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博弈-美国如何将未来给予日本,又该如何索回》

作者:克莱德·普雷斯托维茨(美国商务系统前高官,美国里根政府时期出任过亚洲地区首席贸易谈判代表,同时出任美国商务部长的国际贸易顾问)

读后感

在上世纪日本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发生了与中国当下正在经历的产业变革相似的事件:高附加值工业产品的出现、供应链的国产化、产能过剩和对外输出、东西方贸易摩擦与冲突等。但由于日本与中国对于美国来说,在政治上有着不同的定位,导致了中日双方在产业升级过程中既面临相似的问题,也具备不同的环境和条件。

在相似之处,如日本在过去也依靠国内产能过剩加大成本摊薄,以此提高如主存等产品的价格优势,抢占全球市场,争取到产品在世界的独特份额,这一如目前国内从消费品到工业品正在全员出海的浪潮。

在不同之处,则是中日在产能过剩出海过程中所面临的情况不同,最经典的案例是本书中提到关于日本机床业务的兴起故事:

“作为自由贸易的坚定支持者,里根重申了自己的信仰,然后说中曾根康弘是我们在日本最好的朋友,他努力通过扩大日本的防御作用来帮助美国。因此,总统说他想帮助中曾根康弘”。而最后的结果是,“(美国)其他起床制造商也迅速跟着关门歇业,直到日本在这个曾多次被美国国会成为关键行业的重要领域中的市场份额占到约80%

日本机床业务兴起的故事,大概率是不会从中国公司,如华为、中兴通讯以及近期处于风口浪尖的药明康德等口中能够听闻的——虽然药明康德依靠中国工程师红利为美国医药公司降低成本的故事,听起来是那么的美好。而相反,中国公司所面临的故事是威胁安全等——这是中日在同样的产业升级故事中,所面对的不同时代背景。

而这背后代表的,或许也是自由贸易理论的衰落以及海洋文明和大陆文明的根本迥异。

可以中国看到正在发生的是,人口结构的变化催生了新的利润和成本需求,要么迈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要么必然导致追求更高附加值和利润的产业升级(所谓新质生产力),而平地起高楼,则必然需要前期依靠不计较利润的过热投资来跨越神秘的均衡点——而这也必然是对自由贸易主义中比较优势理论最残酷的实践推翻。

1817年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了著名的比较优势原理(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这是一项至今最重要的经济学普遍原理之一:

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处于生产劣势的国家在劣势较轻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处于优势的国家则在优势较大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两个国家分工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其处于比较劣势的商品,则两国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

比较优势原理诞生的19世纪,正处于西方工业革命完成的时期,这标志着资本原始积累阶段的终结,从此海外殖民扩张的目从掠夺殖民地积累原始资本,变为向殖民地输出商品以赚取高额利润。

看来,今天发生的故事,仍然是自1840年大陆文明被海洋文明敲开大门的故事的后传罢了。

段落摘取

1. 对比美国, 对日本来说,与建造日本飞机和产业相比,防卫似乎是次要的事。

2. 日本产业发起了疯狂的成本削减努力,并将许多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零部件生产转移到东南亚。

3. 东京只不过是一个运作顺畅的私人俱乐部,为“公司日本”服务。大经纪商、银行、公司和政府官僚之间形成的庞大联盟盘根错节,互相帮衬,致力于三个目标:高储蓄率、高股价和廉价的经济增长资金。

4. 美国不像日本那样把产业视为国家安全问题。

5. 深深植根于美国精神的是个性的理念,这个理念最完整的体现在传说中:特立独行的牛仔勇往直前,凭借独创性、热忱和决心,在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战胜重重困难并取得成功......日本人更像我们早期的移民,他们穿着如乡巴佬,忧心忡忡,而且反应迟钝,但数以百计的移民来到这里,团结在了一起。因为有孩子、牛和老人,他们走不快,但毅然一路向西,一起工作,一起修马车轮子,一起搭建谷仓,一起建立城镇。

6. 1982年...日本富士通董事长....解释说:在我们还不知道公司是否能够运营之前,通产省就帮助我们,敦促汽车制造商和钢铁公司开始使用国产电脑。

7. 第一批日本16K主存迅速占据了40%的世界份额,其成功背后有5个因素。第一,考虑到创建国内产业的动力,他们肯定会占领本国市场;第二,1979年美国市场需求激增,美国厂商难以满足这一需求。日本进入开放的美国市场并填补了需求缺口;第三,日本人展示了如何把质量作为营销工具;第四是作为“第二货源”(即第二储备供应商);第五是倾销。

8. 日本人也知道经验曲线的作用。对过去50年里数百个行业的观察表明,不管是半导体产品、石灰石还是鸡肉行业,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只要翻一番,进入市场的产品总成本就会降低20%-30%。

9. 日本人因此明白,如果他们在主存细分市场的增长速度比美国公司更快,他们就可以成为主存的低成本生产者。如果控制了主存,那他们就会向在其他半导体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迈出一大步;如果他们掌控了半导体,那么半导体设备、材料以及计算机这些半导体涉足的各个领域,将会是下一个被控者。

10. 封装属劳动密集型工作,为应对长期以来成本仅约1/3的日本劳动力优势,美国厂商将这部分业务转移到了东南亚。

11. 市场回升预期落空后,日本公司仍然没有像其他美国企业那样缩减生产。相反,他们继续尽最大产能生产,试图弥补其他高债务和终身雇佣制导致的高昂的固定费用。生产过剩使得价格下跌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除德州仪器和不起眼的美光外,所有美国企业均放弃了这一业务,日本公司因而迅速占领了全球主存市场90%的份额。

12. 他们知道日本产业存在趋势性问题,即过度投资,通过疯狂出口来解决过剩产生。

13. 独特的自我认知、群体导向、对外国人的怀疑和自给自足的动力,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使得日本市场很难进入。

14. 国际贸易体系正式建立在这种古老而神圣的思想之上。这种思想隐含的理念是,所有行业都具有大致相同的经济价值和战略价值。由于优势与资源禀赋密切相关,该理论假定各国不能,因此也不会试图改变其优势领域...因此,对于一个技术欠发达的国家来说,接受西方经济理论意味着永久落后和一种殖民关系,这显然是日本人无法接受的。

15. 就在这个博弈进行期间,日本将光纤产业指定为未来产业,吸引了所需的投资。日本制造商已经建立了足以满足国内需求三倍以上的产能。他们不可能避免的开始寻找出口市场,最大的出口市场当然还是美国。

16. 在国际产业领域,日本最初的资源优势是廉价劳动力。他利用这一资源,通过低于竞争对手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站稳了脚跟。这一战略成功后,劳动力工资水平提高了,因此有必要用资本替代劳动力。在每一个制造领域,日本人都致力于实现大规模生产。他们清楚规模在资本密集型产业中至关重要,因为公司的固定成本,尤其是债务利息可以通过更大的生产规模进行摊销。产量越大、成本越低、投资最新、最高效设备的能力越大。

17. 由于可供日本模仿的地方不多了,日本将不得不开发自己的技术。

18. 日本人建立了远超市场吸纳能力的产能。这样做之后,其社会和产业结构的急切要求,使得他们不顾盈利而生产。日本人这种生存本能和从众心理的自然结果,是由其可支配的巨大资源结构造成的。一旦建立,日本巨大的产能往往会抢占世界市场,因为日本人能够承担长期巨额亏损,但外国厂商不能。

19. 日本市场仍然对美国处处设置限制,美国之所以能够接受这种限制,是因为美国具有产业优势,且愿意在经济上做出让步,以追求政治和军事目标。

2024年3月10日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