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玄慈,你会生出一种异样复杂的情绪。

读到他身为少林派掌门方丈,佛门高僧,功力深厚,德高望重,慈悲为怀,不由升起一种敬仰之情。

而读到他视佛门清规戒律于无物,造杀孽(雁门关血案),破色戒(与叶二娘私通生下虚竹),隐瞒事实(不敢承认自己是带头大哥、也不敢承认自己有妻儿),懦弱而毫无担当时,又会升起一种鄙夷愤怒之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读到他所有丑事真相大白于天下时,他本可以直接一死了之,却执意要先受少林杖刑之辱,以维护少林寺的清誉,然后再自绝经脉而死时,不免又觉得他此举是“英雄好汉的行径”。

就连金庸先生,在最后,也对他大打同情牌:“(玄慈死后)群雄心敬他的为人,不少人走到玄慈的遗体之前,躬身下拜。”

可是,回想他死前说的那些话:

玄慈伸出手去,右手抓住叶二娘的手腕,左手抓住虚竹,说道:'过去二十余年来,我日日夜夜记挂着你母子二人,自知身犯大戒,却又不敢向僧众忏悔,今日却能一举解脱,从此更无挂罣恐惧,心得安乐。'说偈道:'人生于世,有欲有爱,烦恼多苦,解脱为乐!'说罢慢慢闭上了眼睛,脸露祥和微笑。

细细咀嚼玄慈这话,突然就茅塞顿开了,玄慈,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有答案了!他分明就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什么日夜记挂叶二娘虚竹母子,他的所谓“记挂”,实在一文不值,这“记挂”既不需要他付出什么代价,也不会妨碍他继续做少林掌门,更不会影响他的大好前程,反而这“记挂”还能凸显他是一个有情有义之人,这“记挂”一词真是用得恰到好处。

什么“自知身犯大戒,却又不敢向僧众忏悔”这说白了不就是敢做不敢当吗?明知少林有清规戒律,他却敢触犯大戒,事后又不敢担责,试图掩盖罪行。直到最后,纸包不住火了,才出来认罪求解脱,“今日却能一举解脱,从此更无挂罣恐惧,心得安乐”。就这,能说明他有担当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看,玄慈死前的最后一句话,“人生于世,有欲有爱,烦恼多苦,解脱为乐!”你看,他直到死,考虑的都是他自己,他真正考虑过妻儿叶二娘和虚竹的感受吗,他真正承担过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责任吗,直到最后,他都没有对妻儿有任何弥补的意思,他的一心求死,不过是为自己求一个圆满和解脱。

玄慈,慈悲的外表下,包裹着一颗冷酷而狂野的心。“冷酷”大家好理解,而之所以用“狂野”两个字,是因为他身为佛门之人,无欲无求的外表下,包藏着的却是对于世俗七情六欲、功与名的渴望。他的慈悲,夹杂着功利,他的善良,夹杂着虚伪,他的大义,夹杂着利己……也许,这就是人性,好坏善恶错综交织,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时而对立,时而交融……

对于一个武侠人物,只聊人性,不聊武功,显然说不过去。

玄慈,江湖事、门派事、私事,事事都处理得很尴尬,也让这种尴尬蔓延到了他的武功上。

很多人觉得,玄慈方丈,是历代少林掌门中,存在感最弱的,武功不仅够不到天龙四绝、逍遥三老,就连丁春秋、游坦之他们,也比玄慈的战力高。更尴尬的是,少林派面对生死存亡之时,真正化解危机的人是虚竹和扫地僧,玄慈根本就没起什么作用。

难道玄慈的武功,真就那么弱吗?非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可否认,天龙时代,高手多如过江之鲫,玄慈身为少林派掌门,虽然不算最顶尖的,但也绝对是一位大高手了。早在30年前,玄慈的武功就已经可以用“卓绝”来形容了,智光大师在口述雁门关大战时,对玄慈的评价是:

