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现在,无论是收入、品牌、销售、文化等层面,茅台已经达到了中国白酒业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什么茅台能将所有光环积聚于一身?当然茅台能够取得这些成绩,无疑与茅台几位掌舵者们的功劳是分不开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袁仁国:品牌奠基者

历史有时会出现惊人的雷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导致中国企业陷入困境,茅台酒销量大跌,茅台集团的销售困境暴露无遗。袁仁国在1998年成为茅台集团总经理,组建了一支“敢死销售队”,但面临的问题已不止于此。在袁国仁的领导下,茅台人开始搭建销售网络,成立销售总公司,吸引优秀经销商与营销网络合作。茅台集团不断提升管理理念,业绩持续攀升。茅台在2000年推行末位淘汰制,打破了干部终身制。2001年成功上市,募集资金23亿元。2002年冲击全国质量管理奖,2003年引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茅台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走向现代化企业,员工焕发崭新精神。“爱我茅台,为国争光!”成为企业行动口号。然而,令人唏嘘的是,2019年,袁仁国因受贿被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被判刑。这位商界风云人物最终沦为阶下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保芳:铁腕整治者

李保芳,被誉为“危机救世主”。他接手茅台时,白酒市场低迷,茅台酒价格降至810元/瓶,股价跌至低谷。然而,他振奋经销商,呼吁加量。在他的领导下,茅台销售收入从419亿元增至1003亿元,利润从155亿元增至405亿元,市值从2200亿元飙升至1.4万亿元。茅台的股价也从200元涨至1100多元。2020年3月3日,贵州茅台深夜公布换帅消息,48岁贵州交通厅长接任李保芳成为贵州茅台董事长。而就在前一天(3月2日),李保芳还曾现身茅台集团举办的抗疫情爱心募捐活动,并带头捐款。一切来的如此突然,但也许对于带有“过渡”性质的李保芳来说是一件好事,他对现有职位、职务和薪资,他表示不留恋。离开茅台后,他继续追求新的挑战。茅台迎来70后高卫东掌舵时代,实现了17%的收入增长和16%的净利润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卫东:年轻政治家

任职期间争议不断的“拆箱令”、“捐赠门”和“白酒院士”风波,遭中小股东举报。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罕见点名。2022年5月,高卫东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贵州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丁雄军:现任掌门人

丁雄军是湖北崇阳人,1974年8月出生,武汉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毕业,曾任贵州省能源局局长,2020年8月接棒高卫东成为茅台掌门人。接任茅台后,丁雄军有两个产品层面变化最为直观,一是对飞天茅台控价,二是新品发布。2021年12月,茅台集团宣布全面取消“拆箱令”,同时在维持6瓶装原箱基础上,推出了整箱12瓶装拆箱补充政策。此前异常火爆的茅台国际大酒店“订房就可购酒两瓶”活动也不再执行。从2021年12月29日开始20天内,茅台集团先后发布了贵州茅台酒(珍品)、5款壬寅虎年生肖酒和茅台1935。其中定价4499元/瓶的高端产品贵州茅台酒(珍品),被业界解读为茅台对产品结构重新定位。2022年4月29日,丁雄军在贵州茅台召开2021年度及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关于控价改革的根本是要继续现代化管理,一是营销体制改革,二是价格体系改革,三是产品体系改革。同时茅台官方新电商平台“i茅台”5月19日上线,上线9款产品。“i茅台”将承载四个功能,一是茅台文化传播者,二是成为产品到商品全链条的链接者,三是做数字营销的践行者,四是做渠道协同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