涵,引人联想,令人向往,得到启发,让人感觉你的这个作品,比真实的更美,更理想,更引人入胜,更能激励人心。这样的作品,就是近乎于道的好作品。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丰富的,完美的,是生生不息的,画家也要有举一反三的悟性和丰富的想象力。写生也好,创作也好,除了技术水平,状态投入,关键在学养,核心在悟性,重点在取舍,有什么样的知识积累出什么样的作品,画家要做到这些,功夫在画外,这个画外功夫就是要深入生活,读书学习,提高修养,提高悟性,提高辨识力,提高审美眼光。

杨炳湘作品《秋韵》68cm×136cm

画家睹物兴怀,要应天地万千变化之物象,穷通图变,因境变法,移情入画,才能让自己的作品在题材和内容多样性的同时,呈现出绘画语言的丰富性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让作品达到更为高妙、更加完美的艺术境界,使画家的整体风貌更为丰满。

画道者,化境也。我主张因境变法,移情入画,目的是要避免作品技法雷同,意境雷同,避免作品风格化。艺术风格是画家在创作实践中自然形成的,风格一旦被人为催生,就容易形成模式,使风格固化结壳,不利于艺术的提高和发展。艺术的自由表达关乎艺术的生命,画家不能被所谓风格所困。如果不同题材均以一法炮制,必定面目雷同,难以表现多样奇特的意境,如果能够因境变法,移情入画,用不同的绘画语言表现不同的题材,不同的意境,并且融入自己对当时当地景物不同的感悟和情怀,就能让每一幅作品都呈现出各自独立的品格,雷同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杨炳湘作品《泉声震荡云纷飞》68cm×68cm

一位画家在具备艺术表现手法多样性的同时,能够保持和凸显个人风格一致性的原因很多,除了技术方面,更为重要的是画家在作品中呈现出来的精神文化取向,以及作品的艺术品质和气格神韵的不同。所以说,鉴赏一幅画,除了那些专业技术上的把握,还要明了绘画风格清浊雅俗,美丑文野的优劣高下各有区分,才能辨别出作品总体水平的高低。

作画、做事,要做到极致非常难,既“非学所能至,也非不学可至”。顺其自然,循天理,行人事,天人合一,才能把事情做到理想的高度。

画家作画,要精神专注,心手合一,进入状态。静如处子望月,动如高山坠石,慢如老僧补衲,快如电闪雷鸣。

杨炳湘作品《山家》136cm×68cm

我有一首小诗:

笔拢山海近,意动水云开。

浩思连广宇,天地任往来。

画家应该是幻想家、理想主义者,富有想象力,具备发现美、提升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画家提笔作画,思想要与笔力齐头并进,热情要与冷静兼蓄兼备,豪放要与管控互为表里,虚构要与写实相辅相成,如此,画家与作品才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情感才能被表达,意象才能被确定,作品才能因此而产生,“画如其人”才能因此而确立。

画为心象,气格为上。造化入心,幻化为象,是为心象。画为心象,画迹就是心迹。心象之成画,画家要有独特的审美眼光,丰富深刻的生活积累,以及将心中之象绘成眼前之象的能力。能力不能仅靠天资聪慧,主要靠后天的学习、修养、实践。

杨炳湘作品《卧龙岗》68cm×68cm

天才,就是永不放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的精神境界、艺术修养、生活感受和情感喜好外化出来的美的形式。画家通过作品传达出来的,是画家的所思所想,理想追求。画家不仅要有坚守的毅力,还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高度和审美眼光,要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创新技法,陶冶风神气格,升华精神境界、人生境界、艺术境界,才能画出意境清新,格调高雅,有境界有品位的上乘之作。

好画,展卷生辉、咫尺千里,山石峭拔、平远无边;画面岚气流畅,内蕴清逸,景物生动、温润浑朴,意象幽远、景深莫测!细品,笔墨灵动,布局合理,用笔劲爽、墨彩飘香,诗意盈盈、文采熠熠,让人观之养眼,赏之养心,如沐春风、如旅八荒、心旷神怡!

好画,除了要意境清新,格调高雅,还要空灵内蕴,技精气足,韵味清醇,静和远逸。韵味和气韵是不一样的,韵味是品出来的,与鉴赏有关。韵味是意味的外溢,味道的延展。韵味是无形的,所以不容易呈现,它是通过意象表达,气韵流转传递出来的一种让人愉悦的感受。

杨炳湘作品《钨金山晨曦》68cm×68cm

《周易·系辞》说:“精气为物”。气虽观之无形,抚之无相,但气可知可感,无处不在。笔墨技法、布局设色只是绘画的基础,画的要领在神韵。神由气生,气动神来,“精、气、神”,人不可缺,画也不可缺。画中无气感便无气氛无气格无味道,画中有气感才有情有韵有境界有神彩。

气有清浊,格分雅俗,人有人品,画有画格。这些无不与学识、修养、境界有关。画的气韵畅通,如人的血脉流动,是生命的象征。画家要用轻重缓急,稳健灵动的笔墨,赋予作品自然的气息,让作品气感充盈,生动自然,有生发感、灵动感,具备生命的活力。空灵不是空洞,是以少胜多,内涵丰富,诗意满满、余韵绵绵,让人回味无穷。要做到这些,画家要有生命意识,环境意识,社会意识,天、地、人的意识,有开阔的眼界,有全方位关照的胸怀,才能做到画外有画,内涵丰盈,有大家气象。

杨炳湘作品《新生湖》68cm×68cm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生动,不刻意、不做作,是艺术必须具备的品格。要画好一幅画,画家要在思想理念、意境格调、形式结构、笔墨技巧、色彩和气韵的整体感上全方位的把握和呈现,要用思想的锐度,文化的厚度,哲理的深度,生活的热度,认识的广度,创新的力度共同造就艺术的高度。

山水画,一要意境清新,二要气韵畅通,三要格调高雅,四要笔墨劲爽,五要因境变法,六要移情入画,七要色泽清雅,八要布局得体。画家只有承前启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才能既不丢失传统的本质精神,又能使传统焕发出新的风采活力。

绘画,需要画家终其一生的努力和付出。

(原文2023年12月6日发表于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杨炳湘作品《游云》68cm×68cm
杨炳湘作品《坐看云起时》32cm×65cm
杨炳湘作品《渔》68cm×68cm
杨炳湘作品《一抹秋色》68cm×68cm
杨炳湘作品《云里雾里》68cm×68cm
杨炳湘作品《长城》136cm×68cm
杨炳湘作品《雨歇》68cm×68cm
杨炳湘书法《汉魏遗风》68cm×136cm
杨炳湘书法《形神兼备》68cm×136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