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高层的会议开完了,被工部领导的讲话刷屏,“大白话、大实话”赢得了不少点赞。

回过头来看内容,算是给房地产的未来指明了方向,棋盘上又多了一条路可走,聊胜于无。

对于楼市,用“沙漠化”来形容楼市比较恰当,因为在最近的几年边缘城市购买力在逐渐枯竭,从五线到四线、从三线到二线、再到一线城市,这不正是一个“沙漠化”的过程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3岁的王石在2018年曾对万科喊出“活下去”的口号;在今天这句话放在地产行业更具普适性,曾经的行业大佬不论是央企、国企、民企都陷入了“业绩下滑”的怪圈中,犹坠无间,求出无期。

所以在领导的发声中就有这样一句:对严重资不抵债、失去经营能力的房企 该破产的破产,该重组的重组。

这算是集团对开发商们划下了底线,地产老炮们摆烂想逼宫,那就等着付出应有代价。

权力的应用是抚慰和暴喝并举,从“2023年的保交楼”到“2024年的白名单”也看到了集团对开发商们的数不尽的温柔,“一视同仁”的融资支持也让开发商感到“雪中送炭”的可贵。

这些老话题大家已经听的太多,总之“救楼市”的意愿表现的相当迫切;比如我们看到原央行行长易先生提出了“设立房地产预售资金保险机制”,用“300亿的保险基金撬动1万亿的预售资金”供开发商使用。

不愧是银行业前辈,这算盘打的我在农村乡下都听的真切;不过提议是否可行不能让领导拍脑门决定,而应该由广大的购房者同意才行。

楼市万恶之源的“预售制”已经够可恶了,时至今日还在打“预售监管资金”的主意,本身就是一种制度的倒退。

工部领导倪先生“争取三年时间实现现房销售”的想法还是很得人心,制度的根本改革也将意味着一个时代的落幕。

不过开发商巨大的债务就像一颗颗的定时炸弹,如何在“下滑的业绩”中3年内平稳化债?始终是个很大的疑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聊一下房地产未来的方向:保障+市场。

在之前我们把“楼市的发展进程”比喻成“沙漠化”,而“保障房建设”其实就是在这片荒漠中找到的一片绿洲,在短期内能带来稳健的房地产投资消费,长期能带来资金的流动。

保障性住房并不是多么新鲜的概念,经济适用房、廉租公租房、限价房、共有产权房都属于这个领域,在往期的土拍中也能常常能够看到保障房配额要求,有的直接采用“易地配建费”的形式向开发商收取。

保障性住房“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的标准,针对的是不同的圈层,对于未来楼市肯定是个冲击,特别是低端刚需和老破小二手房。

而在高端改善市场,失去了增值价值后换房热情变小,还要面临悬而未决的房地产税,所以市场同样会内卷萎缩。

房地产“黄金时代”结束,楼市大周期已经成为梦幻泡影,跌跌撞撞向白银、青铜......

一个新时代也正在潮起,“人、房、地、钱”四大要素,奠定楼市更加理性发展的基础。

现在人们都挺焦虑的!按照以往经验,焦虑的缘故多半来自于未来的不确定性。

网络民粹盛行,U型锁们疯狂叫嚣,到底是哪出了问题?其实这是更重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