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保存了六十年的老照片,

揭开兰州黄河铁桥1954年大维修的隐秘

掀开尘封60年的老照片,一段风云往事就展现在我们面前。

多年前的一个午后,几张发黄的老照片,摆在了我面前。这些照片的内容是黄河铁桥的某个瞬间,有工人们抬着巨大的钢件上车的情形,有黄河铁桥上拱形钢梁即将合龙的情形,有修整桥面的情形。无疑,这是曾经维修黄河铁桥的场景。这些罕见的老照片,见证了黄河铁桥沧桑岁月的一个瞬间。

1954年4月,兰州市政府集中十余家单位的力量,对在兰州解放时遭受战火损害的黄河铁桥进行了加固维修。这就是黄河铁桥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加固维修。这次加固维修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在铁桥上架设拱形钢梁,黄河铁桥由平顶桥,变成了美丽的钢架拱形桥,可谓是一次华美的变身,使桥身更加美观的同时,也增加了承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年82岁的赵炘,从1950年进入陆大铁工厂当学徒。在兰州机械加工制造行业中,摸爬滚打60多年,亲历了诸多大型项目的建设,黄河铁桥加固维修工程就是其中之一。他给我讲述过当年修建黄河的隐秘。

1.83天,完成黄河铁桥加固工程

“伟大的工程往往由无数普通人用血汗堆起来的”。当我亲历了黄河铁桥加固维修工程后,这种想法就深深地植根于脑海中。

黄河铁桥是兰州人的骄傲,这座建于清末的黄河铁桥,至今依旧是兰州的名片。可是,很多人不知道,这座桥也曾多次经受战火的摧残。抗战时期,是经过西安、兰州、乌鲁木齐通往苏联的公路网,是当时西北国际交通线的一部分,大批苏联物资通过黄河铁桥运往各个抗日战场。因而,黄河铁桥也是日军飞机轰炸的重点目标,在中国空军和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的顽强奋战下,日军飞机虽在黄河铁桥头留下了弹坑,但未能击伤黄河铁桥。

兰州解放时,1949年8月26日,马步芳匪帮溃退逃跑,弹药汽车在桥南起火,桥面受损,交通中断。后来,兰州军管会组织工程技术人员陆之顺、柴应龙、陈卓尔、袁景章等参与抢修,于9月6日完成抢修。

经过抗日、解放战争的战火洗礼,以及载重汽车的碾压,桥梁载重量下降;再加之,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建设规模日益增大,黄河铁桥已不适应繁重的运输量需要,黄河铁桥的加固维修就势在必行。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当时,兰州工业底子薄,物资奇缺,尤其是技术力量,远远不够。那咋办?只有集中力量办大事。国家为加固维修黄河铁桥投入了60余万资金,省内各个行业都大力支持,从技术力量上说,集中兰州铁工厂、省建设工程局、铁道部工程局、兰州通用机器厂等单位。加固物资则来自四面八方,鞍钢支援了钢材、东北支援了松木、汉口支援了水泥、玉门支援来了沥青。可以说这次维修也是全国团结协作的结果。

我是1950年2月进入陆大铁工厂当学徒的。这所铁工厂的创始人是陆之顺,他不仅是一位机械土木工程师,而且是一位非常有爱国之心的实业家。最初,陆大铁工厂设在济南。抗战时山东沦陷,他将工厂迁到了重庆。1940年,工厂迁往兰州。工厂到兰州后,就在今天兰海商贸城一带重新开张。陆大铁工厂迁到兰州后,极大地增加了兰州机械加工力量。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工厂移交国营,更名为兰州铁工厂,陆之顺那时还任西北永茂建筑公司副总工程师。为加强工厂技术力量,他又专程去了一趟山东老家,从济南召集了一些技术员和技术工人来兰参加建设。

黄河铁桥加固工程的总设计师是工程师戴境。但是最基础的图纸资料则由陆之顺工程师负责。当时,设计要求是对黄河铁桥进行全面的加固维修,并在原先平行弦杆的基础上,加装拱式铁梁以提高荷载力,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

这些说起来简单,要做好很难。尤其让市民满意,为黄河铁桥锦上添花,而不留有遗憾的确不容易。60年后,我们再来看当年黄河铁桥的加固维修工程,无疑是一次完美的施工。

2.4年4月1日开始施工,铁桥全线封闭,预计当年8月1日前后完工。

其实,我们工厂在3月9日就接受了加固维修的任务。发生在1954年春天的事,我记得很清楚,黄河解冻了,从北岸庙滩子进城的汽车、马车、行人又涌上了铁桥,马路两旁的树木脱去了稻草衣,春天来到了兰州。

