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文献研究中另一个重要的资料来源,就是现存的、前人所积累的各种原始数据资料。研究者可以对那些由其他研究者以前为着其他目的所收集的原始数据进行一种新的分析。正是利用这种方法,一位社会科学家为解释某个问题而收集的资料,常常可以被另一位社会科学家用来解释和回答另一个问题。这种研究方式就叫作二次分析。具体地说,二次分析(secondary analysis)也称第二手分析,指的是对那些由其他人原先为着别的目的收集和分析过的原始数据资料所进行的新的分析。这种新的分析主要有两种类型,分别为着两种不同的研究目的:一种是从别人为研究某一问题而收集的资料中,分析与该问题不同的新的问题,即把同一种数据资料用于对不同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另一种则是用新的方法和技术去分析别人的资料,以对别人的研究结果进行检验,即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处理同一种资料,看看是否能得出同样的结论。

二次分析所用的资料是别的研究者或研究机构通过实地调查所得到的原始数据。由于电子计算机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普及和应用,社会科学研究者分享各种实地调查和统计所得的大量数据资料成为可能,二次分析的方法也越来越多地为社会科学研究者所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摘自《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风笑天 著

人大出版社

二次分析的方法

1.选择研究的问题

由于数据资料是先于研究的,所以,研究者在二次分析中,对于研究问题的选择和确立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取得资料之前就明确了要研究什么问题,然后去寻找合适的数据资料。另一种则是先发现了一组使人特别感兴趣的数据资料,然后再构想出一个能利用这些资料来进行研究的问题。对于前者来说,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到你的研究问题上,以便使所选择的数据资料准确地契合研究问题。对于后者来说,则要对研究问题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在研究问题与数据资料的关系上,要使问题去适应资料,而不是相反。这主要是因为数据资料是已定的、无法变动的,而研究问题则是可以随时调整的。

2.寻找合适的资料

由于二次分析所用的都是原始调查或统计得到的数据资料,因此我们应该对这种资料的主要来源有所了解。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有许多专门从事调查研究的机构、各种不同规模的数据库,因而,资料来源较广。比如,“全国民意研究中心”(NORC)根据其每年对美国的调查所形成的综合社会调查(GSS),其他一些大学和科研机构、政府机构的调查研究中心所收集的数据资料等。在我国,这样的数据资料库也在逐步发展中。从目前情况看,可利用的有北京大学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中国人民大学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等。

对于二次分析来说,除了在相关调查机构的网站上寻找数据资料外,通过阅读那些运用相关数据库所做的研究,也是研究者寻找和发现潜在的、具有吸引力的资料来源的很好的途径。因为有那么多公开发表的研究都来源于大型调查数据资料,你可以通过查阅过去一段时期的研究期刊得到有关大型调查数据资料的情况。当发现一组对你似乎十分有吸引力的数据资料时,你可以仔细地阅读论文的资料部分对资料的内容、收集方法等的描述。如果是在一本著作中发现这组资料的,那么,书中一般都有介绍资料的收集方法和过程的专门章节。此外,在书后的附录中,还可以找到诸如问卷等详细的信息。当你认为这组数据对研究确实有用时,你可与原始资料的收集者联系,尝试向他索取原始数据和了解具体细节。有了这些原始资料,你就可以从中选择所需要的数据,进行你的研究和分析。

3.对资料的处理和分析

得到所需要的数据资料后,往往要对这些资料进行一些加工,才能使其更好地为自己的研究服务。首先,必须从资料中寻找或重新定义你所要研究的变量。其次,根据研究目标,你也可以只取样本中的一个部分作为分析的对象,比如只取男性样本的资料,或只取20岁以上的样本等。但是,在这样做的时候,你必须重新考虑抽样设计,看看这种抽取部分样本的做法对样本本身的性质有什么影响,这一子样本的代表性又如何等。总之,作为一个二次分析研究者,你可以重新创造出许多适合你的研究的资料。但必须时刻注意,不要把资料用于它所不适合的目的。

二次分析的最主要同时也是最大量的工作,就是对资料的重新分析。在这种分析中,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和技术都同样适用。如果把二次分析的方法与调查研究的方法进行比较,可以更清楚地认识这种方法的实质。调查研究往往是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去实地收集第一手资料,也可以说他们是先“创造”出资料,然后再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而二次分析则是研究者自己不去进行实地调查,不去“创造”第一手资料,只是根据自己的研究目标在别人已“创造”出的各种原始资料堆中去“寻找”合适的资料进行分析,即只是把别人已“创造”好的资料拿来为自己所用。

二次分析的优缺点

二次分析首先具有省时、省钱、省力的特点。它可以使研究者从复杂、辛苦的收集原始数据的工作中,以及单调、枯燥的数据登录、输入等工作中解脱出来,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分析资料。二次分析的另一个突出优点是特别适合于比较研究和趋势研究。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对不同的研究者在不同的地区分别收集的资料进行二次分析,来对比不同地区的情况。或者把不同的研究者对不同的群体进行调查所取得的资料进行二次分析,来对比不同群体的情况。还可以把其他研究者在不同时期对于同一问题所做的若干次研究的资料聚集在一起进行二次分析,以便研究事物发展的趋势等。

二次分析的主要缺点在于其所用资料的准确性或适用性不足。也就是说,一方面某个研究者为其特殊的目的所收集的数据资料,不一定正好与另一个研究者的研究旨趣相符;另一方面,二次分析研究者所需要的数据资料则有可能在现有研究数据中完全找不到。最常见的情形是,二次分析研究者往往发现原始研究中的某个问题“基本上”是在测量他所感兴趣的某个变量。但他更希望这个问题的提法稍微有点不同,或者接着问一个相关联的问题,那样就能更准确地测量他想测量的东西。实际上,这样的资料对于二次分析研究者来说,效度是较低的,即原始问题所测量的并不正好是二次分析研究者所希望测量的变量。

↑↑↑风老师新作《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限时五折优惠还可叠加优惠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