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曹将

来源:曹将(ID:CJPPTAO)

今年刚好是工作第十年,我想聊一个以前不敢碰的话题:工作的意义。

注:本文讨论的是「在企业内的工作」。

01

一种思路是:我出卖我的劳动力,企业支付薪酬。

这个逻辑的基础是价值交换,类似于我们日常买商品,我们用金钱购买生产这个商品的所有成本和利润。

在这个逻辑下,个人的最优选择是:付出最少,收获更多。所以,比较好的工作方式是:

1.付出端:能摸鱼就摸鱼,能推脱就推脱。

2.收获端:争夺更多的表现机会,继而能拿到更好的绩效。

当然,这个思路有一个挑战,就是:背调。

这类似于大众点评和淘宝评价,你做得怎么样,下一家单位可以通过专业机构了解。所以,无论简历写得多好,都有方法来核实真伪。

02

另一种思路是:工作不只是工作。

工作并不简单只是一种买卖关系,它是一种更广义上的关系。

1.个人角色

我们的角色很大程度是由工作定义。

比如出去介绍自己,大多数人都会说「我是 XX 公司员工」。

即使是一些离职做自媒体的人,他也不忘在简介里说「 XX 公司前员工」。

2.社会关系

顺着角色往外展开,工作也是社会关系的核心组成部分。

其他人因为你的角色对你感兴趣:

· 可能是好奇,比如你是某大厂员工,大家想了解大厂的收入和压力;

· 可能是利益,比如对方想跟你们公司有来往,所以把你当作关系链的一环。

总之,公司赋予个人的角色是社会关系的重要元素。

之前参加过一场聚会,明显感觉到,来自「字节」「小鹏」「微信」等公司的员工会受到热情的关注,比如大家会主动上前加微信,话题也会围绕这些企业相关的热点展开。

3.自我管理

很多人会说,厌倦了有压力的工作,想追求更自由的生活状态。

但当他们真的离职了,之后的生活先是放松,然后就是浑浑噩噩地度日。

于是,有些人开始了「模仿上班」的节奏,固定的时刻去咖啡厅、共享办公空间,期待通过这种方式来调整节奏。

一般来说,公司为了让员工能更努力工作,会采取以下措施: 1.设置上班时间。 2.设置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 3.安排管理者来管理。 4.召开晨会、周会、月会、年会。 5.日报、周报、月报。‍ 6.招聘有「狼性」的员工,形成内部压力。 7.进行培训,讲如何提升执行力。 8.在各种场合贴上标语。 (不代表认为每一条是对的)即使是这样,我们也不一定能按时做好各种事。

很少人真正拥有时间管理能力,否则相关的课程和书不会这么畅销。

而工作会规划一条边界:什么时候上班,什么时候下班。

边界本质上可以让人对自己更有掌控感。

当然,肯定也会存在部分工作让人随时待命的情况,这其实会带来持续的慢性压力。人在这种状态下待久了,人会对工作重点失焦,同时无法管控自己的情绪,最终导致工作倦怠。

4.成长方向

我想说句个人感受:其实我们少有人能做好个人的未来规划。

高考后选哪所大学和哪个专业,基本是父母或老师指定;找工作要去哪里工作,也基本是参考学长学姐的选择,或者父母或老师的建议;如果要寻找一辈子的事业,也很难有清晰的认识。

工作其实给了一个大致方向:在这家公司工作多少年,业绩不错的情况下可以走到哪个位置。

你清晰了,也就知道怎么提升:要提升什么能力,经历哪些项目,甚至是认识哪些人。

而如果没了工作,那未来很可能会失去方向感。

有一个关键词,叫做「胜任力模型」。你可以试着用这个词加上你的岗位,然后进行搜索,便可以看到对应的成长方向。

↑ 试试搜索你的岗位的胜任力模型

5.成就愿望

很多人口头上会说,我想躺平。但如果真正让他做例行工作,他又会觉得没意思。

人有一种动机叫做成就动机,就是想做成事,实现自我价值。

虽然有创业这个选项,但说实话,它需要大量的人脉积累、资金支持、管理技能、商业洞察,这些都不是容易掌握的资源和能力。

而公司其实提供了一套机制,让你可以调动很多自己单干难以触及的资源,继而达成一系列目标。

以前接触过一个朋友,他在一家投资机构工作。他说,自己虽然家境还可以,但缺少很多高阶的人脉。进入这家公司后,只要有对外交流的机会,一定把握住,为以后自我单干储备资源。

03

所以,你如何看待工作,就会如何开展工作:

1.将工作看成价值交换,那躺平是最好的选择。

2.将工作看成社会角色的支撑,便会努力谋求更高的职位。

3.将工作看成社会资源的连接器,便会努力靠近权力中心。

4.将工作看成管理自我的手段,便会提升效率。

5.将工作看成自我升级的路径,便会找到能力要求,并有目标地去做提升。

6.将工作看成成就自我的平台,便会去多做一些有价值的项目,收获更多的资历和荣誉。

以上是我对工作意义的思考。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