此时,兰州铁工厂的厂长是刘福和,工程师是陆之顺。听说了承接加固黄河铁桥的任务,工友们群情激奋。我们厂的铆焊、起重技术在兰州首屈一指,能将如此重要任务交给我们,无疑是政府对我们的信任。大家加班加点,争取早日完成任务。当时我是加工车间的记录员,每天记录每个工人的工作成果,掌握生产情况。

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拱形钢梁的加工。拱形钢梁的加工,要经过放样、下料、加工、搬运、吊装等几个重要施工环节。那么黄河铁桥的拱形钢梁究竟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

拱形钢梁制作大体上是这么一个过程,先将拱形钢梁的设计图纸放大,放大到和实物尺寸一样,然后将图纸复制到约100平方米的钢板上。这就是放样,这是第一步。接下来,再按照实际尺寸的数据进行加工。也就是按照图纸的标示,把要用部分裁切下来,加工成几十公斤重的零件或1吨多的组合构件。当时,没有载重汽车,也没有大型起重机,搬运基本上采用人力。这就是说,厂里材料搬运、零件装配、构件运输,基本上靠人力完成,最大部件的重量只能有一吨多。这些部件,在厂里加工好后,要六人抬到卡车上,运到工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保存下的老照片中,其中一幅就是四人抬钢梁上卡车的情形。如今,当年的棒小伙,有的去世了,有的卧病在床。

铁桥加固维修工程是1954年4月1日正式开始的。但我们动手早,4月5日就完成了一号孔的拱形钢梁加工任务。按照设计图纸,一号孔拱形钢梁由14个一吨多重的钢梁部件组成,能提前完成的确不容易。为此,1954年4月11日的《甘肃日报》还专门报道了我们的事迹。报道中说:加工中,工友们爆发出了空前的工作热情,大家都是超额百分之一百多,甚至两百多完成任务的。如王德福、董济河、崔仁德、罗志明等人都是忘我工作,超出定额很多。

3.1吨多重的钢梁6人抬走,烧红铆钉扔向8米高空

自4月5日后,工友们就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人继续在工厂中加工,一部分人到现场。我虽然是记录员,但天天在车间、工地跑,掌握生产情况的同时,也亲身感受到工友们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1956年,我被省工业局任命为兰州铁工厂生产科长。

安装现场每天都有很多人围观。工友们按照事先的分工,先将钢架部件抬到桥面上。桥上早已准备了绞盘锁链,同时桥面上还专门架设了火炉,用来烧红铆钉。在电焊没有普及之前,铆钉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链接件。黄河铁桥建桥时,为了传递烧红的铆钉,还架设了钢丝线,以达到飞速传递的目的。

不过,安装拱形钢梁时,就没有那么复杂了。工友们采用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先把铆钉烧红,然后由桥面上的工友,将铆钉扔到八米高的空中,上面师傅用V形漏斗将通红的铆钉接住,然后用钳子飞速夹住,放入孔中,用顶把顶住,对面工人用风把快速铆合。等铆钉凉了,在热胀冷缩效应下,钢构件就牢牢地固定在了一起。这个是技术活,不简单,双方配合要默契才能天衣无缝地完成施工。

从山东来的起重工们穿着黄色衣服,他们身强力壮,6人就能抬起1吨多重的钢梁,边走边喊着号子。到了桥面上,又用一根木头杆制作的吊杆,通过绞盘,将钢梁绞起,吊到桥的平顶上。市民说,哪里的工匠,把那么重的铁家伙抬上就走,又用绞盘拉到了顶上,这可不容易,这活,兰州工匠们干不了。

拱式钢梁的制作,现在看来是非常简单,小菜一碟。但在解放初期的兰州,工业基础薄弱,这算是很大的成就。第一孔拱形钢梁安装好,后面的就简单了。铁桥加固维修工程到1954年6月12日胜利完工,提前四十五天完工。邓宝珊省长在竣工大会上说,黄河铁桥的加工工程规模不是很大,但给交通运输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会上给参与施工的九个单位分别颁发了锦旗,给个人颁发了奖品。

现在回想起来,黄河铁桥加固工程的完工,得益于有雄厚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工程师戴境、陆之顺、王卓、刘刚等人的通力合作。其次,要感谢1951年陆之顺从山东招募来的一批优秀技术员和技术工人,他们有着非常丰富的架桥经验,都是当时架桥建设的精英人才。

上世纪五十年代,除了加固黄河铁桥,他们还参与了兰州的兰炼、兰化、水厂、钢厂等企业的超大型厂房、储油罐的施工,还修建了辛店铁桥和雁滩铁桥,为兰州地区的大工业服务留下了美名。1966年,这支铆焊队伍从兰州机器制配厂分离出去,成立了第二通用机器厂。

如今参与当年黄河铁桥加固的老工人不多了,在修缮铁桥60周年时,我不能不怀念当年的工友们。我想,这些尘封的照片就是对他们最好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