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标“醍醐”,和西藏保持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什么是

藏地的龙?

“激荡与超然:西藏龙毯新春特展”正在上海醍醐艺术空间进行,展览中既有喀瓦坚的手工藏毯,也有来自艺术家八诺的古董收藏。

当我们去观看、触摸藏毯上的龙时,或许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藏地的龙和汉地的龙是同一个形象吗?在那些年代未知的老藏毯上,藏地的龙则更为粗犷、张扬,似乎又有所不同。

那么,藏地的龙到底是什么模样?

原始信仰时期

当我们追溯至原始社会时期,相信“万物有灵”的藏族先民已有了对司掌雨水湖泊的神灵崇拜,早期关于龙的信仰从中诞生。但此时的龙形象还十分模糊,人们便将鱼、蛙、蛇、蝎等同为水族的生物视为龙的化身,或者认为龙是一种可随意变幻成鱼、蛙、蛇等形象的精灵,游戏于人间,无所不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桑耶寺壁画中的“龙众”,图源网络

一个古老的民间故事是这样说的:

赞普仲年德如的王妃钦萨鲁杰,突然有一天失去了美貌,她立马派人前往故乡取回一种美食:油炸青蛙,吃下后便恢复了美丽,剩余的食物则藏于库房之中。赞普感到好奇,于是偷偷打开了库房查看,不久后便因麻风病去世了。而根据王妃的名字考证,她实际上是某片地区的“龙王”。

其中对青蛙神力的描写,实质上就是龙崇拜的体现。

醍醐×喀瓦坚“福蛙足印”藏毯,详情请点击图片

在部分西藏农区,也能看到早期信仰的遗留。人们常常在住宅的外墙画上带有夸张大螯的蝎子,寓意辟邪除魔;或是画在灶台旁,承担“灶神”的职能,必须要保持灶台的清洁,否则就会惹怒神灵,招来灾病。

藏区房屋门口绘制的蝎子图案,摄影@夏工在拉萨

这便是最早藏族先民关于龙的想象。而随着对世界认知的发展,系统化的原始苯教逐渐形成,它将世界分为天空、大地、地下三界,每片区域均有神灵统治,天上的神称为“赞”,地上的神称为“年”,地下和水中的神称为“鲁”,龙也随之被纳入了“鲁”神体系,并有了具体的描述。

苯教经典《黑、白、花十万龙经》记载:“龙神有人身马头、人身蛇头、人身虎头、人身熊头、人身鼠头、人身羊头、人身牛头、人身豹头、人身猪头、人身鹿头、人身狼头、人身孔雀头等。”

经过人们的想象加工,龙被赋予了“兽首、人身、蛇尾”的人格化形象,并且其中大部分为女性——

同样在《十万龙经》中,认为世界起源于龙母:“龙母的头变成天空,右眼变成月亮,左眼变成太阳,四个上门牙变成四颗行星。睁眼便是白天,闭眼黑夜降临。它的声音形成雪,舌头形成闪电,呼吸形成云,眼泪形成雨,鼻孔产生风;血变成苯教宇宙志中的五大洋,血管变成河流,内体变成土地,骨骼变成山脉。”

《吐蕃历史文书》:“至托托日弄赞,在此王之前皆与神女和龙女婚配,自此王起,才与臣民通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托林寺壁画中的龙母形象,图源网络

由于龙的信仰诞生于远古时期,当时的社会为母系氏族社会,这股尊崇的力量自然附加在了女性身上,从而出现了龙母、龙女,关于她们的传说至今仍在民间流传,这也是藏地的龙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龙的重要特征。

佛教影响时期

公元7世纪左右,随着佛教传入藏地,龙的形象也产生了新的发展。

此时期,一个名为“娜迦”的种族,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娜迦,印度神话中的水族,外形酷似大蛇、有一个或多个头、头部有角,有时也可呈现出半人半蛇的形态。后佛教将其吸收为龙众,与其他种族共同组成了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天龙八部。

左图:泰国寺庙中常见的七头蛇雕像,描绘了佛陀于菩提树下打坐时遭遇暴雨,那迦以七头为佛陀遮蔽风雨的场景。

右图:克孜尔石窟第80窟 龙王守护

天龙八部之一的迦楼罗,又名大鹏金翅鸟,传说中以龙为食,两者常常以“大鹏斗龙”的题材出现,比如在西藏昌珠寺门前,便有这样一尊雕像,它源于当地的一个传说:

很久以前,昌珠还是一片汪洋大湖,湖中居住着一条有五个蛇头的毒龙,藏王请法师引鹏斗龙,最终得以降伏。其中大鹏鸟象征佛教,龙象征苯教,暗示在佛苯之争中,佛教获得了正统地位。

当然,龙众中不止是恶龙存在。作为天龙八部中的一支,龙部众生以护卫佛法为己任,著名的有护法善神八大龙王,他们的形象通常为:人身、蛇尾、头带蛇冠或从发间冒出蛇首;如八大龙王之首难陀龙王,就表现为一尊背后伸出七龙首的菩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代敦煌绢画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图局部的龙王 大英博物馆藏

在汉译佛经中,人们将娜迦翻译为“龙”;而在藏文佛经中,由于娜迦与藏族本土的鲁神有着相似的形象、居所、职能,于是将其翻译为“鲁”,娜迦和鲁两者互译交融,共同形成了青藏高原上的龙神。

