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四医院成功开展首例上腔静脉支架植入术

近日,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功实施上腔静脉支架植入术,为肿瘤患者钟先生成功缓解了咯血、憋气、双上肢肿胀病痛,为后续抗肿瘤治疗赢得了时间。目前,该技术填补了该院在恶性肿瘤介入治疗领域的一项空白,标志着在呼吸系统疾病经气道、经皮及经血管介入走在四川省三甲医院的第一梯队。在遇到上腔静脉压迫非常严重的情况下完成此次手术,也体现了该院协同诊疗水平及疑难病例的综合治疗水平,打开了该院在继高危大气道疾病治疗后的经血管介入进入新的高度,标志着该院呼吸内镜、血管介入诊疗再上新台阶。

71岁患者咯血、面部肿胀、胸壁静脉曲张

71岁钟先生是一位肺腺癌患者,半个月前出现因咯血较多且不能平卧、端坐呼吸,上肢、颈部及颜面部肿胀,胸壁静脉曲张明显现象。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付思雲详细了解病情后,考虑其为肺腺癌导致的上腔静脉压迫——上腔静脉综合征。而检查结果与付思雲的判断一致,胸部CT显示,患者的肿瘤已压迫上腔静脉。在给予静脉止血及对症治疗后咯血及端坐呼吸症状缓解不明显,陈宇洁主任医师召集全科讨论后决定分步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月20日由万小兵主任医师、付思雲副主任医师行支气管动脉造影+栓塞术,术后未再咯血;2月21日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活检,病理及免疫组化明确为肺腺癌。

为进一步解决上腔静脉阻塞引起的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压迫症状问题,陈宇洁主任医师再次召集全科医护人员讨论解决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胸部CT提示上腔静脉压迫较重且外侧壁未见肿瘤包裹且裸露,球囊扩张容易引起上腔静脉破裂、出血、心包填塞等风险及制定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的抢救应急预案。

支架植入为肺腺癌患者打通生命线

付思雲介绍,上腔静脉是头颈、手臂、胸部的血液回流的最大静脉,上腔静脉受压后,会使上腔静脉及其主要的属支血管回流受阻,导致静脉压力升高,即为上腔静脉综合征。上腔静脉综合征是肿瘤急症,而导致上腔静脉压迫的最重要原因就是肿瘤,急性发病时患者可出现严重头痛、头晕、头胀和憋喘等不适症状,如短期内上腔静脉完全阻塞,可导致上腔静脉压急剧升高,引起颅内压升高,造成颅内静脉破裂死亡,而上腔静脉支架植入术是应对上腔静脉综合征的不二选择。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由呼吸治疗师、胸外科、心内科、ICU准备好一切抢救措施,于2月27日在DSA下由万小兵主任医师、付思雲副主任医师为患者实施了上腔静脉支架植入术。手术过程中,因上腔静脉压迫较重、外侧壁裸露较多,球囊扩张的大小及压力很受限,进细导丝时非常困难,最终在球囊小压力引导下逐渐扩张及安置上腔静脉支架,历时3小时完成该院第一例上腔静脉支架。安置完毕后再次造影显示上腔静脉恢复通畅。

术后当天患者能自行平卧,上肢、颈部及颜面部肿胀及胸壁静脉曲张缓解;通过手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后期抗肿瘤治疗创造机会,争取更多时间。

付思雲介绍,介入治疗在出血性疾病方面具有适应症广、见效快、恢复快、创伤小、费用低等优势。介入止血相关手术在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已成熟开展多年,此次将恶性肿瘤相关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支架置入术应用于临床,填补了该院在恶性肿瘤介入治疗领域的一项空白,标志着在呼吸系统疾病经气道、经皮及经血管介入走在四川省三甲医院的第一梯队。也体现了该院协同诊疗水平及疑难病例的综合治疗水平,打开了我院在继高危大气道疾病治疗后的经血管介入进入新的高度,标志着我院呼吸内镜、血管介入诊疗再上新台阶。

健康科普

什么是上腔静脉综合征?

上腔静脉综合征(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SVCS)又称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或纵隔综合征,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完全或不全性上腔静脉及其主要分支阻塞,导致上腔静脉系统血液回流受阻,侧支循环形成,从而产生头面部、颈部和上肢水肿以及前胸壁瘀血和静脉曲张等的临床综合征。

最常引起SVCS的为胸内肿瘤,68%为肿瘤直接侵犯静脉,32% 为压迫静脉所致。其中恶性肿瘤占89%,其中肺癌占71.1%,恶性淋巴瘤占9.7%,其他各种肿瘤占8.2%,良性病变占5.3%,不明原因占5.7%。2024年发表的一项肿瘤研究表示:

急性或亚急性呼吸困难、上肢及面颈胸部肿胀、胸壁静脉曲张;若肿瘤压迫周围器官和神经可出现咳嗽、呼吸困难、进食不畅、声音嘶哑及Horner综合征(眼睑下垂、瞳孔缩小、面部无汗、眼球内陷);严重时还可能出现颅内压增高,出现恶心、喷射样呕吐等症状。

上腔静脉综合征如何治疗?

SVCS为肿瘤学急症,就诊后应及时治疗,有的可不等病理细胞学结果即开始治疗。治疗的第一步是首先缓解症状,第二步才是根治肿瘤。主要原因是病人可有颅内压增高及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加重时可威胁病人生命。有些检查往往会增加静脉压甚至导致出血,故应谨慎或在症状缓解后再做。主要有一下治疗方法:

1、一般处理:卧床休息,抬高头部及吸氧,减轻心脏输出和降低静脉压。利尿剂和限制盐的摄入能使水肿减轻,但一般不鼓励采取脱水以避免引起血栓形成。糖皮质激素能抑制正常组织内的炎性反应从而减轻压迫。由于病人常处于高凝状态,必要时可给一定的抗凝、抗栓治疗。应通过下肢静脉输液,以避免加重症状及导致静脉炎。

2、放射治疗能使近90%的患者症状缓解,一般由大剂量开始,每次300-400cGy,最好并用激素及或化疗,以迅速缓解症状,2-4 次后再改为200cGy/d。照射总量应视肿瘤的病理类型而定。小细胞肺癌和恶性淋巴瘤以3000-4000cGy/3-4周为宜,肺鳞癌往往需给50-60 Gy/5-6周方可达到较好的局部控制。照射野一般包括纵隔、肺门和邻近的肺部病变。

3、化学治疗对化疗敏感的小细胞肺癌、恶性淋巴瘤及生殖细胞瘤有时可先行化学治疗。其优点是避免放射治疗开始时引起的暂时性水肿导致病情一过性加重。对于病变较广泛,需要照射的范围过大的病人也可先做化疗。化疗应选用作用快的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剂量应偏大。最好同时给予糖皮质激素以减轻反应。

4、手术治疗,手术可缓解症状,也可去除病因,但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往往已到晚期,只有部分患者有手术治疗的机会。手术方法主要包括肿瘤切除术、上腔静脉病变段切除重建形成术、各种旁路分流术、静脉内血栓摘除术等,可快速有效缓解上腔静脉压力和脑水肿等症状,延长生存期。

5、支架置入与放化疗和外科手术相比,上腔静脉狭窄处支架置入可获得迅速可靠的治疗效果,具有创伤小、易耐受、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且有条件行介入治疗。对于上腔静脉阻塞较为严重的患者,有时并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