智光缓缓说道:'当时大伙儿分成数起,赶赴雁门关。我们这批共是二十一人,带头的大哥年纪并不大,比我还小着好几岁,可是他武功卓绝,在武林中又地位尊崇,因此大伙儿推他带头,一齐奉他的号令行事。这批人中丐帮汪帮主,万胜刀王维义王老英雄,地绝剑黄山鹤云道长,都是当时武林中第一流的高手。'”

这21人,都是当时武林一流高手,而玄慈,作为带头大哥,武功自然比他们更胜一筹,江湖地位可谓是举足轻重。

关于玄慈的武功,我们不妨先从他的三大槽点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个槽点:就是玄慈与游坦之的较量。二人对过一掌,他们的掌力,在“半途相逢”后“相互抵消”,看似在伯仲之间,但是,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就是玄慈腰间的束带被游坦之的掌力震断了。很多人就此认为游坦之强过玄慈,不免有些草率。

实际上,这次对掌,只能说明玄慈比游坦之稍逊一丝,但并不能说明在实战上,游坦之就真能打败玄慈。毕竟,萧峰和游坦之对过一掌后,也没占到便宜,甚至还大感不适。考虑到游坦之的短板很多,玄慈也很容易找到,二人如果认真打,玄慈就算不能稳赢游坦之,保持不相上下,还是游刃有余的。

第二个槽点:就是丁春秋带着一群小喽啰,大摇大摆地来闯少林寺,声称要挑了少林。有人觉得丁春秋如此明目张胆来挑衅,说明他心里是有把握的,毕竟没有两把刷子,他也不敢来造次,他分明就是并没有把少林方丈玄慈放在眼里,事实真是如此吗?

丁春秋曾和游坦之拼过一掌,结果丁春秋直接退开一步。

丁春秋以掌力硬拼,便非敌手。若不是丁春秋占了先机,将游坦之击伤,令他内力大打折扣,则刚才双掌较量,丁春秋非连退五步不可。”

也就是说,面对游坦之时,丁春秋已经表现出了不敌的状况。游坦之的冰蚕毒掌,攻击力已经超过丁春秋,丁春秋最强的毒功,游坦之又免疫,化功大法在游坦之身上没效果,丁春秋迫不得已,才用掌力硬拼,但又拼不过。

就这,你说丁春秋能打败和游坦之持平的玄慈,挑了少林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个槽点:与鸠摩智有关。鸠摩智之所以敢独自一人来挑少林派,是因为一门武功,就是少林72项绝技。

大家都很清楚,72项绝技,是少林派顶级武学,单独拿出来一项,都能成为一流武学。历代少林高手,能练成72项绝技的,也只有达摩和扫地僧。玄慈苦练几十年,也不过练成了袈裟伏魔功、般若掌和大金刚掌等十一二项。

可是,鸠摩智通过小无相功运使少林72项绝技,竟然把72项都练全了,虽然他不是直接练成,而是靠小无相功来催动的,像是盗版的,但不可否认的是,鸠摩智是继达摩和扫地僧之后,第三个练成72项绝技的高手,也许威力比不过扫地僧,但绝对碾压只修炼十几项的玄慈。

而且,小无相功本身就已经超越了玄慈的所有武功,就算鸠摩智不用少林72项绝技,只用火焰刀,也一样能打败玄慈。无论是佛法修为,还是武学天赋,玄慈都与鸠摩智存在很大的差距,他可能拼不过鸠摩智10招。

毕竟,有些高度是可以靠后天的勤修苦练触摸到的,而有些高度不是努力付出就能达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不管怎样,就算打不过鸠摩智,我们也不能说玄慈很弱,他的实力,一点不比倚天时期少林派掌门空闻大师弱,奈何同时代的高手太多了,显得玄慈没那么突出。

在天龙时代,除了一僧、二挂、三老、四绝之外,紧随其后的就是玄慈和游坦之了,再之后才是丁春秋、慕容复之流。所以,玄慈并不算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