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学历”,破除!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教授潘复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在研究生招生和就业过程中出现了唯学校“出身论”的现象,强调必须是“985”“211”“双一流”或者大学排名多少位,甚至只认第一学历出身

潘复生院士建议,着重对招生歧视、就业歧视作出更加明确的禁止性规定,制订更为严格的处罚性条款;把高校招生、招聘就业等纳入新时代教育评价和人才评价改革中,健全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多元评价标准,消除学生档案、求职简历“第一学历”概念

随后,“建议消除简历第一学历概念”的话题霸榜微博热搜,引发激烈讨论。不少网友表示,“第一学历是我的伤疤”“普通大学出身就要比985差吗”“工作多年,第一学历是我解不开的心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毫不夸张地说,天下苦“学历歧视”,久矣。

“一考定终身”?

2月26日,2024年考研初试成绩公布,有关“第一学历”的探讨再次活跃于网络平台。在不断扩招中,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也开始从幕后走上台前

前不久,央视网报道了《困在“第一学历”的年轻人》,访谈了几位毕业于普通本科或专科的年轻人,尽管他们后续学历有所提升,却仍因第一学历这个“污点”求职受阻

这一情况在相关的求职调查中得到了佐证。

前程无忧曾对1300位拥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职场人的一项调研显示:7成受访者曾遇到“第一学历限制”。其中,有4成受访者曾接触到企业在招聘信息中明确标注了“985/211本科优先”、“仅限统招/全日制本科”等字句;近3成受访者在应聘时虽然企业对“第一学历”没有明确标注,但仍感受到“隐形门槛”。同时,这项调研还发现,本科985/211院校求职者成功拿到offer的人数是本科非985/211院校求职者的1.8倍。

图源:小红书

在一档电视求职类节目中,更有嘉宾直言:对于应届毕业生,只看“第一学历”,并当场拒绝北大硕士。

事实上,多年来无数求职者面临着“学历起点”的质疑。在记者采访的多名2024届应届毕业生中,面对这种不平等对待,虽然很多人都知道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反映这一情况,但他们均选择了“沉默”。原因各种各样:对方没有明示,不能确定是因为“第一学历”而导致未被录用;只想继续找工作;并非一家企业存在“第一学历”歧视,投诉了也没用。

考研白搭、求职碰壁、相亲遇冷……“第一学历”成为了越来越多人前行的绊脚石。但是,“第一学历”,真的能给人“定性”吗?

没有“第一学历”!

实际上,“第一学历”本身就是个伪概念。

此前,教育部针对网友提问“专升本(非成人高招专升本)毕业后的第一学历是专科还是本科”进行答复时强调:学历是指人们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的学习经历,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政策及文件中没有使用“第一学历”这个概念。我们在管理过程中所说“学历”通常指的是个人获得的最高或最后的学历......给强调“出身正统”的用人风向来了一记猛锤。

人社部于2021年印发的《关于职业院校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务院于2020年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均重申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用人导向。

“第一学历”成为不少毕业生求职的“拦路虎”,则与企业的人才筛选机制有关。但将高学历等同于高综合素质,很难说不是企业招聘中的“偷懒”行为

用人单位不愿花时间下功夫选拔优秀人才,仅仅对学校背景、学历、证书等硬性条件进行筛选,缺少对应聘者在业务潜力方面真实能力的审核,很容易造成学历与岗位的不匹配。看似以最简单的方法招来了高层次人才,但一旦不适配,员工流动率高,则会增加招聘成本,得不偿失。

实际上,工作岗位与专业能力的匹配度,才应是招聘环节的重中之重。而创新水平越高、越富有活力的招聘单位,越会“以能力论英雄”,考察应聘者的业务潜力和专业水平,而非将学历作为硬性尺度衡量人才。

今年全国两会,民进中央拟提交的《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提案》,针对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遭遇的不同程度的歧视问题,建议规范就业歧视的内涵和定性,对在招聘过程中存在针对教育类型、学历层次等进行差别化对待行为的单位机构严肃问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历固然是人们获得自我增值、价值提升的重要手段,但不应披着“神话”外衣的标签。

让学历回归本位,不再成为人才流动的阻力,需要就业政策的正确引导,同时,我们也应该从另一个角度做深层反思: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若人生数十载,仅一考定终身,那么强调终身学习便无意义。学历本属于过去完成时的一纸证明,它指向的是过去而不是未来,不该由它来完全掌控人们的未来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