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朋友圈在疯狂转发某媒体的 “创投十年” 文章,遂觉得这篇文章很好,不是好在内容,而是好在它出现在了一个恰当的时刻, 即一个广泛共识已经基本形成的时刻 ——自媒体时代 一个广泛存在的共鸣是内容得以广泛传播的基础。

对于 追求非共识收益 的创投圈子来说,形成共识往往不是容易的事,例如在宏观经济周期、行业发展路径、企业成长方向、公司价值高低等系列问题上,往往不太容易达成广泛的一致意见,相反还会以发现了别人没有发现的非共识价值为荣。

而今天这篇并没有太多信息增量的宏观向文章被疯转,在我看来是正好迎合了这个圈子已经形成的对宏观形势的基本共识;而朋友圈各自小作文般的评论抒发,则代表着大家已经相信自己的认识亦是共识。

这样的时代横截面,让集体拥有了一个重新认识起点的机会,一个重新肃整究竟身处何处的机会,以及重新寻找下一个叙述主线的机会

从2021年到2023年,大家似乎都在不断的尝试最好的拟合参数;而2024年似乎尝试的过程已经进入尾声了,定理在往公理的方向发展。

其实关于人口、城市化、财政、经济模式等重要的话题,客观数据已经较过去30年发生了显著的巨大变化,而大家显然也花了很长的时间,才逐渐对数据有了体感,逐渐相信离散的数据已经变成了连续的趋势,并input新的参数,自发代入新的宏观语境公式,得到新的output。

就拿人口数据来说,人口增长下降,总量减少,老龄化都已经是一个基本共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在这些基本共识之下更结构化的共识 ,比如如何老龄化等问题上,意识到的人就更少一些,比如:

第一是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60岁)在最近几年即将迎来峰值,其核心原因是新中国目前最大的婴儿潮(大约1962-1975年出生)在近年将集体走入60岁+的年龄阶段。

第二是 中国的人口初老化(35岁左右)也即将 在最近几年迎来峰值,其核心原因是中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婴儿潮(大约1981-1997年出生)在近年集体走入了35岁左右的年龄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这些数据会有什么更直观的体现么,会在未来形成什么新的output?

以老龄化为例,Journal of Neurotrauma杂志2022年发表了“中国老年脑外伤流行病学研究成果”,显示 在登记患者中,老年人占13627名登记参与者的18.3%(2500人),而2008年这一比率低于10%。

老年人发生颅外伤最大的原因,却是看起来毫不起眼的 跌倒: 数据显示, 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的跌倒发生率为28%~35%,在高收入国家,老年颅外伤中30~40%的主要受伤原因是跌倒。

很难想象,当 2030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约3亿,跌倒将可能会成为一个危害中国人健康的显著问题:

3亿+(老年人口) x 35%+(跌倒率)

1y老年人将经历跌倒

这个例子便是对于从宏观数据到微观体感最显著的趋势性例子了。

在新的时代结构下,会隐藏着更多类似的等待形成的结构化共识。

好在大家已经同意要开始寻找了。

2024年3月12日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