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出去智库(CGGT)观察

近日,拜登已命令美国商务部针对中国产汽车软件开启一项调查,理由是中国技术可能构成国家安全风险。该调查将可能促使美国限制在汽车中使用某些中国生产的零部件。

走出去智库(CGGT)观察到,中国汽车进入美国要面临27.5%的高额进口关税,因此美国不是中国汽车的主要市场,但中国汽车出口跃居全球首位引起美国汽车行业的担忧。此前,拜登向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发表讲话时就声称,特朗普在担任总统期间忽视了对中国电动汽车的竞争,导致美国汽车行业失去了工作岗位。可见此次调查也是拜登与特朗普竞争总统争取选民的措施之一。

美国的调查将带来哪些影响?今天,走出去智库(CGGT)刊发道琼斯风险合规的文章,供关注美国汽车市场的读者参考。

要点

1、中国汽车除了面临一般适用于美国进口汽车的2.5%常规进口关税外,还需额外缴纳25%的关税

2、鉴于目前在美国销售的汽车很少是中国制造的,大多数汽车的软件都是由西方公司开发,拜登政府调查的直接威胁相当有限。

3、美国加州的隐私监管机构表示,今年7月将检查智能汽车收集的越来越多的数据。欧洲监管机构已开始调查汽车业如何使用来自汽车的个人信息,如位置数据,并在某些情况下强制生产商更新软件,以限制数据收集。

正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已指示美国商务部针对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软件开启一项调查,理由是中国技术可能构成其所谓的国家安全风险。

拜登政府为保护美国工业而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此次调查是其中最新的一项。拜登在声明中表示,“来自中国的联网车辆可能收集有关美国公民和基础设施的敏感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传回中国,可以远程访问这些车辆或致其失灵。”

汽车行业高管也助推了拜登政府的新措施。由于担心一些中国车企带来的竞争威胁,一些汽车公司的高管最近一直在向美国商务部施压,要求设置更严格的贸易壁垒,限制中国车企的扩张,尤其是向美国市场的扩张。

目前,中国汽车除了面临一般适用于美国进口汽车的2.5%常规进口关税外,还需额外缴纳25%的关税。拜登政府甚至曾研究过提高电动汽车等一些中国制造商品的关税,以促进美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

根据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China Passenger Car Association, 简称:乘联会)的数据,2023年中国向海外出口了约526万辆国产汽车,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这其中的部分出口增长来自电动汽车市场,中国向海外销售了100多万辆国产电动汽车。

尽管如此,由于受限于美国高额的进口关税,以及《通胀削减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IRA)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汽车在美国市场并没那么成功,而且在美国销售的多数汽车所用软件和操作系统仍都是由美国或欧洲科技公司生产的,而不是中国公司。

因此,鉴于目前在美国销售的汽车很少是中国制造的,大多数汽车的软件都是由西方公司开发,拜登政府调查的直接威胁相当有限。

但分析人士称,中国汽车公司正在迅速向全球扩张,该调查可能会促使美国商务部限制在汽车中使用某些软件或零部件,因此潜在管制风险可能会上升。

中国外交部一名发言人在2月29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坚决反对拜登最近限制中国获取美国人个人数据的举措,认为这是歧视性做法,美国在泛化国家安全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美国商务部网站

根据拜登的指示,美国商务部在2月29日发布了拟议规则制订的预先通知 (ANPRM),征求公众意见,以告知可能制定的法规,以确保和保护联网汽车 (CV) 的信息和通信技术与服务 (ICTS) 供应链。该调查主要将研究一旦外国对手进入汽车系统或获取数据,可能产生的漏洞和威胁等。

ANPRM 解释了将外国的 ICTS 纳入 CV 中如何产生风险,例如,通过提供敏感的技术和数据的直接入口点,或绕过旨在保护数据安全的措施。在这种情况下,由外国拥有、控制或管辖或指导的个人或实体提供的ICTS可能会对美国的关键基础设施造成风险。

根据第13873号行政令“保护信息和通信技术及服务供应链” ,美国商务部长可以禁止任何受美国管辖、对美国国家安全或美国人构成不当或不可接受风险的ICTS交易或采取措施。对此,美国商务部成立了信息和通信技术与服务办公室 (OICTS),负责根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 保护美国国内信息和通信系统免受外国对手的威胁。

分析人士认为,虽然中国确实为在美国销售的汽车生产部分摄像头、微控制器和传感器等零部件,但要直接从这些设备和软件中获取数据非常困难。这些零部件被集成到主要由博世(Bosch)和Harman等非中国零部件供应商制造的系统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道琼斯风险合规

如今的汽车堪称车轮上的联网计算机。汽车越来越多地利用传感器、应用软件和摄像头收集大量信息,来支持导航工具、提供驾驶员辅助功能,并通过快速高效的充电来降低运营成本和碳排放。

美国加州的隐私监管机构表示,今年7月将检查智能汽车收集的越来越多的数据。欧洲监管机构已开始调查汽车业如何使用来自汽车的个人信息,如位置数据,并在某些情况下强制生产商更新软件,以限制数据收集。

中国也对西方设计的汽车提出了国家安全相关担忧,因为有可能被用来收集数据和信息。比如汽车的摄像头会不断记录影像并获取数据,包括车辆使用的时间、方式和地点等。

因此,汽车行业的数据安全和地缘政治问题一直是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谁能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必将在汽车业“硬科技”激烈比拼之外实现“软实力”竞争突围。

By Gareth Vipers / Edited by Johnson Ma

来源:道琼斯风险合规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走出去智库立场。

延展阅读

▌地缘政治风险:

出口管制与制裁:

跨境数据监管:

全球科技竞争:

品牌声誉管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企业合规战略预案——应对出口管制和经济制裁》是走出去智库(CGGT)出品,重点跟踪分析美欧等国最新对华政策动向及地缘政治热点等方向,涵盖三大内容:战略制定—政治风险推演和海外合规、合规预警—中美政策和法律洞察、声誉管理—海外利益相关方沟通战略。如您希望参阅和定制,请给走出去智库公众号后台留言(姓名、单位、职务、电话、邮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