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乎加出生于1916年,是山东长岛人,他年轻时恰逢山东地区时局动荡,青岛问题也十分突出,很多年轻人随之觉醒,林乎加也踏上了救亡图存的道路。1938年春天,林乎加正式加入我党,此后他留在胶东大地与日军以及国民党斗争,在没有坚船利炮的条件下,林乎加注重发动群众的力量,团结群众,凝结起强大的力量,并在我党的带领下取得革命的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林乎加首先担任了浙江宣传部副部长,在浙江工作期间,林乎加一直积极落实中央政策,促进农业发展,这段时间的锻炼,也让林乎加有了经济工作的经验,为后续的发展打造了良好的基础。

建国之初,经济发展是个难题,有这方面经验的人才也是十分稀少,而林乎加以实践为基础,获得了宝贵经验,组织对他也因而十分重视。但是在十年浩劫时期,林乎加的这份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却被曲解,他本人也遭受了严重的迫害和诬陷,一直到1973年才得以平反,重新回到国家计委工作。

1976年10月,随着“四人帮”被粉碎,上海地区的经济急需恢复,中央在挑选由谁来挑起这个担子时,林乎加的名字映入眼帘。组织想要寻找一位懂经济又刚正不阿的人,在他人的举荐下,林乎加便成了最终人选,跟随工作组奔赴上海,粉碎了“四人帮”上海余党的阴谋活动。

粉碎“四人帮”上海余党之后,在林乎加的带领下,上海群众的生活生产恢复到正常,经济也有所好转。在这之后,工作组大部分人已经撤离,但是林乎加在上海的成绩突出,便留在了上海,于1977年担任上海市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继续为上海的发展添砖加瓦,比如,宝钢的落地和发展也有林乎加的功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8年,林乎加被调往天津,在天津担任了市委第一书记(相当于今天的天津市委书记)。在天津期间,他的工作重心放在了教育上,动荡的时期刚结束不久,高考的恢复也迫在眉睫,许多学生被耽误了数年时间,寒窗苦读却没有渠道可以实现人生理想。

林乎加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当年他能够接触先进思想,走上革命道路,正是因为不断学习。于是林乎加四处奔走,新建了许多学校,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高考恢复后,天津的招收名额太少,很多成绩不错的学生因为没有名额而失去读书的机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林乎加又开始提议扩招,并多次召开会议研究。

面对这个决定,很多学校都说没有足够的空间和宿舍容纳,于是林乎加开始扩建,并且建议招收走读生。最终林乎加给中央写了一封信,言辞恳切,把天津的实际情况一一汇报。在中央的批准下,天津扩招了近万名学生,很多学子也实现了上大学的愿望。

1978年10月,林乎加调任北京市委第一书记(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市委书记),他也将天津扩招的教育经验在北京继续实施,很快得到了许多高校的支持,为了扩大学校容纳量,市委压缩基建支出,将大部分投入到教育之中,为很多学子圆了大学梦。可以说,正是林乎加高瞻远瞩,力排万难,才保障了莘莘学子的读书机会。

1981年,林乎加卸任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在这之后,他又担任了农牧渔业部部长、顾问等职务,继续投身改革开放时期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当中。2018年,林乎加因病去世,享年10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