同时期随着佛教进入中国的,还有摩羯这一形象。

摩羯,指海龙或者是水怪,是吠陀神话中水神和恒河女神的坐骑,有翻江倒海的神力。通常表现为鳄鱼与其他动物特征的结合体,如大象的长卷鼻、鱼的卷须和尾部、鹿的犄角等等。

佛经中记载,摩羯原为大海中吞噬船只的怪兽,经佛祖点化成为佛法的守护者;在中国的佛教艺术中,多用于佛像背光和佛塔券门上装饰。

西藏夏鲁寺五方佛壁画佛像背光两侧的摩羯

其更普遍的使用,则是作为寺庙等传统建筑屋顶上象征辟除火灾的鸱吻而存在。近似的龙角、龙首让摩羯常被认为是龙,而事实上,摩羯确实在中国完成了它“化龙”的进程。

左图:摩羯鱼 14-15世纪 西藏

右图:大昭寺金顶上的鸱吻

在唐朝,人们以鲤鱼与摩羯融合,进行首次本土化,形成了摩羯鱼形象;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又有“鲤鱼跃龙门”的吉祥意图,于是进而出现了长有龙角、翅膀的“鱼化龙”造型,最终以鱼龙型摩羯融入中华基因。

唐时的鸱吻便是借鉴了中国化摩羯,一直到明清都在沿用着龙头鱼身的造型,并在这个时期形成了“龙生九子”的说法,其中“螭吻,好望,今屋上兽头是也。”

汉藏交融时期

至此为止,我们所提到的藏地的龙,基本都可以概括称为“鲁”,既可以是蛙、蛇、鱼等象征动物,也可以是人格化神祇,善恶兼备,祸福相依,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与我们所熟悉的腾云驾雾的汉地龙还有所区别。

文成公主入藏之后,汉藏两地联系不断增强,汉地的龙文化逐步对藏地的龙产生影响。

西藏日常生活中所出现的具有浓郁汉地风格的龙,摄影:赵渊慧

首先是明确了龙的职能与名称。藏族早期原始信仰中,龙神的职能多与疾病相关,它是人间四百二十四种疾病的根源,这些病统称为“龙病”,如上文提到赞普所得麻风病,就是龙病的一种。随着社会发展,龙神的职能也不断扩大,如“嘎波”掌管贪嗔之心;“俄本”掌管战争与饥饿……

专司雨水雷电的龙神则被称为“祝”,当汉地兴云布雨的龙进入高原,两者因职能相同而互译,由此藏语的“祝”和汉语的“龙”形成了明确的对应关系。

其次是龙的形象,大量吸收了汉地的龙元素进行呈现。在此次西藏龙毯新春特展,我们就可以找到汉藏交融的印记。

汉地的龙纹也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发展历程,从类蛇的无足长身到拥有蜿蜒形态,直到隋唐,龙纹开始从早期拙朴的风格中跳脱出来,变得更为自由舒展;还出现了腾龙、行龙、降龙、团龙等丰富造型。

腾龙,龙头在上方,整体呈现上升状态。如在这条“福瑞”龙毯中,中间的青龙龙首高昂,四爪皆握宝珠。上下绘有传统海水江崖纹,海水拍击江岸,激起千层浪涛,神龙破海而出直冲云霄,意气风发;龙于人间兴布云雨,万象更新。

醍醐×喀瓦坚“福瑞”藏毯,详情请点击图片

行龙,也称之为游龙,造型主要呈现游走之势。如“神游”这条龙毯,青龙鬃须飘逸,张牙舞爪,身体线条如海浪般灵动流畅,穿梭于七彩祥云之间。

醍醐×喀瓦坚“神游”藏毯

到了宋代,中国龙的形象基本定型,确定了“九似”之说: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此时龙的形态更为修长,并且打破了传统的单龙图案,出现了多龙纹样,龙凤也开始同时出现。

如在“腾云”这条藏毯中,毯上的青龙身姿矫健、遨游云端,已完全是我们认知中汉地龙的形象;而“呈祥”藏毯中描绘的龙凤两大瑞兽也是典型的汉地图纹。

上图: 醍醐×喀瓦坚 “腾云”藏毯,详情请点击图片

下图:醍醐×喀瓦坚 “呈祥”藏毯,详情请点击图片

从元开始,出于巩固政权的需要,龙纹出现了等级划分,以五爪为龙,专为皇帝使用。

在“如意”这条藏毯中,我们可以看到毯上便是一条五爪龙,它的身体呈现分段状,是一条抱柱毯,裹在柱子上后便会呈现出盘旋上升的动感。

此类抱柱毯用于高规格寺院的经堂廊柱,以龙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王权与神权,人们相信,这拱卫佛法的守护者,能扶摇直上,传达心中的信仰与祈愿。

醍醐×喀瓦坚“如意”藏毯

如果你也想要感受藏地龙的喜悦与庄严、激荡与超然,欢迎来到上海醍醐艺术空间,在2024龙年收获来自高原瑞兽的吉祥祝福!

参考资料:

1.周毛:藏族绘画中龙形象的审美探析

2.魏强:论藏族龙神崇拜的发展演变及特点

3.公众号如翚:摩羯化身鱼龙,在中国飞黄腾达

激荡与超然:

西藏龙毯新春特展

正在进行

激荡与超然:西藏

龙毯新春特展

醍醐×喀瓦坚KHAWACHEN

2024.03.01 - 05.19

醍醐艺术

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

50号3号楼108

点击图片阅读往期原文

冰川雨林同框,在这座中国最美山峰

青藏高原东部,一场神秘的葬礼

展讯 | 激荡与超然:西藏龙毯新春特展

醍醐2023年开放招聘岗位

在百年神殿里上班,是什么样的体验?

点击卡片即可转至购买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